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7-06-01  字体:[ ]

——2017年5月31日在南通市第十五届

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

南通市人民政府    王剑锋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我市“十三五”以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十三五”以来,我市金融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两聚一高”的总目标和建设上海“北大门”的新定位,统筹抓好金融促发展、抓创新、防风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积极营造南通良好的金融环境,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努力使金融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撑。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2016年,我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5.51亿元、增长18.2%,占GDP比重达6.4%,较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直接融资快速增长。全市直接融资总规模达825.2亿元,超过全市当年新增贷款规模(814.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幅达80%;全市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公司超100家,达109家,均创历史新高。在全国资金面偏紧、部分债券品种审核从严、债券市场“黑天鹅”事件频发的情况下,我市今年一季度直接融资又超100亿元。间接融资稳中有进。2016年12月末,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1330.6亿元、增长15.1%,贷款余额6896.58亿元、增长13.4%,存贷款增量分列全省第三、第四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96.57亿元,较年初增加220.79亿元。2016年成为全国第5个存款超万亿的地级市;在全省69个县域地区金融生态建设综合考评前10名中,我市占据3席,全市继续保持金融优秀生态县全覆盖。今年一季度,我市存贷款再创新高,存贷款增量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位。最近国务院通报2016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我市因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企业债券发行、金融创新和风险防范等工作成效明显,受到了表扬鼓励。具体来说,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统筹谋划。围绕我市“十三五”发展定位,编印《南通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市“十三五”金融业发展环境、目标定位和6大领域24个方面的任务举措,为我市“十三五”期间金融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方向和路径支撑。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从支持陆海统筹发展、盘活存量资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着力,起草《江苏省南通市率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创新试点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创新试点。为有序有效推进各领域去杠杆,增强抗风险能力,及时出台我市《南通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杠杆实施方案》,着力营造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金融财政环境。

     (二)围绕支持制造业加快推进“十条措施”。2016年底,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时出台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十条措施并已初显成效。省内首家转贷服务公司在我市成功注册;应收账款融资金额稳居全省前列;银税合作、无本还贷、预授信等创新举措逐步推进;债权人委员会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独立编制的金融审判庭(清算与破产审判庭)成功设立;对金服中心入驻金融机构服务实体企业的考评机制更趋完备,金服中心自开园以来累计接待来访企业404家,合作园区5个,成功为22家企业融资9374万元。

     (三)围绕降低实体企业杠杆力推直接融资。针对我市部分企业对直接融资相对生疏等状况,将加强培训发动摆在十分重要位置,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和掌握直接融资的政策和发展动向。2016年,全市新增上市公司5家,创近6年来新高,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33家,上市公司和挂牌企业成为全市直接融资主要力量,累计融资达到271.57亿元,累计拨付到位上市公司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奖励资金达1490万元。抢抓债市融资新政机遇,通过政策引导和宣传培训,让更多的企业和政府平台了解债市融资新政,在严控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发行主体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债券品种。放大“南通创业融资服务平台”作用,打造“江海创投行”路演品牌,成功举办10场路演对接活动,成功融资4300万元。

     (四)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科学引导间接融资。针对制造业间接融资下降这一趋势,我市通过目标考核、季度点评、月度通报、与财政存款分配挂钩等行政手段,千方百计扭转制造业贷款下降局面。印发《南通市金融创新奖评审办法》,突破原来只考核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做法,将全市各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纳入考核评审体系,重点突出各类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考核,引导金融资源向制造业、小微企业倾斜;每个季度组织召开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推进会,分别由各监管部门点评季度工作,市财政根据金融办考核结果通报财政存款分配情况,先进地区作经验介绍、落后单位作表态发言。同时,将每月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各地政府部门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工作实效汇总排序,在全市发文通报,形成你追我赶,争先进位的工作氛围。

     (五)围绕缓解融资难题积极推动降本增效。出台《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融资成本的指导意见》,缓解实体企业融资贵问题。2016年底,全市银行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2%,同比下降39.4个基点,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40亿元。积极鼓励企业上市挂牌并进行直接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等,与同期银行基准利率相比,去年我市企业通过直接融资减少融资成本近10亿元。通过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建立转贷基金;市区不动产登记全面提速,费用减免;商业银行抵押贷款二手房评估实现零收费。成功整合建立“南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努力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融资服务。

