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加快建设创新之都的视察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17-12-07  字体:[ ]

——2017年12月4日在南通市第十五届

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调研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加快推进我市创新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市委把建设创新之都作为城市发展重要战略定位,市人大把加快建设创新之都列为1号议案。为积极推进我市创新之都建设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今年先后召开了政府有关部门、科技园区、企业、科研院所及人大代表等多个专题调研座谈会,赴深圳高新区实地学习考察,人大财经委围绕我市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加快建设创新之都的目标思路、举措及建议,开展了相关调研活动。11月15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及部分组成人员实地视察了中央创新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中天科技集团,并听取了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建设创新之都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主要创新指标实现大幅跃升,科技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部分科技创新指标居全省前四位,在创新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南通加快建设“创新之都”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一是创新能力提升明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科技创新的政策,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科技创新投入持续增长,全社会研发投入每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财政科技投入“十二五”年均增幅达16.88%、居全省前列;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5%,比2010年提高0.72个百分点,企业技术中心总量居全省第三; 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1.5%,达到世界创新型国家中等水平。科技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五年累计优惠57.51亿元,有效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推动区域创新试点示范,全市省级创新型试点县(市)、区达8个,实现全覆盖;省级创新型试点乡镇18个,居全省第四位。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率先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有7个县(市)、区成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区域。
  二是高新产业快速发展。坚持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主攻方向,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部署创新链,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和新兴产业“310”工程,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十二五”期间,以船舶装备、电力能源装备、纺织服装、节能环保等关键领域为重点,累计组织承担省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7135项,国拨、省拨经费超过12亿元。全市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数达396家,居全省第四位。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和重大产品,世界首座半潜式圆筒型海洋生活平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南通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级高新区,船舶海工、家纺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883亿元,在全省的排名上升为第三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较2010年提升13.6个百分点。

       三是企业创新成效显著。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切实将创新资源引入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建在企业、科技服务覆盖到企业、科技政策落实到企业。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增至798家,是2010年的3.4倍。突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总数达92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97.58%,居全省前列。完善企业创新创业服务,全市建有省级科技服务示范区1个、省级以上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0家,科技服务业收入、机构数和从业人员数均居全省第三位;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63家,居全省第四位;孵化场地面积303万平方米。全市85%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牵头,90%研发投入源自企业,80%创新人才流向企业,创新型企业已经成为创新驱动的主力军。

      四是创新资源不断集聚。建立产学研长效机制,先后与省内外15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新型产业研发组织20个,校企联盟总数达709家,建立省级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2个。“十二五”期间,累计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超过3000项,是“十一五”期间的1.4倍;2015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4亿元,是2010年的2.4倍。我市已与115家大院大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引进共建了24家产业创新平台、33家技术转移机构,每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00余件,催生了一批行业的“风向标”企业。强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积极组织与中科院、上海等地的产学研对接会;开展“江海英才创业周”、“南通籍海外学子家乡行”等人才引进活动,累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省“双创计划”等高层次人才538人。深化科技镇长团工作,五年累计引进8批336人次教授博士到全市9个县(市)区、70余个乡镇任职,促进地方与省内外10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市创新驱动发展势头良好,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市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

     1、人才总量偏低。人才总量仍显不足。2016年底,我市各类人才(大专、初级工以上)总量为125万人,与苏州(230万人)、南京(220.7万人)等差距明显。高精尖、领军型人才不足,人才结构亟待优化,创新创业活力还需要进一步释放。从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看,南通的万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数、企业万人当年新增发明专利授权数、从业人员中硕士和博士占比、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和外籍常驻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等指标不高,有的差距较大;自主培养千人计划专家数、入选“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数与苏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才中介服务业不够发达。全市224家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业务范围窄,服务能力弱,一些高端服务项目,例如人才猎头、人才开发市场分析,人才职业规划咨询等还非常薄弱。

     2、创新投入不足。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苏南地区,有效服务创新的社会融资体系亟需完善;2016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978家;苏州市有4133家,是南通市的4.2倍。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平均单体规模不够大,创新方面投入缺乏实力。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体规模为全省平均规模水平的2/3,近几年来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平均单体规模与苏南城市比较尚有明显差距。新兴产业投资拉动力不足,国家级研发机构、大院大所在通投入不多。

     3、缺乏核心技术。我市重大技术突破不够,高端设计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多;产业配套水平不高,存在产业集群数量少、产业链短、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列入新兴产业统计范畴的企业大部分是加工制造型企业,中间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产业层次还需着力提升。开发园区主导产业基本以传统产业为主,且同质化竞争比较突出。

     4、创新氛围不够浓。对全社会创新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政策等还需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我市支持创新发展的手段还不多,支持科技创新改革力度还不够,创新服务体系不够完备。作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科技园区集聚、创新能力还不强。我市开发区在对接上海自贸区、深化改革等方面创新活力还有待提升。近年来,苏州市先后获批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苏州工业园综保区贸易多元化试点、苏州工业园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开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等,而我市开发区获得国家层面先行先试的政策还不多。

