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人民与权力公众号报道|石磊代表:春风作序启“芯”程 智造跃迁正当时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03-07  字体:[ ]

640.jpg

人民与权力杂志截图↑

南通是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寄予厚望的城市,作为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全国人大代表、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磊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南通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见证了民营经济在南通的发展壮大。

在石磊掌舵下,通富微电借势集成电路产业东风,构建起九大生产基地。2023年斩获省技术创新奖,2024年更包揽江苏省民营企业三大百强榜单(综合200强、制造业100强、研发投入100强),以持续攀升的行业地位印证其“产业报国”战略的实践成效。

640 (1).jpg


坚持长期主义做困难而正确的事

2003年,结束在外历练的石磊回到家乡南通,加入华达微电子集团。他凭借扎实的基层经验,稳扎稳打,展现出新一代企业家的开拓精神。追溯其职业起点,这位青年才俊在大学毕业时便选择从深圳、上海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基层岗位开启职业生涯,以“行万里路”式的实践积累管理经验。

2008年底,石磊正式进入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总经理。

石磊回忆说,当时通富微电在国内是一流企业,但放眼国际,产品仍处于中低端。公司迈入第二个十年发展阶段,到底要不要转型?

“那时候有很多诱惑,但我心里知道,做我们这行要想成功,只有不断向前走,而且必须心无旁骛。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层级,专注主业、扛起大旗才是正途。”

640 (2).jpg


恰逢2009年国家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通富微电把握住了这个难得的机遇,紧跟国家步伐,顺势而为,成为南通第一个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的企业,而且还是民营企业。

2017年,为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布局国际最先进的技术,石磊拿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与闯劲,下定决心建设最新的先进封装生产线。这是由传统封装迈向先进封装十分关键的举措,门槛投入高,见效时间长,却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执着、专注、坚韧,不抄近路,踏踏实实付出,这是石磊所坚守的。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通富微电跃居集成电路封测行业第四、国内第二。

在石磊看来,难的事儿还是要干,可能短期内见不到效果,但要有决心、信心、恒心。增速固然重要,但如跑马拉松一般的韧性更有助于企业长久发展。

站在今天回望,通富微电的惊艳绽放,正是源自于这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源自于看准了就坚定不移干的执着。


勇于主动竞争 把创新卷出新高度

石磊接任通富微电总经理时,中国半导体行业面临严峻竞争环境,技术突破门槛持续攀升。

石磊带领企业聚焦科技创新核心战略,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构建技术壁垒:与中科院微电子所、清华大学等顶级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自2009年起持续承担国家“02”科技重大专项,累计研发投入超150亿元,实现先进封装技术从研发到量产的突破,累计获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中国半导体创新技术奖4项,取得专利600余件,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作为掌舵者,石磊始终将创新视为企业生命线。通富微电早在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前,便率先启动智能工厂建设,通过全面自动化升级有效缓解人力资源压力,实现效率与品质双提升。如今企业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新型管理模式:机台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实时信息收集及反馈控制;员工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任务管理、技术共享等工作协同;设备维修经验通过定制化APP实现知识沉淀与价值转化,形成良性互动机制。

640 (3).png


在持续创新驱动下,通富微电实现产业能级跨越式发展,建成国内领先的高端封测基地。2021年,石磊带领企业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标志着其封装技术正式迈入一流梯队。这一里程碑不仅彰显企业从规模到技术实力的全面提升,更折射出中国半导体产业自主创新的突围之路。

在掌舵的十四年间,他用持续攀升的研发投入占比(从5%到8%)不断刷新富微电的技术指标,诠释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壮大之路。

“我们的功率半导体、显示驱动、存储器、高性能计算芯片等先进技术已处在国产化前列,不少产品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还具有赶超世界一流的能力。”谈及企业所取得的丰硕技术创新成果,石磊的语气难掩自豪。

可以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为如今行业翘楚,通富微电的成长离不开创新引领。

石磊始终坚信,企业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的过程中,实现“通富梦”与“中国梦”的协同共振。


传承产业报国诠释张謇精神时代价值

以“爱国情怀、创新精神、民本意识”为突出特征的张謇企业家精神薪火相传,深刻影响着一代代“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南通人。

通富微电发展历程深深镌刻着两代企业家的精神印记。创始人石明达以“以人为本、产业报国、传承文明、追求高远”十六字方针奠定企业文化基因。作为南通人民“儿子”的石磊,继续将“产业报国”的使命扛在肩上,二十余年如一日,坚守主业,深耕实业,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张謇精神的时代价值。

在两代企业家传承和接力中,“产业报国”从文化理念升华为涵盖技术攻坚、产业链协同的实践体系,推动企业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与创新实力的行业标杆。

640 (3).jpg


石磊面对集成电路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境,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化”的产业理想,通过与世界最高水平的伙伴合作,突破高端芯片自主可控瓶颈。公司构建起覆盖功率半导体、显示驱动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矩阵,形成一千六百余项专利支撑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多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

这种家国情怀催生出强大的产业辐射效应:通富微电作为链主企业,带动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形成完整生态圈,实现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协同创新,本地配套率提升至65%。其“龙头企业+产业集群”模式,正助力长三角打造世界级半导体产业高地。

“集成电路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性原材料,和石油、煤炭一样不可或缺。”这次全国人代会上,结合所在行业,石磊准备围绕有关进一步加大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扶持力度,推动集成电路产业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交建议。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现场,再次有幸近距离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石磊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表示,将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改革创新、奋发作为,把“产业报国”融入企业基因,不断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我们朝着效率三年翻一番、十年增十倍的新目标,努力成为产值、市值“双千亿”的国际化集团公司。”这是石磊为自己定下的新目标,而他也将为此再上征途,一往无前。

历史与现实的交汇处,张謇实业报国的精神火炬仍在燃烧。当以石磊为代表的新时代企业家接过这束火炬,“家国情怀”便化作创新实干的基因密码——他们以创新铸剑,以担当淬火,将企业命运熔入民族复兴的星辰大海。

从个人理想到国家战略的破界融合,正锻造着这个春天最铿锵的产业史诗:既需在技术攻坚中刻下当代张謇的印记,更要在全球产业链重构时烙下中国创造的坐标。


·顾文卿·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