     (六)围绕强化要素保障加大金融人才供给。通过建立“三个层级”的金融智库,积极引导金融专家有序参与政府金融工作,切实提升了金融工作的专业化、法制化水平。通过多轮次对接,初步组建了17人的高校金融智库。充分调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及相关单位的积极性,组建了涵盖各类金融机构以及与金融有关的机关事业单位81名精英骨干的专家库。首次将金融人才纳入“226”高层次人才评选范围,公开公平选拔出16名“226”后备金融人才,其中,6名金融人才正式入选。多层级金融“智库”建立以来,充分发挥了金融人才对南通市金融创新发展的推动和参谋作用。

     (七)围绕优化金融生态努力防范化解风险。围绕“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目标,以“政府引导协调、银行做好服务、企业加强管理”为原则,密切关注风险动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016年市级层面为南通一建、东大商贸集团等8家企业协调了资金链风险,涉及资金约32亿元。全面推进机制建设、案件处置、宣传教育、风险防范、维护稳定等工作,特别是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为抓手,公安、银监、金融办等部门联手,大力度组织清理整顿,及时化解了一批存量风险隐患,非法集资滋生土壤得到有效压缩,相关做法得到了国务院通报表扬。

       应该说,我市去年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关问题仍需引起重视:一是制造业信贷投放亟待加强。今年以来制造业贷款连续三个月环比保持正增长,但制造业贷款占比依旧呈现持续下降态势,制造业贷款复苏基础仍不够牢靠。二是重点行业风险需持续关注。建筑业风险持续暴露,个别建筑企业贷款出现违约行为,易引发行业波动。船舶海工企业“交船难”问题较为突出,银行授信风险有所加大。三是企业上市后劲不足。虽然我市上市企业数已达到32家(全省第四),但后劲不足,目前在会企业只有5家,与苏南差距很大(无锡24家、苏州22家、常州20家、南京18家)。四是银企互信度亟待提高。一方面企业逃废债现象抬头,部分企业通过转移资产、脱壳经营、拒不履行担保责任等方式逃废银行债务;另一方面,少数银行为维护信贷资产安全,在存量贷款周转中通过虚假承诺诱骗企业还贷后不再续贷,导致银企关系进一步紧张。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总体来看,国内金融系统“脱实向虚”趋势仍未根本扭转,金融宏观环境不断有新变化、新动向,金融监管的要求越来越严,推动金融流向实体经济的方向没有改变、力度越来越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创新试点为突破口,以落实“金融支持制造业十项措施”为主抓手,紧扣全年目标统筹推进金融发展、改革、稳定各项工作,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

     (一)进一步推进金融创新工作。积极推动试点方案获批。目前,《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试点方案》已经由省政府报送至国务院,并由国务院批转至人民银行总行。接下来,我们将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汇报,力争方案尽早获批。努力开展创新试点举措。针对试点方案中其他地区已有成功经验的创新举措,认真细化方案,稳妥组织落实;对方案中部分具有南通特色、可操作性强的创新举措,积极深化研究,推动试点取得实效、形成改革红利。着力加强金融创新研究。主动服务好我市城市转型、交通转型以及产业转型,加快将征信平台建设、信保基金、投贷联动课题成果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举措;加紧研究打击逃废债等专项课题,力争找到解决方案。

     (二)进一步扩大有效融资需求。紧扣“3+3”重点产业扩需求。推动各银行充分对接“3+3”重点产业,落实差别化制造业信贷政策,一方面加大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项目的信贷支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制造装备升级、信息化提升、智能制造等项目做到应贷尽贷;另一方面加强对占领技术制高点、具有品牌影响力、掌握标准制定权的制造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创新开展商标、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业务。紧扣省、市级重大项目扩需求。指导各银行用好当前去产能和房地产调控释放出的信贷投放空间,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向上争取信贷额度,重点加大对31个省级重大项目和市级“双百”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投资需求的支持力度。紧扣“三港三城三基地”建设扩需求。围绕建设上海“北大门”和“三港三城三基地”的重大战略布局,指导各银行把握机遇、主动对接、靠前服务,充分挖掘有效需求。

