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篮子”工程推进实施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 2012-09-14  字体:[ ]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2年8月28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菜篮子”工程连着千家万户,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具体抓。市党代会报告把抓好“菜篮子”工程作为落实民生幸福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多年将“菜篮子”工程相关内容摆上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位置。市政府专门成立“菜篮子”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快“菜篮子”生产、流通、质量安全和风险应对四大体系建设。市“菜篮子”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充分发挥牵头作用,做了大量的协调推进等日常工作。市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形成合力,有效推进了工作开展。市人大对“菜篮子”工程建设高度重视,通过调研、视察、督查等方式给予了全过程的关心、指导和督促。8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了我市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推进实施情况,听取了政府的情况汇报。会后,我们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全市“菜篮子”工程总体上呈现出建设进度加快、商品货源充足、质量不断提高、价格稳中有降、老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

  一、近年来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推进情况

  (一)“菜篮子”生产体系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市依据区位优势和自身基础,稳定和发展蔬菜生产,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渔业经济强市,“菜篮子”生产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我市大部分农副产品,如蔬菜、猪肉、羊肉、家禽、水产品等产量均高出本地需求量,除满足本地市场供应以外,还流通到外地市场。

  1. 蔬菜生产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面上生产总体稳定。我市是蔬菜生产大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面积70万亩),产量超过500万吨,年消费量300万吨,每年销往上海、苏州等地蔬菜达300多万吨,通过蔬菜批发市场调入山东、海南等地精细品种菜、反季节蔬菜和调味品菜等100多万吨。2011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08.5万亩,总产量 550.8万吨,总产值72.6亿元。二是保供基地得到有效落实。市政府明确了“市域建设蔬菜保供基地5万亩,其中市区1万亩”的目标任务,按照“两个确保”(即确保城郊蔬菜基地保有量、确保蔬菜特别是叶类蔬菜自给率)的原则,2011年全市共建有蔬菜生产保供基地166个、50069亩,其中市辖四区35个、10180亩。三是品种不断丰富。近年来,我市扩种了苦瓜、西葫芦、紫甘兰、杭椒、杭白菜、芦笋等市场适销的蔬菜品种,增种了芸豆、菊苣等特种蔬菜品种,常年种植品种达40种以上。四是效益不断提高。据对全市主要蔬菜生产基地调查,全市露地栽培平均亩产值4000元以上,设施大棚8000元以上,设施栽培草莓、青皮茄子、蘑菇、芦笋等亩效益则高达万元以上。

  2. 畜牧业发展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养殖总量保持在较高水平。我市是生猪生产和屠宰大市,2011年生猪存栏达到337.81万头,出栏402.04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场屠宰245万头,本地市场供应量170万头。2011年全市羊存栏218.1万只,出栏245.48万只,羊肉需求量152万头,调出93.48万头。2011年全市家禽存栏5057.97万只,出栏11089.13万只,需求量5000万只,调出6089.13万只,除供应本地外,有不少供应上海、苏锡常等长三角地区,有的还销往北京、天津等地。全市牛生产量较少,牛肉需求量13万头,需要从外地调进。二是生产方式加速转型。2011年底,全市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猪场有659个,出栏100只以上羊场有406个,存栏1万只以上蛋鸡场有336个,出栏1万只以上肉鸡场有1953个。目前规模养殖比重生猪已达74%,蛋鸡达96%,肉鸡达97%。全市已有国家级畜牧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13家,市级龙头企业28家,形成了以如皋长寿、南通正大等为龙头的100万头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以海门京海、海门泰森、南通正大等为龙头的3000万只快大型商品肉鸡生产基地。

  3. 渔业发展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渔业经济总量全省领先。2011年全市水产品养殖面积207万亩(其中海水养殖140万亩、淡水养殖67万亩),产量82.09万吨(其中海水产品61.08万吨、淡水产品21.01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在全省率先超过300亿元。全市水产品需求量60万吨,部分海产品调出,同时需从外地市场调入一些高档、精品水产品。二是高效渔业规模化建设快速推进。全市高效渔业面积78万亩,形成十大现代渔业园区(其中省级2个、市级8个),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达到28家,位居全省前列(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19家)。品牌战略实施取得新成果,江苏中洋集团河豚继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后又获得国家驰名商标称号,吕四海蜇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如东县南通海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紫菜获得国家名牌农产品称号,如东县被中国渔业协会认定为中国河蟹苗种第一县。

