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动保护企业家积极性和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视察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16-09-02  字体:[ ]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组

2016年8月26日

 

       为做好8月份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的准备工作,今年以来,围绕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环境、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千方百计抓项目建设、推项目落地、促项目投产,市、县(市)区两级人大联动,开展了调动保护企业家积极性和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视察调研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两次研究部署、统筹协调视察调研工作。6-7月份,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分成四个组,分别到各县(市)区视察调研,听取情况汇报并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实地察看了70多个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此前,财经委会同相关委室,召开了政府有关部门、企业、律师等多个座谈会,向市人大代表中的企业家、有关行业协会发函调研,走访有关企业,了解企业家的思想状况、所思所急、所忧所虑,重大产业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对政府服务企业发展的建议意见等。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

       一、关于调动和保护企业家积极性的情况

       企业家是现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资源。近年来,我市围绕企业家健康成长,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1、优化企业发展环境,营造尊重企业家的氛围。我市持续开展南通经济年度人物和民营经济“三名”年度人物评选活动,共表彰了在抢抓项目建设、强化科技投入、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优秀企业家,以及抢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发展战略机遇的典型人物100多人,在推动全社会尊重企业家,支持企业家,激励企业家们更积极地创业创新,更自觉地守法经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几年来,我市十分注重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举办中小企业主管理研修班、“互联网+”和产业升级专题培训等多种免费公益培训,提升企业家素质能力水平。启东法院入选全国法院破产案件审理方式改革试点,全面放大破产审判综合效益,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同时,我市还引导企业参与社会诚信建设,依托新闻媒体、南通信用网、南通文明网等发布诚信“红黑榜”名单。截至目前,红榜发布3080个法人、244个自然人的守信典范信息,黑榜发布297个法人、331个自然人的失信信息,激发了企业家的正能量,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强化扶持企业政策,为企业家提供宽松的发展环境。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意见,进一步细化、实化扶持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和工作举措。设立产业发展引导资金,财政每年扶持企业发展资金都在数亿元以上,并通过改补助为投资的形式,提高财政资金的资本化比例。有关部门通过举办金融超市,与银行一起走访企业等形式,大力推进银企合作,提升银企合作的模式和水平,增强银企合作的针对性、成功率,努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与此同时,不断规范银行收费行为,开展多轮小微企业融资收费检查。2014年以来,查退不合理收费达1369户,计1828.27万元。

      3、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全力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我市大力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在全国地级市率先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将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行政许可事项相对集中,最大限度发挥资源集聚优势,优化再造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注册登记时间由原来至少9个工作日缩减到现在3个工作日内,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由原来254个工作日缩减到现在10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围绕实现“放得下、接得住、运转得好”,创新实行“委托式”外资审批管理,扩大了重点园区和主城区自主审批权限,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近年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好于全国全省,好于预期。在宏观经济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我市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改革创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务环境持续优化,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进一步加强,企业法治环境继续改善,扶持企业发展政策力度加大,在我市良好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下,企业家队伍总体保持奋发前行、难中求进的良好状态。但我们在调研中也感到,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发展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对企业家积极性带来一定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银行贷款资金注入实体经济仍然不足,广大中小企业实体经济普遍感到融资难;有的银行贷款利率表面不高,但资产评估费等各项费用较多,企业实际贷款利率仍然居高,有的企业贷款实际到账只能70%左右,30%左右需满足银行或担保公司的存款要求,无形中提高了贷款成本;银行抽贷、断贷事件时有发生,中小微企业联保频出问题。我市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总额占比在全省处偏后水平,担保投入不足,担保规模偏小。

     2、企业维权成本高、难度大。大量涉企案件积压,诉讼成本偏高,诉讼时间长,执行难是企业依法维权中普遍反映的问题。一些企业反映,花费了大量费用和许多精力,赢了官司也常常竹篮打水一场空。据担保行业反映,担保业追偿时间至少两年,全市担保业代偿回收率仅10%。一些律师反映,法院在依法执行审限时间规定上,往往打擦边球,导致案件诉讼时间不断延长;在诉讼费退还上不够主动;在案件举证上,深入调研不够。企业主普遍反映现行劳动方面法律侧重于保障员工,对企业加大了法律责任,用人成本加大,影响了企业用人自主权。有的涉企执法部门对企业只检查、处罚,帮助、指导和服务不够,仍有处罚自由裁量权偏大现象存在。