    (三)进一步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全力助推挂牌上市。完善提升融入“保姆服务、精准服务、标准化服务”理念的入轨企业服务体系,力争2017年新增上市、挂牌企业超过20家。重点围绕“3+3”重点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全充实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库。推动上市企业融资。全力支持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股市再融资、银行专属产品等扩大发展;依托证券公司研究机构,形成支撑数据和问题剖析、对策建议等材料,努力强化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服务引导。积极开展债券融资。鼓励更多企业运用国家发改委、银行间交易商协会、证监会等多个债券融资渠道,开展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公司债、资产证券化、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债券类金融产品融资。

    (四)进一步加大对接上海力度。扩大金融合作。积极引导上海金融资源开展跨区金融业务,积极开展两地代收费、结算、资产托管等金融业务,努力开拓国际金融业务。积极争取上海及外资驻沪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机构来通设立业务总部、营运总部、研发中心等专营机构和功能性服务机构。加快建设金融对接平台。以南通基金产业园、港闸金融科技城、南通开发区“智慧之眼”等为重点,加快建设基金、保险、金融后台服务等金融、准金融和新兴金融机构集聚的特色园区,打造长三角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五)进一步完善融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转贷基金。针对目前各地转贷基金推进情况不平衡,管理机制不完善等情况,一方面,要求各地对转贷基金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力度,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扩大基金规模;另一方面,推动全市各银行积极配合、主动参与,尽快与全市9个转贷基金建立合作关系,齐心协力,共同帮助小微企业化解融资难题。进一步完善“一中心两平台”。严格执行相关评价办法,加强对入驻中小企业金服中心金融机构的日常考评,全力推动各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部门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加快整合优化“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平台”,优化后台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解决金融机构与融资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发挥债委会作用。积极扩大债委会组建范围,拓展组建外延,推动全市银行机构更好地稳定信贷、形成合力、维护债权,更好地支持制造业发展。

    (六)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强化供需对接服务。深入研究金服中心来访企业融资困难原因,认真梳理融资困难的症结所在,分类整理,及时回访,力争让每一个来金服中心的企业都有收获。加大金融政策宣讲工作力度,广泛动员各地金融办和全市各银行,积极参与、认真推进“送宝典、助融资”金融帮服万企行活动,合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强化金融市场监管。指导市人行、银监、物价等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履行监管服务职能,常态化开展银行收费专项检查,严格取缔不合理收费。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南通地方征信机构建设建议方案已形成,下一步将组织国投公司、市人行等相关部门尽快整合形成更加详实的组建和投资方案,力争该项工作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强化金融创新考核。按照南通市金融创新贡献奖评审办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日常指导和督促推进工作,充分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激励各金融机构紧扣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不断创新举措,真抓实干。

    (七)进一步强化金融风险防范。着力防范非法集资。组织开展好互联网金融风险和防范处置非法集资专项整治活动,加强案件侦办处置,坚决遏制金融领域案件高发频发势头;做好各类交易场所监管,推动交易场所规范发展;建立非法集资监测预警和防范体系,探索建立人民群众参与的预警防范机制,建立健全事中事后长效监管。有针对性地抓好市级层面的防非宣传教育,开展金融知识社区行活动,与“两报两台”等新闻媒体开展合作宣传,强化广大群众风险防范意识。努力化解银行信贷风险。继续完善《南通市企业信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推动相关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联系、形成合力,力争早发现、早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企业信贷突发事件特别是企业联保互保风险对区域经济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维护银行债权和企业稳定,保护债权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协调各方,努力推进银行不良资产及金融案件快速处置。认真研判其他金融风险。密切关注股市、债市、汇率变动,认真进行研判,形成风险预判和报警机制,切实减少各类金融风险对我市冲击,力争将可能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增长之源、发展之基,抓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将不断挖掘金融领域内生动力和发展潜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力助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好上又好、能快则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