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1-08-23  字体:[ ]

——201182日在南通市

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蔡惠忠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牢牢把握“十二五”发展主题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转方式、控物价、惠民生等各项工作,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计划目标和任务要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良好,呈现出“运行平稳、效益较好、转型加快、开发提速、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2.15亿元,增长11.7%,增速分别快于全国、全省2.1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78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131.25亿元,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758.12亿元,增长12.5%。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68.3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0.3%,增长33%

  (一)经济保持平稳增长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3.53亿元,增长23.4%,高出年度计划5.4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投资321.25亿元,增长40.4%,占比达到31.4%,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300.5亿元,增长51%,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2.9%,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146.08亿元,增长33.7%。全市140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30.5亿元,其中70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200.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2.4%7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29.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33.6%

  消费需求稳步增长。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4.82亿元,增长16.7%。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670.93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3.89亿元,分别增长16.4%20.8%。城镇消费增长17.3%,乡村消费增长15.2%。金银珠宝、文化办公用品、石油及制品消费保持高位增长,分别增长53.8%29.7%22.5%。商品房销售面积348.68万平方米,增长19.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8.06万平方米,增长22.3%。实现“家电下乡”销售额26.35亿元,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39.6亿元。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24.88亿美元,增长30.6%;其中出口85.32亿美元,增长35.5%,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1.515.1个百分点。从出口产品看,机电产品出口份额进一步扩大,增速高出全市平均11.6个百分点,占比达到46.3%,同比提高3.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及浮动体出口增长92.2%。从出口市场看,对东盟、大洋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长强劲,对美国出口增长43%,对欧盟、日本出口增速出现回落。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占比达到55.5%

  (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73.65亿元,增长13.2%。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现价产值1970.88亿元,增长28.7%,占比达到46%。全部工业实现应税销售2360.76亿元,增长26.1%;九大重点行业全面增长,其中,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和化工分别增长52.8%43.5%38.5%30.7%。骨干企业贡献加大,工业企业200强完成应税销售1081.27亿元,增长27.7%;超10亿元企业26家,同比增加9家。企业效益水平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利税、工业利润分别增长24.8%38.3%41.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面为4.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服务业加快发展。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0.8个百分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7.7%。物流业稳步增长,实现物流总量1.98亿吨,增长13.6%;港口货物吞吐量8457.7万吨,增长10.5%;集装箱吞吐量26.95万标箱,增长28.6%。金融、商务服务、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其中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税5.52亿元,增长28.2%。旅游业发展良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增长19.5%;入境旅游人数15.34万人次,增长15.7%40家市级以上服务业集聚区实现综合营业收入622.5亿元,增长34.5%

  新兴产业增势良好。上半年,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七大新兴产业完成现价产值972.15亿元,增长31.5%,增速高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占比提升到22.7%。海工及特种船舶完工量204.2万综合吨,增长30.1%;光伏产业链培育初显成效,光伏电池及组件产量643.71兆瓦,增长67.4%。服务外包增长明显,新签境内服务外包合同额5.66亿元,增长38.2%;执行金额4.95亿元,增长35.8%

  建筑业持续较快增长。上半年,完成建筑业产值1020.33亿元,增长24.6%;承建施工面积3.18亿平方米,增长21.1%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05.42亿元,增长30.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5.2%,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孵化面积15.69万平方米。专利申请量2.53万件,专利授权量1.21万件,均列全省第2位。

  (三)沿海开发全面推进

  深水港口和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洋口港,10万吨级LNG码头投入运营,10万吨级北航道建成;10万吨级石化码头开工建设,15万吨级航道工程获准立项,30万吨级航道前期工作深入开展。吕四港,东灶港作业区通用码头基本建成,围堰工程已获省发改委批准。通州湾物理模型实验初步工作方案形成。崇启大桥全线贯通,沪通铁路、宁启铁路南通段复线电气化改造、海洋铁路、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南通段、连申线航道整治等工程积极推进。

  临海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沿海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海新重工、蓝岛来福士海洋工程装备等项目部分竣工,中远启东海工基地、中船重工、振华产业基地、恒大威尼斯水城等项目加快建设,王子制纸二期纸浆项目完成初步设计,恒力差别化纤维、江苏南通电厂“上大压小”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

  园区承载功能加快提升。上半年,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实现业务总收入5500亿元,增长20%;培育重点配套产业园区17家,其中11家为省级特色产业园区。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等跨江合作共建园区加快推进。苏通科技产业园已有10多个超亿美元项目落户,城市配套功能设施同步推进。沿海11家滨海园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中国化学新材料产业园、上海城投(启东)江海产业园落户沿海。

