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监督纵横

持续推进养老服务,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海安县人大常委会跟踪监督政府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 2015-12-04  字体:[ ]

  海安县是闻名全国的教育大县,也是名符其实的长寿之乡,还是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县。众多因素叠加,导致该县人口老龄化比全国早17年,比全省早4年。面对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大的严峻形势,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敏锐地认识到发展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早在2011年,就引导人大代表在当年人代会会议上提出《关于加快发展全县养老事业的议案》,立案后交政府办理。随后几年,每年都要求县政府报告该议案的办理情况,并几次组织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视察。去年,常委会主任会议再次听取县政府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并将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关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列为2015年常委会议题。

  2015年9月28日,海安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县政府分管负责人报告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组负责人作了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竞相发言,对两个报告进行了认真、热烈的审议,说成绩,点问题,析原因,提对策,摆事实、讲道理,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推进工作的思路,都清晰呈现。

  重点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常委会组成人员一致认为,近年来,县人民政府积极贯彻国家和省市要求,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突破。一是列为重点民生工程。制定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明确了老年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扶持政策,并将相关任务进行分解,加强考核,督促落实。连续两年把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加大财政投入,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2015年财政用于养老方面的投入预计超过5000万元。二是机构养老再创佳绩。全县公办养老机构23家,总床位达到4693张。县福利院新建7000平方米综合楼,按照“三有三能六达标” (敬老院每个房间或套房内有卫生间、有保暖降温设备、有电视机,老人不出院能洗澡、能看病、能康复娱乐,消防、卫生、环境、五保老人供养标准、管理服务人员配比、管理服务人员工资待遇达到省民政厅要求)要求推进农村敬老院升级改造,公办养老机构硬软件建设再上台阶,2014年,在全市率先实现省星级敬老院达标全覆盖。引入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兴办民营养老机构3家,床位510张。探索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充分发挥公共医疗资源作用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医疗健康服务;民办的集医疗、养老为一体的福康爱心护理院建成运行。三是居家养老建了平台。近两年,县政府把养老服务站纳入社区为民服务中心建设,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245家,实现了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全覆盖。四是服务管理水平有提升。在全省首创对困难老人“一助一”服务新模式,被省民政厅评为民政工作创新成果奖。运用信息化开展为老服务,开通了城区老年服务热线,并落实了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和专业服务人员。积极开展老年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开展敬老爱老志愿服务。加强培训、考核管理和待遇保障,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

  瓶颈制约,养老服务落地难

  常委会组成人员也感到,全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虽然有品牌、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宏观规划滞后,事业发展无据可依。政府尚未出台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宏观规划,针对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养老服务需求有哪些,机构养老规模多大、居家养老如何布点,养老服务企业如何发展,服务品牌和特色产业如何打造等等,都未作出统筹安排。引入社会资本投资养老,只要谈及土地等具体事项就搁浅,民营养老机构建设明显滞后,养老服务产业还很薄弱。二是体系不够健全,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不畅。村、居养老服务中心(站)硬件上都做到了“全覆盖”,但距离上级提出的“面向所有老年群众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要求还有差距。由于人员力量和经费等多方面原因,绝大多数农村服务中心(站)仅限于开展“一助一”居家养老服务;服务中心(站)能够提供的项目单一,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因为距离远,大多数老年人不愿前往接受服务。说到底,多数老年群众没有真正享受到普惠、实在的居家养老服务。三是政策落实不够,行政扶持和推动乏力。有些单位不执行国家和省市县出台的扶持政策,民营养老机构享受不到水、电、气、电视等价格优惠,以及土地的优先保障、床位和运营补贴等等,发展受到限制。敬老院服务人员待遇以及与服务对象比例的规定不落实,导致敬老院招人难、留人难,为老服务水平提升难。因为没有得力的服务人员,特别是招不到身强力壮的男服务人员,敬老院不敢收养失能五保老人。有些房地产开发项目未按规划建设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却通过了验收;老城区和已建成住宅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未达到标(每百户15—20平方米)问题,未能按上级要求序时解决,“没有场所和设施”成为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瓶颈。四是管理机制不活,组织化程度不高。因为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公办养老机构接受失能五保对象和开展寄养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床位空置率过半,以致出现群众养老需求不能满足与公共资源严重闲置浪费共生的矛盾。基层政府和村居自治组织缺乏主动作为和创新意识,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对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老年群体服务、怎样组织老年人开展互助服务等问题缺乏思考和探索,宣传发扬敬老孝亲优良传统、组织家庭成员尽好养老责任、发展壮大养老服务志愿者队伍、组织老年群众自我服务等工作没有普遍开展起来,社会化养老的有利氛围尚未形成。

主动作为,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

  针对存在问题,常委会组成人员要求县政府主动积极作为,以更强的责任意识、更加务实的举措,努力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理。一是更新理念,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站在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其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努力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大意义,把为绝大多数老年群众提供全方位的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政府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把发展养老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来推进。要从全县老龄化迅速加剧的严峻形势中,认清加速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养老事业,努力承担起政府应尽的管理和服务责任。二是强化规划,统筹引领养老服务业科学发展。结合“十三五”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本着适度超前的原则,科学研究制定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老百姓多样化养老需求相配套的养老服务服务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详细规划。尤其要在引领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业上做文章,补齐养老服务业的“短板”。重视规划发展具备各种服务功能的养老服务企业,以满足老年群众的多样化服务需求。还要根据养老服务产业需求,规划建设量质兼备的专业人才队伍。三是完善政策,为养老服务提供有力保障。要逐步弱化村居的行政职能,回归服务本位,在养老服务中发挥应有作用。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村居养老服务中心(站)有专人管理、有经费保障、有服务队伍,开展应有的服务。要针对高龄老人行动不便、活动范围小(农村限于村民小组,城区限在本住宅小区)的实际情况,整合各种资源,集聚各方力量,延伸建设村民小组、住宅小区的养老服务终端,让老年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日间关怀、精神慰籍、休闲娱乐、配餐、康复、家政、救急等各种服务。要强化建设规划执法,把该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到位,把“应有”的场所设施要回来。要落实民营机构的各项优惠和补贴政策,促进其健康发展。要把敬老院服务人员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并适当提高其待遇标准,以增强敬老院服务功能。要完善呼叫服务平台功能,扩大服务对象范围,让有需求的老年群众都能够享受信息化服务。四是优化管理,创新机制提高组织化水平。要建立健全由政府协调、民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晰责任、形成合力,及时研究解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难点瓶颈问题。要认真总结推广本地好的做法,主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胆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平台。要创新农村敬老院管理机制,拓展社会化服务功能,使之逐步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避免公共资源的闲置浪费。要鼓励基层民营医院向养老服务转型,迅速提升民办和护理型养老床位比例。要充分利用村居民自治组织、村民小组长、楼幢长“在群众身边”的独特优势,打破居家养老服务僵局。要整合志愿服务资源,探索建立“时间银行”,发挥好社会力量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子女承担起赡养老人的法定义务,营造养老孝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卢克龙)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