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新华日报:扎根民意沃土 交好履职答卷 | 南通人大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2-10-08  字体:[ ]

微信截图_20221008101240.png

(新华日报版面截图↑↑↑)

微信截图_20221008101259.png

南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晖参加“接待代表日”活动座谈会

微信截图_20221008101313.png

督导老小区改造情况

微信截图_20221008101320.png

开展“南通企业家日”活动

微信截图_20221008101327.png

全市三级人大代表视察沿江景观带

微信截图_20221008101334.png

五级人大代表助力通州湾开发

微信截图_20221008101343.png

“助力清水行动 建设水美乡村”工作推进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市人大坚持扎根民意沃土,把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交好履职答卷,不断提升新时代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贡献“人大力量”。

跟进履职:

党的工作重心在哪,人大作用就发挥到哪

在去年10月举行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集中概括了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深刻阐明了我国人民民主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为新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供了指引和遵循。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明确:要让清新的民主之风吹进每个人的心田,做到党的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大攻坚战”的号令一响,南通市人大常委会主动跟进履职,制定助推“三大攻坚战”工作方案,组织环境整治督查、政府性债务化解督察,开展“助力清水行动、建设水美乡村”活动,相关成果成为南通市委、市政府推进工作的重要参考。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在五山滨江片区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南通人大创造性地开展生态立法、执法监督、司法保障、普法宣传等法治实践,为守护出江入海生态屏障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关做法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批示肯定。

围绕南通“一枢纽五城市”主攻方向,聚焦南通新机场、通州湾新出海口等重大战略工程和“招商引资突破年”“营商环境提升年”等重大决策部署,创新性推进重点、难点工作。在全国率先创设“南通企业家日”,连续7年开展系列活动,打出优化营商环境人大“组合拳”。将评议市级政府部门工作作为助推高质量发展重头戏,实现一届人大任期内所有政府部门接受人大评议、三级人大参与评议、市级人大代表参与评议“三个全覆盖”。

创新立法:

特色法规解决“现实问题”

将时钟回拨至2015年7月,南通获得地方立法权,这是南通民主法治建设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把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立法摆上突出位置,第一时间开启濠河风景名胜区条例立法程序。为破解“垃圾围城”乱象,将建筑垃圾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为改善优化南通水生态,颁布《南通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为守护一方蓝天白云,出台《南通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为规范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制定《南通市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修订《南通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江苏南通狼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条例》……全市10多部地方性法规中,涉及生态环保领域的多达7部。

《南通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条例》作为全国首个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地方条例,顺应了国家对义务教育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要求,巩固提升了“教育之乡”的基础教育发展优势。这些法规与国家法治建设进程相适应、与全市发展大局相衔接、与群众生活需要相匹配,切切实实体现了地方特色,解决了现实问题。

群众反映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立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打通群众参与立法“最后一公里”,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确定1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并制定《关于开展基层民主立法联系点工作的意见》《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基层民主立法联系点工作规定》,立法“直通车”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真实可触,基层群众感到与立法的距离更近了。

扎根沃土:

让民主与民心全过程互通

参天大树,始于种子。将民主的“根系”扎进民意沃土,才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

“天高云淡风光美,美丽田园惹人醉。板凳一围听理论,我与农民聊民主。”在海安市群贤村的大舞台上,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刘万春激情讲述《我与农民聊民主》,在今昔对比中感悟发展成就、展望美好前景,精彩的演绎,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乡村田野展示出旺盛生命力。

为完善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使人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2020年南通全面推行街道选民代表议政制度,有效建立起街道群众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渠道,弥补了街道层级没有人大代表的不足,为街道工作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搭建了新平台。2022年,全市65个镇、38个街道共建成195个代表之家、958个代表联络服务站、595个代表联系点、45个代表履职基地、3个代表服务中心,这些“家、站、点”小窗口映照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大舞台,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说话有地方、诉求有回应、有事能解决。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是主力军。2021年以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美丽南通·最美代表”“知民情、解民忧、聚民心、促民富”等主题实践活动,倡导各级人大代表开展“六个一”活动,包括畅通一条联系渠道、开展一次走访调研、当好一名志愿先锋、办成一件民生实事、帮扶一户困难家庭和助力一个产业项目。崇川区学田街道先后有265幢楼房纳入崇川区老旧小区改造,为深度破解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学田街道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全程参与,让改造真正“改”到群众心坎上。全市94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或深入一线、或扎根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解决实际困难,引导群众同奔共富路,“民主”与“民心”相通,全过程人民民主广泛而真实。

探索民主听证会、恳谈会、议政会等机制,汇聚民声民智民心,持续关注群众全生命周期高品质需求,紧盯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保等关键领域,一项项生动的民主实践、一件件可观的民生成果,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注入新活力。

2022年初召开的南通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首次在市级层面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全市542名代表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依法从23项民生实事中票决出20项民生实事项目。民生实事由民做主,人民当家作主可知可感。

协同赋能:

多向联动画好“同心圆”

在南通,自觉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党委主动关心支持人大工作、“一府一委两院”主动接受人大监督,把人大监督与党内监督、民主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贯通起来,在联动发力中彰显民主功效,这不仅成为一项制度安排,而且成为一种工作习惯。

为更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构建起“党委作决策、人代会立议案、人大常委会作决议”的重大事项决定机制,把党委决策、人大决定统一于依法履职实践。把加快推进“大通州湾”开发建设、持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等作为人代会议案,并作出相关决议,及时把市委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权力机关意志和人民意愿,实现党委决策、人大决定与政府执行同频共振。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建立市委、人大、“一府一委两院”领导接待人大代表日、人大代表联系点制度,“由人民当家作主”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自觉。围绕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等事项,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选取20余条代表议案建议重点督办,建立由人大领导牵头督办、市政府领导领办、相关单位具体承办的机制。通过开展上一届代表建议“回头看”专项行动,推动解决了人大代表集中关注、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对承诺兑现和答复有望解决的代表建议,通过对照自查、现场察看、综合评估、办理销号、当面释疑等形式,推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转变。

确保在决策、执行、监督落实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离不开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多年来,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行使人大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的前置程序、必经程序,针对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重要工作,每年安排一批重点课题开展大规模、深程度的大走访大调研活动。今年南通遭遇长时间高温少雨天气,对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7月份,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察实情、听民意,对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开展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晖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门听取人大的调研汇报,了解“吨粮田”及秋粮生产情况。

联动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发力,全市三级人大齐力协力画好最大“同心圆”,全过程人民民主蔚然成风。围绕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法律法规,上下联动开展执法检查,依法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探索区域联动履职,主动参与区域协同立法,开展代表联动视察和长江禁渔崇明、海门、启东三地人大联动监督等活动,推动区域人大间信息共享、队伍共建、相互赋能、共同发展。

(来源:新华日报)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