  (二)“菜篮子”流通体系建设进展情况。近年来,我市突出抓好以“一体两翼”(“一体”就是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两翼”就是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和平价商店建设)为重点的“菜篮子”流通体系建设,大流通格局对“菜篮子”价格的调节作用正逐步显现。

  1.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主体工程投入运营。3月18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蔬菜交易区正式投入运营。一期工程蔬菜交易区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其中大棚区2万平方米,大厅区1.4万平方米,店面房54间。目前,大棚区摊位已全部租赁,大厅区店面房出租率80%以上。蔬菜区货源充足,购销两旺,运营情况良好,日均客流量约8000人次、车流量1000台次,交易额300万元左右。6月1日,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水果交易区试营业,6月15日正式投入运营。期间,通过深入宣传、周密部署和强有力的组织推进,3月18日和6月15日,百花蔬菜批发市场、百花果品批发市场先后成功搬迁,整个过程平稳有序。

  2.菜市场升级改造有序推进。市政府将“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协调、各区属地管理、各方协同配合”的要求全力组织推进。三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过问,分管领导具体抓好落实,市商务局积极履行牵头、协调职能,去年圆满完成8家菜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今年市政府确定的目标是完成10家菜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目前已有河东、易家桥等2家菜市场完成升级改造,端平桥、学田、越江、竹行、南川园等5家菜市场正在施工,百花、新港花苑、怡园北村等3家菜市场正在进行方案设计,确保年底前全面完成升级改造任务。

  3.平价商店建设稳步实施。市政府始终把利民惠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建立考核体系和监管平台,落实督查制度等方式方法,加强全市平价商店建设。2011年,全市建设并通过省验收的平价商店有50个,其中超市直销区33个,便利店直销区12个,基地直销店5个。据统计,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全市平价商店共销售平价蔬菜2097.63万公斤,价格低于市场平均价格23.78%,为百姓节省开支2893.46万元。其中,市区共建设平价商店两批共30家,其中直销店3家,销售的平价农产品价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30%左右。

  菜市场的升级改造,不仅改善了市民的购物和生活环境,而且提升了城市的文明创建水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物流中心和平价商店的建设,减少了中间环节,增加了农产品的供应量,有效平抑了市场农产品价格。7月份,省物价局监测的14种蔬菜价格,南通的综合单价是2.15元,在13个省辖市中排名第6,低于苏南的苏州、常州、南京,苏中的扬州,苏北的盐城;14种蔬菜中,有11种菜的单价低于苏州、7种低于常州、6种低于无锡、8种低于南京。

  (三)“菜篮子”质量安全体系建设情况。我市始终把“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突出“源头控制”、“全程追溯”和“专项整治”三大环节,确保各类农产品质量的可控、可测、可查和安全。

  1. 加强基地和园区建设,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一家一户传统的小生产模式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安全,必须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管理,制定和实施规范的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实现质量安全的源头控制。全市以园区和基地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2011年实现了各县(市)和通州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覆盖。全市园区和基地产出的“绿色”、“无公害”和“有机”食品有效数达1259个,位居全省第三;“三品”基地面积542万亩,占耕地面积比重达到77.5%,从根本上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全市按照规划合理、品种优良、防疫合格、生产过程生态化、科学化的标准,推进规模养殖场示范创建。到2011年底,全市共有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20个,建成省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103家、良种化示范场14家,创建数居全省前列,提升了我市畜禽水产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综合治理水平。

  2. 加强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保障链。我市以被商务部列为“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首批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大力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并逐步扩大到蔬菜、果品、水产等方面。通过加强基地检测室、批发市场检测中心和农贸市场速测室等建设,将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实现了“基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的监管模式。通过市、县(市)、乡镇三级监督检查和农产品抽测,进一步完善了质量全程监测体系,正逐步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的目标。目前,我市农产品质量全程监控点增加到82个,水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基地增加到25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示范镇达到13个。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设立了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每天对进场蔬菜取样抽检,从批发源头上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把关。据农检中心监测,去年以来市区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达98%以上,无一例群发性中毒事件发生。

