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南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0-07-22  字体:[ ]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20年1月)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出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根本路径。市人大常委会将《关于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南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议案》交由市政府办理,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研究、认真落实,有力推动了我市长江经济带更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市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专门成立了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有关秘书长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长江办,牵头负责议案办理的日常工作。市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工作小组,组建工作班子,落实任务分工,共同推进议案办理的顺利开展。

(二)细化分解,落实责任。根据议案办理的总体要求,及时召开议案办理协调会,制定了《市第十五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代表〈关于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南通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议案〉答复办理的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了沿江城镇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沿江化工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长江岸线保护、长江两岸绿化造林行动、综合交通体系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城乡统筹发展等39项重点任务,落实到市发改、科技、工信、公安、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交通、水利、农业农村、商务等28个部门和单位。同时,对议案办理的各阶段工作进行了分解,明确了具体办理时限,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落地见效。

(三)加强协调,跟踪督办。针对议案办理,充分发挥市长江办总牵头协调作用,统筹推进重点工作,总结提炼亮点经验,精准施策难点问题,并扎总推进、定期调度议案办理情况;市政府办定期对办理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协调解决议案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议案办理工作顺利进行。6月下旬,市人大组织市有关部门赴如皋长江镇实地调研议案办理进展,现场查看了如皋沪江废油土壤污染修复、入江排污口迁建、化工园区废气扰民等问题整改情况,听取如皋市政府关于议案落实情况汇报。7月下旬,市人大组织开展“五级人大代表长江行”活动,代表们实地查看了我市长江岸线整治与生态修复情况,一致认可我市长江大保护成绩。

(四)结合实际,深入落实。高标准承办了省长江大保护(南通)现场推进会,全力争取国家长江办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现场会在南通召开。通过筹备国家级、省级重要会议,进一步加快推动了沿江一系列重点难点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解决,市区沿江面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让老百姓实实在在感受到议案办理的成效。

二、工作成效

全市上下以议案办理为契机,全面增强“四个意识”,深入践行“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确把握“五个关系”,切实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积极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参与“共抓大保护”的良好氛围,推动我市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1. 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迅速整改。2019年,我市以一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为抓手,加速推动沿江生态环境改善提升。国家警示片问题加速整改。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一事一档、挂牌督办、销号管理等工作机制,倒排节点,有力有序推进突出问题整改。目前,2018年国家警示片披露的4项个性问题全部完成整改并销号,省级台账的7项问题以及省警示片披露的“1+1”项问题中,8项个性问题全部完成整改,1项共性问题正在按序时推进。2019年国家警示片披露的1项问题已迅速交办整改,确保2020年上半年完成销号。审计反馈问题有序推进。建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反馈问题市级整改销号制度,按月跟踪推进审计问题整改情况,对于整改进展滞后的问题,及时提醒督办。目前,审计反馈的30项问题中,已有21项问题自评价完成整改,其中17项完成市级销号。

2. 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明显。空气质量持续领先。制定实施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坚持“治企、管车、控煤、降尘、禁烧、联防”12字方针,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整治、企业VOCs治理、黄标车淘汰、秸秆禁烧等工作,所有燃煤电厂、热电企业锅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19年以来,在市区推行全密闭智能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建设智慧渣土管控系统平台,有效遏制扬尘污染。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全省领先,我市PM2.5年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优良天数比例80.8%,全省最高。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印发《南通市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方案》,按照“查、测、溯、治”要求,全面摸排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排污口底数。31个省考以上断面优Ⅲ比例达到74.2%,比去年同期提高19.4%。省考以上断面和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V类。县级以上在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3条省考黑臭河道整治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截止2019年底,市区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土壤环境安全有效保障。继续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全部1816个地块信息采集、风险筛查和空间信息整合。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完成20个地块调查工作。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加快主城区环境质量改善,完成原南通二印地块修复,启动原精华制药地块、万达锅炉(北)地块土壤修复工作。