  (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117个总投资180.2亿元的市本级城建项目完成投资92亿元,占计划投资的51%。长江中路高架、东快速路、崇川路东延、世纪大道东延等工程即将竣工,外环北路和通宁大道快速化改造全线合拢,长江路二期快速化改造、外环东路快速化改造、静海大桥、长江南路拓宽、人民西路改造等工程全面推进。深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新开辟2条普通公交和9条城郊公交线路,工农路公交专用车道及电子站牌启用。

  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成效。积极应对不利气候条件,夏熟生产再获丰收,全市夏粮总产量116.4万吨,增长2.7%;油菜籽总产量31.77万吨。畜禽和渔业生产平稳发展,至6月底,全市生猪存栏274.13万头、增长1.5%,累计出栏192.91万头、下降1.8%;家禽存栏下降2.6%,出栏增长0.4%;水产品总产量37万吨,增长2.2%。“菜篮子”产品生产力度加大,全市蔬菜播种面积、总产量分别增长5%10%。新增高效农业面积17.5万亩、设施农业面积6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62家。新建农村道路620公里,改造农桥78座。

  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继续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实施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双百”工程。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0.1574吨标准煤,同比下降9.0%;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1%左右。大力推进“蓝天工程”、“清水工程”。加强印染、钢丝绳行业污染治理;市污水处理中心三期投运,东港污水处理厂一期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新增成片林面积16.4万亩,市区新增绿地60公顷。

  (五)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外资外经增势良好。上半年,新增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4.6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4.22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56.9%,增长40.3%。外资结构不断优化,新批项目平均单体规模1288万美元;服务业协议利用外资7.4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09亿美元,分别增长55.5%60.8%。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5个,同比增加6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74亿美元,增长69%。克服利比亚战局及日本大地震的影响,全市新签承包劳务合同额5.79亿美元,完成营业额6.64亿美元,分别增长71.1%22.3%

  民营经济增长较快。全市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68万家;新增私营企业1.68万家,增长65.2%;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478亿元;引进市外民资项目2019个,注册资本374.89亿元;净增注册从业人员10.6万人;民营经济入库税金增长28.1%,对全市税收增长贡献率达到69.6%

  金融信贷平稳运行。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577.86亿元,贷款余额3245.8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643.77284.37亿元。新增贷款中,中小企业贷款264.84亿元,同比多增13.92亿元。日本名古屋银行南通分行、广东发展银行南通分行开业。通达动力和文峰股份成功上市,上市公司累计达25家。新增备案创投公司3家,累计7家。如皋交投和如东东泰2家投资公司发债融资27亿元。新增小额贷款公司4家,累计19家。

  (六)民生保障持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增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88元,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007元,增长18%;增速均比去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看,经营性收入增长较快,增长30.5%;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分别增长17%15.5%。市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18.8%

  就业社保水平继续提高。上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9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7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75万人。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覆盖率达到97%以上,新农保覆盖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94.6%99.5%,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38%。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上调17%。发放一季度物价补贴1388万元。

  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建设。上半年,全市筹集和在建廉租住房551套,新陈桥人家园等项目开工建设;新增经济适用房736套、公共租赁住房1.025万套;新建限价商品房6157套;完成危旧房改造面积20万平方米。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上半年,全市财政用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民生方面的投入达到92.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5.9%。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扎实推进,南通纺院海门校区、海安职教中心迁建一期等项目基本竣工,体臣卫校迁建、新区高中、北城高中等项目积极推进。全市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乡镇广播电视服务站、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市图书馆及综合服务中心、报业传媒中心开工建设。积极推进深化医改各项重点工作,市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建设扎实推进,建立市县两级社会管理创新领导小组和社会管理创新专项奖励基金,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十大类383个社会管理创新项目全面实施。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的良好势头,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总体有利,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比较复杂。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断显现,日本经济受到地震、海啸、核辐射灾害严重冲击,西亚、北非局势动荡,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日益突出,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从国内看,人民币汇率升值速度加快,物价保持高位运行,为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国家对信贷、房地产等政策连续作出调整,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重因素叠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从我市来看,全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1、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任务艰巨。一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呈现回落态势。自去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按季累计增速分别为14.8%14%13.8%13%11.7%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指标增幅较一季度均有所回落。二是投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有待增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在建项目数仅增长7.2%,其中新开工项目下降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低于年度预期目标0.3个百分点,剔除物价因素,实际仅增长11.5%。三是财政增收压力加大。今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所放缓,上半年市区房地产投资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3.9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财政增收的影响不容忽视。加之新增重点税源企业不足和个人所得税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财政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存在较大压力。