     3、扶持政策兼顾中小企业不够。扶持企业的政策门槛、条件较高,中小企业获得感不明显。有的减轻企业负担政策企业看得着拿不到。如,今年省市政府出台规定,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类别电价下调3.12分/千瓦时,但大多数工业企业因为属于供电划分的受电变压器容量315千伏安以上的大工业类别,不能享受到。国家住建部等部门关于阶段性适当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的政策未能很好落实。国家营改增之后,市区物流及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因抵扣额较少,企业税负不降反升。

     4、服务意识和效能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下企业少了。有的企业感到政府部门主动为企业服务不如以前了,有企业反映咨询有关问题仍存在推诿现象,怕承担责任。二是服务效率需提高。一些企业反映,在项目前期审批中,仍存在审批缓慢现象,特别是审图环节时间偏长,有的要半年多时间。近期在土地出让中又新增了两个非法定流程:规划条件合法性审查需征求水利、房管、环保、交警等多个部门意见;土地出让前需建设、环保、水利等部门签批核发,有时一个环节就需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三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需深化。市级各部门项目审批权限下放不一致,导致市区项目在报批过程中出现企业在市、区之间“两头跑”现象。

      二、关于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情况

      近年来,在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工作中,市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1、集中力量,组织推进项目建设力度加大。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牢牢扭住项目建设“牛鼻子”,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干,项目建设活力迸发,项目决策、推进效率大幅提高,项目“比学赶超”氛围进一步浓厚。年初确定市级重大项目160个,实行全市重特大项目市领导挂钩联系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市行政审批局对列入市级重大项目计划的项目,实施从审批至办理竣工验收十项重点服务举措,突出行政推进合力。2015年,市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940亿元,高出年度计划12.3%;省级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131.3%,建设进度全省领先。其中,省级、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分别完成投资173.5亿元和70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28 %和114%。

      2、强化招商,重大产业项目结构不断优化。全市集中精力聚焦新项目、大项目的招引与推进,全力猛攻有效投入;加强招商队伍专业化建设,力求项目招引精准化。2015年,我市有招商局重工、中天特种光缆、台湾中石化、通州湾科教城等18个总投资1068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列入省级重大项目计划,平均投资规模59亿元;总投资3162亿元的103个产业项目列入市级重大项目计划,平均投资规模30亿元。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占全部建设项目的75%,其中,工业项目63个占比40%,服务业项目40个占比35%。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对稳增长、促转型作出了重要贡献。联东U谷、创源科技园等产业园区专业运营商围绕“产业微笑曲线”为中小企业构建价值链一体化平台,华瑞燃机修造、甬金不锈钢等产业项目打破了欧美日产业巨头垄断,林森物流、新江海电容器等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3、精准服务,重大产业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在市政府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通报、会办、点评等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市人大加强了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跟踪督查。2013年以来,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三年对市级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跟踪统计分析,组织召开了发改、经信、统计、国税、地税、供电等相关部门座谈会,从我市2014-2016年市级重大项目计划中分解出60个市区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项目,通过对项目施工期用电量、营业税和设备购进抵扣额等数据的连续跟踪统计,初步掌握了市区重大产业项目的建设投产进展情况,为我市今后加强市级重大项目建设信息管理提供了依据。从统计数据和实地察看情况看,除个别项目因市场变化等原因中止外,绝大多数项目都能按计划进度开工建设、竣工投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1、重大项目投资同比明显减少。由于区域竞争激烈,优质项目更为稀缺,往往同一个项目多家争抢;投资者对地方政府提出“零地价”、“五免五减半”等越来越高的要求,大项目招引难度越来越大。2015年,全市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051个,同比下降12.2%,完成投资1552.4亿元,同比下降16.5%。计划总投资5亿元的项目171个,同比下降10.0%,完成投资588.9亿元,同比下降9.2%。此外,2015年,全市新开工亿元项目511个,同比下降16.9%,完成投资795.0亿元,下降21.0%。

      2、工业投资增速趋缓。近年来船舶海工、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主导产业较为低迷,工业投入占比在明显下降。2015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2223.8亿元,同比增长8.6%,比全部投资增幅低3.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0.8%,比2013年、2014年分别下降了5.4和1.7个百分点。同时新兴产业投资也有所下降。2015年,全市完成新兴产业投资594.3亿元,同比下降6.4%,比全部投资、工业投资增幅分别低18.7和15.0个百分点。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26.7%,比2013年、2014年分别下降了10.8和4.3个百分点。