  3.加强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持续加大“菜篮子”产品质量市场整治力度,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实行索票索证制度,建立不合格肉类蔬菜退市机制,对不合格农产品坚决依法处置。1~7月,全市相关执法部门查处各类生猪屠宰违法违规案件33件,查获非法屠宰加工肉品1247公斤,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件,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对违法添加各类有毒有害物质行为始终保持严打态势,加大对饲料质量、药物残留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力度,周密部署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畜禽产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生猪“高热病”等重大动物疫病连续多年得到有效控制。

  (四)“菜篮子”风险应对体系建设情况。“菜篮子”工程建设基础性强,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必须建立及时、有效的风险应对体系。我市重点抓住“机制完善”和“储备充足”两个关键点,逐步探索建立健全适合市情的“菜篮子”风险应对体系。

  1. 建立完善市场保供应急机制。通过建设应急商品数据库,调整、充实了一批供应能力强、规模大、信誉好的应急商品供应企业,及时掌握应急商品的产销及库存情况,提高应急反应能力。通过制订和完善猪肉、蔬菜等“菜篮子”产品保供专项预案,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落实了各项具体措施,增强应急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建立完善“菜篮子”产品储备制度。为保障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下的蔬菜供应,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城市蔬菜供给应急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及5~7天蔬菜储备量的标准,根据本市消费需求和季节变化,实行蔬菜在地储备和实物储备,以在地储备为主、实物储备为辅。去年对市辖四区蔬菜保供基地给予156.5万元的监管补助。今年上半年对市辖区保供基地对象和面积进行了调整,增加市区基地面积1320亩。市、区两级农业主管部门已与市区30个保供基地签订协议,根据“谁种植、谁享受”的原则,对市辖区蔬菜保供基地给予140万元的监管补助。猪肉储备按照国家“主销区省、直辖市及沿海大中城市每人每天消费2两、不低于10天消费量”的标准,建立了市区生猪活体储备制度,与17家企业签订了合同,落实了2.3万头生猪活体储备,完善了猪肉储备体系和相关应急预案,并强化对生猪活体储备的监管,确保储备生猪的存栏数量,做好应急投放准备。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近年来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并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受自然气候和市场供求的影响,我市“菜篮子”价格的波动仍比较大;由于审批、宣传、协调等工作力度还不够,市区部分菜市场升级改造存在一定困难;与市民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需求相比,我市“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等。针对存在问题,市政府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市场“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和安全放心。

  1. 进一步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保证市场充足供应。继续加强基地和园区建设,稳定种养殖面积,提高“菜篮子”产品产量、质量。一是蔬菜生产方面,注重抓好市辖四区保供基地建设,增加青菜、苋菜、生菜等速生绿叶菜面积,加快技术推广,提高蔬菜产量、质量。二是畜牧业生产方面,全面推进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年出栏50万头以上生猪生产重点县(市)的扩能增效。三是渔业生产方面,大力发展浅海养殖和淡水养殖,推进四大家鱼、虾、蟹等常规消费水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基地建设,稳定市场水产品供应量。

  2. 进一步抓好“菜篮子”升级改造,优化市场品种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的转型升级。一是生产方式上,逐步由露地自然生长向依靠设施的可控生产转变,突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二是组织方式上,依托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逐步向专业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三是产品打造上,以“三品”(绿色、无公害、有机)和名特优农产品为方向,打造景瑞蔬菜等精品蔬菜品牌,以及江海土猪、海门山羊、狼山鸡等优质畜禽品牌。

  3. 进一步抓好“菜篮子”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市场菜价。一是全力推进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进一步做好协调、服务工作,推进市区水产品批发市场等有序搬迁。二是抓紧推进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切实做好升级改造的指导工作,确保今年完成10家菜市场的升级改造任务。三是扩大建设规模,今年在全市再建50家平价商店,增加平价品种,充分发挥其稳价惠民的作用。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基础上,特别注重扶持和培育“菜篮子”一级供应商,为他们的发展壮大提供条件,提高市场中一级农产品的供应量,稳定“菜篮子”价格。

  4. 进一步抓好“菜篮子”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保证居民放心消费。一是进一步强化“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菜篮子”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均监管检测到位。二是继续推进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建设,在建成肉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成果的应用范围,为开展蔬菜可追溯体系建设打下良好基础。三是继续整顿和规范“菜篮子”市场,加大对露天马路市场的整治和管理,依法查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努力维护公平合理的市场秩序。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菜篮子”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要求,一如既往地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高度重视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把这一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幸福工程抓紧抓好,为推动我市基本现代化建设和“一中心三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