3. 沿江岸线保护深入推进。五山及沿江地区生态成片修复。开展了五山地区绿化、水系、标识标牌、旅游设施等精细化提升工作,将五山及沿江地区打造为南通生态最美区域和城市“绿肺”。对市区长江路高架以南2.8平方公里滨江片区开展集中整治,以“绿化透景”替代“围墙遮丑”,彻底解决了长江沿线拆迁闲置地块“藏污纳垢”的问题。在集装箱公司搬迁的基础上,狼山港务、江海港务全面实施拆除退出,困扰南通多年的老港区脏乱差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加快清理。我市93个被列入长江干流岸线利用清理整治范围的项目中,目前已完成整改80项,其中,10个拆除取缔项目、22个位于生态敏感区的项目均已完成整改,61个不符合涉河建设方案许可办理规定的项目已有48个完成整改;启动长江南通段岸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专项整治全面推进。加强沿江53座非法码头整治取缔后的日常监管,确保已拆除非法码头不再死灰复燃。10月下旬,我市非法码头整治通过省政府销号验收组的现场核查,在沿江八市率先达到销号验收标准。全面启动长江南通段首次水域突出治安问题综合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倾废。全市2923个沿江疑似入江排口逐一现场排查,排查结果已报生态环境部最终审核。沿江码头布局规划编制深入开展。沿江生态林建设超额完成。出台《长江两岸(南通段)造林绿化规划设计导则》,细化造林绿化实施范围、建设标准、树种选择和技术要求等。实施大规模增绿、高品质植绿、抢救性复绿,全年完成沿江生态林建设6626亩,达到省下达任务数的2.6倍。举办了“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进一步擦亮国家森林城市品牌,形成林、城、人和谐相融的发展格局。

4. 污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加快建设。新建配套污水管网295公里,启动了35座乡镇污水厂改造,其中24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基本完成。建成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4座飞灰填埋处置场、4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厂、2座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理厂、9座县区级可回收物分拣中心、4座绿化垃圾处理终端、9座乡镇有机易腐垃圾处理终端,全市垃圾分类管理及收运处置体系不断完善。化工污染治理深入推进。在全省率先印发实施南通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实施方案。成立6个化工生产企业、1个危化品仓储企业问题排查组,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全面体检、对标评价、依规审查,梳理确认安全、环保、产业等方面的存在问题和事故隐患6229项,形成企业诊断书和整治提升方案,“一企一策”实施整治提升。全年59家化工企业停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全面开展。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示范推广高效新型肥料等措施,完成省化肥减量增效任务。强化植物疫情监测预警,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2019年实现农药使用零增长。加大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力度,累计清理4种类型的养殖场(户)超6800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船舶污染联单处置有效实施。全面运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单制度,内河启动多功能接收船、集中上岸点建设。新建2艘多功能船舶污染物接收船、5个集中上岸点。推进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多部门对港口企业、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情况的实时监管。

(二)立体交通走廊加速构建

1. 过江通道和高速路网建设进展迅速。海启高速、锡通高速北接线建成通车,全年新增高速公路建成里程152.4公里,占全省的93.5%。平海公路快速化改造主线工程基本贯通。宁通高速扩容工程前期工作省内最快,目前工可已通过交通运输部行业审查,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正在同步开展,即将召开建设动员大会。绕城高速工可通过省发改委和省交通厅联合审查,国土规划空间报告和拆迁调查初步方案已完成编制。苏通二通道正在进行线位方案研究和桥隧方案比选,并抓紧推进工可相关专题研究。张皋通道开展了桥隧方案比选,确定双向八车道桥梁方案。通海港区码头二期岸线工可已形成送审稿,涉河建设方案等相关专题正在抓紧推进,常熟锚地调整工作正在积极协调。

2. 空铁枢纽前期工作取得显著进展。新机场前期工作得到各方支持。积极争取民航局、军委联参以及沪苏交通主管部门的支持,凝聚各方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与上海方面就新机场功能定位和建设规模达成共识,签订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及生态环境共建共享合作协议》。在北京召开了南通新机场场址技术论证会,参会各方一致支持南通新机场规划建设。铁路网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北沿江高铁工可报告通过国家铁路集团组织的行业审查,明确南通段同步开工并增设海门北站、增加站房面积,工可报告即将报国家发改委组织评估及审批。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3. 通州湾新出海口加快打造。通州湾新出海口建设前期工作开展了大量基础测量、方案研究,配套完成海域使用论证、海洋环评、数模、物模等多项专题研究。小庙洪5万吨级航道和一港池起步码头工程工可报告、海域论证、海洋环评、安全预评价等专题报告已完成,通航安全评估通过省海事局专家评审。网仓洪10万吨级航道工可及相关专题研究、补充勘察工作已基本完成,数模、物模等补充研究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二港池起步码头完成方案研究。网仓洪20万吨级航道规划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并纳入南通港总体规划修编。冷家沙30万吨级航道、码头、陆域工程建设方案已形成初稿,地质勘察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