      3、项目建设行政审批服务仍需改进。近年来,已下放不少行政审批,但在帮助指导基层承接好审批职能尚未完全到位。投资项目建设涉及的中介服务项目较多,耗时太长,中介收费偏高,对电、气等收费事项的监管和成本监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图、抗震、人防、消防、气象等审查时间长,工程竣工验收涉及多部门、周期仍然较长,对企业尽快竣工投产仍有一定影响。

       三、有关建议

       1、进一步关心和重视企业家发展成长。尊重、关心和支持企业家发展成长,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应尽义务,要将亲商安商扶商、创业创新创优发展理念转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为。一是要以今年确定的“5.23南通企业家日”为契机,激发企业家的精气神。激励广大企业家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先贤张謇的实业报国精神,充分激发创业创新发展热情,坚定发展信心,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支持企业家发展成长和崇尚创业、鼓励创造、尊重创新的良好环境。二是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经济生态净化。通过开展“企业服务周”活动,落实机关干部联系挂钩企业和下派挂职锻炼制度,引导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积极为企业减负让利,帮助企业家渡过难关。在当前企业困难时期,更要设身处地为企业家着想,多为企业创造发展的条件,积极为企业减轻负担,调动保护企业家的积极性。

       2、进一步打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一要多措并举切实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强化对银行实体经济贷款规模的考核,完善财政存款存放银行考核制度;加快推开无还本续贷或部分还本续贷贷款产品;建立债权人委员会,构建债权银行对大额贷款客户有关工作平台和机制,确保形成合力,维护金融和社会稳定。加大财政对融资担保机构扶持力度,以企业诚信为基础,采取会员制形式,建立企业应急互助基金,做强融资担保增量、做大融资担保规模、放大融资担保倍数;设立政府担保风险补偿资金,制订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代偿损失补偿政策。设立企业应急资金池,政银企业通力合作服务优质企业,市国投公司、产控集团建立的资金池要转向服务中小企业。鼓励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加快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培育,支持上市挂牌企业开展再融资和并购重组,鼓励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二要加大中小企业政策扶持力度。逐步改变财政无偿支持政策,扩大产业发展基金规模,市场化运作、有重点地投入。制定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方面的财政扶持政策,对企业技术设备、资金投入予以支持。对我市家纺等重要的特色产业、民生产业出台扶持政策,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三要打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着力改善经济案件结案周期长问题,提升办案效率,有效维护企业合法权益,降低企业维权成本。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在保障员工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从企业角度考虑问题,通过劳动仲裁等多种途径,协商调解好企业与员工劳动争议。

       3、进一步加大重大产业项目推进力度。一是增强招引重大产业项目的针对性和成功率。围绕我市产业发展重点,针对产业门类和产品发展方向,拓宽研究收集国内外产业发展信息的渠道,了解掌握市场资源、生产资源、技术资源和核心人才资源,增强招引重大产业项目的针对性,提高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成功率。要集中力量,聚集资源、聚焦政策,紧盯世界500强、央企和上市公司,全力突破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龙头型基地型重特大项目。二是建立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监测督查体系。加强对重大产业项目监测分析和督查,建立发改、供电、税务、海关、工商、国土、建设、房管等多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的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建设信息监测体系。建议由市重大项目办公室牵头,以市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为试点,整合产业项目有关信息数据,如:项目施工期用电量、施工期增值税、设备购进抵扣额、进口设备增值税、注册资本、项目用地面积、施工许可证发放和竣工验收信息、房屋产权证信息等。建立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建设信息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了解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实际进展情况,增强推进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组织推进重大产业项目监测分析和督查中的积极作用。

       4、进一步为企业提供优良的政务环境。一是要进一步做好行政审批权下放后的衔接磨合工作,市级机关要对下做好指导帮助,确保审批改革后顺利运转。二是要提高服务质量。政务窗口直接反映出政府对外的服务形象,要不断改善服务,优化办事流程,为来办事的企业针对具体事项提供一次性告之清单。供电、供水、通信等国有服务企业要集中设立对外服务窗口,方便企业办事。涉企行政执法要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做到指导帮助企业整改在先,责令整改、处罚在后,杜绝“不投而诛”的简单执法行为。三是要提高服务效率。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市级联合审图中心建设,构建多图联审工作机制,推动规划、消防、人防、气象、城建等部门施工图审查由分散到集中,确保审图中心运转高效;加快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建设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和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项目建设集中高效审批服务;加快涉批中介服务平台建设,规范中介机构业务流程,强化信息公开、评价反馈等监管平台建设,倒逼中介机构优化服务。建立工程建设联合竣工验收制度。四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大力弘扬敢担当、敢作为精神,努力营造为企业服务的良好风气。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