     三、几点建议

     1、突出中央创新区核心地位。建设以中央创新区为核心、有区域竞争力的创新之都是突破南通发展瓶颈,转换经济新动能,打造发展新引擎,加快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历史性转变的重大举措。中央创新区是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的核心龙头区域,要按照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开放融合的建设要求,加快建设成为长三角北翼创新机制灵活、创新资源集聚、创新人才密集、创新资本活跃、创新文化浓厚、创新环境优越、产业特色鲜明、服务体系完备、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科创特区”。着力搭建好青年和人才施展才华的平台,要用一流的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科研环境吸引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提高区域创新浓度,把这一区域打造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硅谷”,成为全市发展的动力源。科学合理地规划好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布局,提供最优良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使之符合大都市区域创新、链式创新、平台创新等新兴创新模式,突出“体制优先、人才优先”理念,在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用人制度、户籍制度等方面享有特区待遇,使各类创新主体感受到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充满生机和活力,全力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产业发展目标要着眼于发展全球先进制造业,在船舶海工、高端纺织、智慧建筑、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与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一批高端科研院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央企和大型企业研发团队,研究开发重大创新产品与技术,提升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推动更多的科研成果在中央创新区转移转化,以辐射带动南通产业技术创新向高端跨越。积极吸纳我市创新型科技企业和高校采取灵活、多样的模式设立研发机构,注重发挥各县(市)区共建共享共用中央创新区,吸引更多创新资源集聚。紧紧抓住上海着力打造国际科创中心机遇,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吸引更多的上海优质创新资源和人才落户南通,密切关注上海科技前沿,主动承接成果转移转化,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并主动接受辐射带动。加快创新国际化步伐,通过双向开放,设立双向园区,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

      2、构建创新发展政策体系。要主动服务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建立完善创新发展政策体系,让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人才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一是推动政府管理创新。放开搞活市场,向市场要创新资源、创新活力和动力,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活动的行政干预。注重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清理、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坚决取消不必要的办证规定,统筹整合政府公共数据与信息系统建设,深入推进政务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应用。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释放全社会创新活力和潜能。二是加强政策集成和政策复制。对现有政策进行梳理分析、查漏补缺,健全创新政策体系,发挥政策的整体效应。加强对先进地区特别是上海创新政策的学习研究,能够复制的要及时复制,能够更加优惠的要更加优惠,使我们的政策更丰富、更健全、更具针对性和竞争力,真正使南通成为创新政策的富集区。三是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确立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引导推动人财物各种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对科技创新重点行业研发活动的支持力度,扩大对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政府采购比例,改进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办法,鼓励国有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四是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聚焦引进集聚、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环节,出台有效政策措施,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政策倾斜力度,对引进院士等级别的高端人才,要像对待重特大项目一样采取“一事一议”;让市场主体在使用中评价人才,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人才库;要把创新成果与个人利益、企业效益、城市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加大对科研人员的绩效激励力度,努力让科研人员通过创新获益。五是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财政科技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与上海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项目,搭建好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努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打造创新源头到成果孵化到产业规模化的上下游联动机制。科技园区着力建设完善科技服务、金融担保、人才发展、技术转移体系,为技术研发、企业孵化、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打造完善的集成支撑环境。

     3、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围绕“3+3+N”重点产业打造产业集群,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夯实创新发展的基础。一是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实施科技企业培育计划,大力推动创新资源和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企业,让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人才集聚、创新活动、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企业研发机构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支持创新型企业、行业骨干企业创建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企业研发机构,实现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全覆盖。三是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创新活动的支持,落实各类科技政策,引导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投入研发力度,培育一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科技小巨人企业,推动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四是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创新交流合作。支持我市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和交流,设立研发机构。吸引支持跨国公司、外资研发机构在通设立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

     4、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才能孕育成“创新之都”。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要由企业、各类人才等创新创业主体来评价。一是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支持和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培育、引进知名科技服务机构和骨干企业,建立与国际知名中介机构深度合作的技术转移交易网络,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二是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服务。重点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快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从天使投资、投贷联动、融资担保、企业上市、企业发债、股权众筹等各个环节,全面支持科技创新,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推动科技与金融更加紧密地结合。三是建设开放便捷的众创空间。大力发展众创空间,降低大众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激发全社会创新企业创造活力。四是严格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建设创新之都最大的软实力。要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努力保护创新创造成果,消除创新创造者的后顾之忧,使我市成为知识产权保护最好的城市之一。五是营造崇尚创新的文化环境和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创新主体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推动创新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要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在产业、科技、人才等的宣传、招商、融合和引进上全面接轨上海,为加快建设创新之都营造良好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