  2、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诸多困难。一是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增速明显放缓。上半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少增77.89亿元,部分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反映资金趋紧。二是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能源原材料价格和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普遍上涨,贷款利率不断提高,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上涨10.8%8.3%。三是纺织服装、电子、机械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结构性用工问题仍较突出。四是电力供应处于紧平衡状态。电力部门预测,今年夏季用电高峰缺口在50-100万千瓦之间。

  3、物价持续高位运行。上半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5%。从大类来看,涨幅排前三位的是食品、衣着和居住,分别上涨9.5%7.1%6%,其中食品特别是猪肉、蛋类、水产品涨幅明显,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总指数2.61个百分点。预计后期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存在,CPI年内控制在4%以内难度较大。

  4、出口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受外部需求疲软、生产成本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贸易摩擦增多等多重因素影响,外贸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出口压力较大。上半年,我市对欧盟加工贸易出口增幅仅为9.5%,低于出口总体增速26个百分点。贸易结构调整步伐仍需加快,一般贸易出口增幅低于加工贸易20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举措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按照“六个注重”、“两个率先”、“八大工程”和“八个领先”的要求,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妥善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确保全年既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以要素保障为前提,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强化经济运行调节,重点加强对1443家产值超亿元工业企业、40个服务业集聚区以及重点用能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监测,加强要素供应保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一是努力破解融资难题。继续开展银企合作,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优先保证对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与外资银行、上海金融机构合作,鼓励来通拓展业务;充分利用好票据融资等方式进行融资,积极推广使用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积极争取省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创业投资;鼓励企业上市融资,确保全年新增5家上市企业;继续做好小贷公司改革与发展工作,力争年底农村小贷公司发展至34家、科技小贷公司2家以上。二是强化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领域的用地保障。用足用好省沿海开发一系列鼓励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在用海指标、海域使用权证换发土地使用证、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方面取得突破;深入推进集约用地,继续做好重大产业项目直供用地争取工作,确保重特大项目及时落地。三是保障煤电油气运稳定供应。切实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搞好电力运行调节及成品油、天然气产运需衔接,保证重点发电企业满发、稳发,力保企业正常生产和群众正常生活。四是着力缓解用工矛盾。进一步完善供需双方对接平台建设,加强与人力资源输出地区的合作,通过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等方式有效扩大适用人才队伍;进一步引导企业完善用人机制,优化就业环境。

  (二)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按照先进制造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明显提高、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明显提高、服务业占比明显提高的要求,全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以“高端化、集聚化、国际化”为方向,积极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推动城市高端生产服务业和现代生活服务业共同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水平,制定完善集聚区发展规划、扶持政策,大力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和“旗舰”项目,打造研发设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专业技术服务、展示交易、中介服务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增强集聚区要素吸附能力、产业支撑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推进叠石桥家纺市场三期、华强方特公园等168个总投资1187亿元的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做好重点企业主辅分离工作,确保首批69家企业尽快完成主辅分离任务。二是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发展。全面落实新兴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研究制订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化高端引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搭建高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促进学科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对接。加快推进同方LED、综艺光伏薄膜太阳能电池、中化启东新材料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确保七大新兴产业产值年增长均超过30%。三是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实施六大千亿级产业板块转型升级规划,在技术进步、产业链完善、大企业培育、品牌建设上寻求突破。着力推进实施60个超5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切实抓好年新增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230家新增长点企业的增量培育。四是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切实抓好当前农业生产,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继续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加快建立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推广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灌排、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机收“六统一”全程专业化服务模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五是更大力度推进科技创新。实施新一轮“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工程和“产业示范基地梯度培育计划”,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相结合,着力引进国内外研发机构、创新团队、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加快推进中科院南通海洋研究所、南京大学南通材料研究院、中远船务研发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建设,加大融资服务、财政科技投入、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实现科技创新新突破。

