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规划与推进工作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1-18  字体:[ ]

——2017年12月25日在南通市第十五届

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

市科技局    李吉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报告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推进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江苏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规划》研究编制情况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国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和农村现代化方针政策的重要承载平台,由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委共同组织实施的一项事关国计民生和国家长远发展的战略性举措。我市于2013年初启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科技局牵头开展了大量相关工作。

     (一)强化前期论证。制订了规划研究初步方案,明确了组织领导、任务分工和推进计划,全面推进规划研究。经过两年多广泛深入的组织与发动,2015年2月我市正式获批开展“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工作,按照有关建设要求,我们以南通“十二五规划”以及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为基础依据,立足南通市自然资源条件、主导产业发展现状、根据自身资源特点和比较优势,对园区发展的现状进行了重点分析,为《规划》编制做了大量的前期基础工作。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在不同范围进行了多次论证修改并完善。在如皋召开规划论证会议,由科技局、规划、国土、农委、环保等单位的11位专家对规划进行论证。根据专家组意见,对《园区》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规划》送审稿。

     (二)深化规划研究。一是全面分析园区发展环境。规划编研中,我们从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态势入手,结合南通自身资源特点,深入分析相关产业结构及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力求通过园区创建带动提高区域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二是科学研究园区发展战略。依据南通市区位、交通优势及自然、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优势,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突出、功能鲜明、互补互惠的空间布局。《规划》中综合考虑自然资源条件、产业基础以及发展潜力等因素,充分考虑了南通市的区域特色和实际情况。三是科学布局园区发展思路。《规划》针对南通市的产业特点,结合区域特色,总体上形成“核心区、示范区(模式示范园、产业示范园)、辐射区”构成的“三区联动”发展格局,优化配置资源,强化企业间相互协作有序竞争的资源性优势,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方向。

     (三)科学制定目标。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理念,以生态农业建设为核心,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为根本,以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现代农业科技为依托,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品牌化、国际化和现代化为目标,立足于南通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开发和主导产业发展的需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以实现阶段创新向持续创新、局部创新向系统创新、单项创新向集成创新的转变为目标。到2017年,将建成年亿株苗(球)生产能力的组培中心2个以上,新增3-5个花木盆景类的产学研合作;引进1个花木盆景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培育若干个50亩以上连片花木盆景提档基地和种子种苗组培中心;协助3个以上园林企业资质成功申报或升级;力争推出3- 5个花木新品种。力争3年内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50项、形成专利20-25项,制定各类标准8-10项。在产业发展方面,以强化规划引领,优化产业发展体系为目标。在生产布局上发展以顾庄生态园为中心的花木盆景主产区,以苗木为主轴,到2017年苗木基地面积发展到27万亩,总产值达120亿元以上,以花卉和盆景为两翼,到2017年花卉基地发展到2万亩,总产值达20亿元,盆景基地发展到1万亩,总产值达10亿元。加快建设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引导花木大世界、江苏美树城、华夏花卉等花木市场错位发展、整体联动,形成三大市场并驾齐驱的良好局面。在带动区域农村发展方面,以建立更广泛的产业关系为目标。到2017年,花木盆景产业带动就业农民数达20000人,户均增收10000元。海水养殖产业将直接带动养殖户500户,发展生态养殖面积3万亩,直接带动养殖企业7~8家,发展工厂化养殖面积30万平方米,渔民年人均收入增长15%。间接带动养殖户1000户,发展生态养殖面积5万亩,间接带动养殖企业6-7家左右,工厂化养殖面积20万平方米,渔民年人均收入增长12%,最终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促进种植区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四)抓好实施保障。从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制度保障、技术保障、服务保障、人才保障等几个方面入手,成立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建立了财政投入倾斜机制、土地流转推动机制、加强市场体系建设、金融保险支持机制、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发展机制、技术创新支撑机制、加强人才引进和培训,确保园区建设推进工作有序进行。

      二、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情况

      根据科技部对园区建设的要求,结合全市园区总体发展需求,编制了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建设任务、规划和实施意见。市政府成立了园区创建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园区建设工作。核心区、示范区所在地政府对应设立相应机构。

      为加快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园区各项工作深入落实,提高工作实效,实现目标任务,奠定园区高质量通过国家验收的坚实工作基础,于2016年11月召开“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推进会”,研究落实园区分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并由县(市)区政府向市政府签订(或递交)《目标责任书》。南通市科技局还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考察学习活动,全面深入地学习先进园区的创建历程和建设经验,进一步拓宽了工作视野。

      到目前为止,在产业目标方面:实现园区总产值82.8亿元,新增园区投融资总额9.58亿元,农产品加工增加值实现12.4亿元,园区企业R&D总投入达1.52亿元,培育亿元科技型龙头企业13家。在科技项目与人才目标方面:建设研发中心3家,建设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建院士工作站1家,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4个,新增授权发明专利9件,研发引进技术成果27个,引进并推广新品种49个以上、新技术27以上,建设组培实验室1个。在创新与创业载体目标方面:培育农业科技型经济合作组织18个,带动大学生及农民就业创业5240名。在科技服务平台目标方面:引进市级以上科技特派员 34人,培训农民8.13万人次以上。建设农业科技成果展示中心7个,农村科技服务超市4个。从园区运行情况看,到今年为止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三、下一阶段工作打算

       南通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已进入全面提升的关键阶段,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紧紧围绕“科技为本、示范为基、创新为魂”的工作主线,加快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紧紧围绕实施方案,加快项目推进,强化招商引资,坚持“政府推动、统一规划、市场运作、项目支持、示范引导、多元投资、共同建园”的组织机制,形成了“园区育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兴产业”的良好运行机制。

     (二)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争取市、县(区)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专款专用加强园区建设。加强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扶持,并积极争取省以上项目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及涉农相关产业,给涉农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等相关金融服务;强化农村合作组织“统贷统还”金融服务机制,实现投入的多元化。

     (三)强化科技支撑能力。高度重视科技资源集聚和创新平台建设,增强园区创新承载能力。着力将园区打造成为农业新技术的引进开发基地、示范推广基地,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科技人才与新型农民的培训基地,科技信息的传播基地,现代高科技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和出口基地。深化与全国知名院校、科技机构在涉农领域的广泛合作,共建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成果转化基地,加大交流与合作。

     (四)推进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努力推进龙头企业、“星创天地”建设,打造一批开放式、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涉农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吸引更多创新资源、科技人才落户园区。围绕园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深入开展科技创新创业行动,影响带动大批农户,加快将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在园区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

     (五)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借鉴优秀农业科技园区成功的组织管理经验,加快建立园区管理委员会组织构架,健全常态化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加快解决园区机构编制不到位问题,尽早建立一支专职园区管理队伍。同时组建园区投资管理机制,打造高效的招商引资平台,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发挥企业竞争优势,增强园区科技创新和引领示范功能。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