全国人大代表李楠楠:聚焦长护险异地互认 用爱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注重高质量、抓改革、惠民生、强信心,反复研读后我感受到,较之往年,‘民生为大’的意味更加浓厚。”全国人大代表、南通美适心福爱护理院护士长李楠楠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道。
“报告中,提到了很多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特别在养老方面,包括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等等,每一条都与百姓生活紧密相连。”李楠楠说,这些不仅是当前养老服务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也是无数老年人及其家庭最迫切的需求。尤其当看到“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时,内心无比激动,这与她今年提出的“关于将长护险制度统一标准并跨地区使用的建议”不谋而合,打破“壁垒”,推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实现长护险统一评估标准和评估结果的跨区域互认,方便老年人异地养老,对广大中国家庭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
肩负光荣使命,今年是李楠楠履职的第8个年头。这些年,她始终立足本职工作,积极建言“发声”。李楠楠坦言,民生工作千头万绪,不同群体心目中的“急难愁盼”各有差异。长护险制度的统一将有效分担刚需养老服务的购买压力,减轻失能老人家庭的经济负担,使更多老人能够享受到专业护理服务,这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下一步更好开展护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期待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能够早日实现,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