  (三)以重大项目为抓手,着力提升沿海开发水平。落实省、市沿海开发会议精神,深入实施省、市《沿海开发五年推进计划》,大力推进170个市级重大项目建设,以投资增量带动存量调整和结构优化,加速港城一体、产城融合,努力打造全省新的增长极。一是加快深水港口建设。以大型港口和深水航道建设为龙头,重点推进洋口港区15万吨级北航道、吕四港区10万吨级航道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洋口港区10万吨通用散货码头和赛得利差别化纤维项目码头、吕四港区25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开工建设,吕四港区10万吨级挖入式港池完成内外围堤工程,东灶港22万吨级码头全面竣工。抓紧深化洋口港区30万吨级航道前期论证;抓紧编制通州湾整体开发规划,推进通州作业区启动码头研究论证和建设工作。二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继续推动重点交通通道向沿海地区延伸、重大基础设施在沿海地区布局。崇启大桥年内建成通车,加快推进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海洋铁路等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沪通铁路、宁启铁路通启段,完成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推进市级骨干河道清淤疏竣、连申线航道建设。三是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把沿海开发作为转型升级的主战场,猛攻一批投资规模大、配套功能好、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重点推进中船海工基地、振华产业基地、海新重工、南通电厂“上大压小”、恒大威尼斯水城、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一批重特大项目建设,争取新疆广汇大型物流、万都大型烯烃等一批签约项目早日开工,跟踪做好LNG电厂等已上报项目的后续工作,扎实做好炼化一体化等项目的前期工作。四是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着力提升省级以上开发区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发挥转型升级的示范和先导效应。加快推进苏通科技产业园、锡通科技产业园等跨江合作开发园区建设,强化产业项目招商。推动园区专业化、差别化发展,进一步细化沿海园区功能布局,加快集聚重特大项目,并为沿江钢丝绳、纺织印染、金属加工等产业搬迁拓展空间。五是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开工建设人民东路东延、通富路北延、金通三大道等项目,加快通州区融入主城区步伐;加快快速路系统建设,尽快完成十字街综合改造工程,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继续推进寺街名人文化区等历史文化保护项目建设。进一步加快吕四镇、三余镇等8个沿海重点中心镇建设,打造宜居宜业沿海城镇带。六是科学围垦开发滩涂。加快推进如东长沙镇、启东吕四港等区域围垦工程,力争完成全年10万亩的滩涂围垦目标。

  (四)以扩大对外开放为动力,着力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面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吸纳集聚优质生产要素,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一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强化产业招商、基地招商、载体招商,努力成为承接上海等国内发达地区以及境外资本、产业转移的“桥头堡”。以2011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为重点,组织好沿海开发暨接轨上海跨江合作开发成果汇报会,开展好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专题推介会,力争签约千万美元(或亿元人民币)以上项目100个,进一步提升招商活动的影响力和实效性。二是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在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同时,扩大服务贸易和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出口。着力做大船舶及海工机械、新能源、服装家纺、体育器材等优势出口板块,扶持和做强具有南通特色的跨国经营企业。大力开拓中东、东欧、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深度开发欧盟、日本、美国等传统主体市场,着力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三是进一步提高外经发展水平。抓住日本灾后重建机遇,拓展业务规模;进一步完善外派劳务管理体制,建立合作服务平台,建设南通出国劳务综合培训基地。有序推进境外投资,争取在印尼设立境外合作区。

  (五)以稳定价格总水平为目标,着力加强价格调控监管。把稳定物价放在保障民生之首,多措并举,坚决遏制价格过快上涨势头。一是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落实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着力建设好蔬菜、生猪等生产基地,完善各项储备制度。二是加强农产品市场建设,畅通农产品供应渠道。抓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市区农贸市场改造,进一步做好农超、农社、农校对接工作,畅通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落实减免政策,着力降低流通成本。三是强化价格监管,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对重要农副产品以及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监测分析和信息发布,严格控制政府管理的调价项目,严肃查处恶意炒作、串通涨价、哄抬价格等不法行为,着力维护市场价格稳定。四是完善价格上涨动态补贴机制。适当提高补贴标准,确保低收入群众生活不因价格上涨受到影响。五是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深入实施并完善普通商品房销售价格备案制度,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六)以促进收入倍增为核心,着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高度关注民生,大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一是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建立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等增收渠道,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的就业,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项目建设。抓紧实施工青妇活动中心、市社会福利三期工程等总投资151亿元的74个市级社会事业重点项目,进一步加大年度投资计划的落实推进力度。三是深入实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抓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确保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阶段性任务,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并同步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四是加大财政民生投入。继续加大社保、住房、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方面的财政投入,确保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用于民生的比例达到55%。五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按照“工作理念领先、管理格局领先、体制机制领先、方法手段领先、成效成果领先”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创新项目推进、宣传引导等机制,深入落实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的实施意见和重点项目,抓紧建立素质高、能力强、肯奉献的专业化社工队伍,着重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消除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积极争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市。

  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各位同志:当前宏观形势依然复杂,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任务比较艰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监督下,进一步抓好机遇、放大优势、创新举措,更加主动、更加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