(三)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现

1. 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全力破局“化工围江”。主动在化工产业布局上做减法,如皋、海门、启东沿江化工园区缩减规划面积7.66平方公里;取消海门灵甸、启东滨江化工定位。坚决关闭长江干流1公里范围内化工园区外、“散乱危污小”、位于生态敏感区等化工企业。全速推进化工入园。完善沿江化工园区污水处理装置、配套管网、危废处置设施和安全环保监管平台建设,提升“智慧园区”建设水平。支持园区内重点骨干企业,在环境容量许可前提下实施改造提升、兼并重组;对园区外产业关联度高、安全环保达标的化工企业,有序推动搬迁入园、整合产能。

2. 产业集聚显著提升。“3+3+N”先进制造业集群稳步增长。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推动南通产业嵌入上海等地产业链环节。全年“3+3”重点产业规上企业达2640家,完成产值同比增长3.4%,占规上工业比重的56.9%。转型升级补助向“3+3+N”重点产业倾斜,2019年度第一批市区专项补助资金超2.2亿元。“5215”大企业培育取得突破。编制“5215”工业大企业培育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培育目标和具体举措,拨付兑现首批“5215”培育专项政策项目资金5660万元,新增百亿级企业1家(中国天楹),中天科技集团突破600亿规模。重特大项目建设推进有力。建立重特大项目全流程管理工作机制。中天精品钢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招商局豪华游轮工可报告已重新提交省交通厅审核;金光纸业项目临时设施已完工。全年在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成投资超13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影响增强。成功举办2019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展,华为、腾讯、上海电气、浪潮等70多家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全面展示了南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基础、人才支撑、主要载体、重点方向,集中发布国内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最新发展成果。

3. 科技创新驱动强劲。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有效推进。建成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电子信息(光电线缆)行业服务节点。中天科技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家工信部试点示范。中天科技、江苏联发、罗莱生活等3家企业入围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江苏思源赫兹、南通中远川崎被评为工信部2019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全年新增星级上云企业189家,市上云企业数量累计超过6000家。企业发展质态不断提升。开展服务企业百日行高企培育行动,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00家左右,总数超1700家。神马电力、海星电子、江苏鹏飞集团入选省科技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库,成功上市。江苏联发获批全省首批省级院士企业研究院。招商局重工、天楹环保、通富微电获批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新增数全省排名第一。全年新增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总数达380家。中央创新区建设全面提速。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确保2020年6月底前完工。科创中心一期19栋建筑已全部封顶。北京大学长三角光电科学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京东电子商务等高科技企业相继签约,累计招引项目80余个,引入人才超万名。重点人才工程再攀高峰。全年新增省“双创”团队7个,列全省第一;新增引进省“双创”人才77名,连续4年列全省第二,列全省第三。全市“双创计划”入选项目共获省级财政资助超1亿元。

4. 绿色发展主题鲜明。坚决淘汰低端低效产能。组织开展低端低效产能摸排工作,全年引导退出化纤行业低端低效产能1400吨,纺织行业低端低效产能420万米。梳理2016年以来承担省级化解过剩产能和退出低端低效产能任务的企业清单,为全面掌握核减产能任务完成情况和下阶段引导退出低端低效产能提供数据支撑。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积极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组织企业申报工信部绿色制造体系。我市中天科技等6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工厂名单,鑫缘茧丝绸生产的蚕丝被入选绿色设计产品名单,入选企业数居全省第三。

(四)城乡规划统筹逐步完善

国土空间规划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加快落实,组织开展了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试点,在自然资源部试点城市中,率先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报告编制并上报。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工作,明确了牵头设计单位以及技术路线。“城市双修”试点完美收官。全面推进《南通市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各试点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实施计划进行更新修订,明确综合片区示范项目,并通过定期考核机制动态跟踪项目进展,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推进。6月下旬成功通过国家专家组审查,项目完美收官。五山控规获批实施。编制完成《五山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获市政府批复,进一步引导推动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利用、协调好五山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生态红线强化约束。以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区域为重点,开展了红线勘界定标工作。对市生态红线区域进行优化调整,持续做好省级生态红线的相关校核工作。开展了市域生态红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调查评估。

(五)督查考核顶真碰硬

长江大保护工作纳入“四个全面”考核,审计问题整改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日常推进和年度考核体系。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召开污染防治攻坚战点评会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会,对长江大保护工作详细部署。针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现场督查推进。6月下旬,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交办长江大保护近期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进一步细化长江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要求,市委办、市纪委(监委)分别组织了现场督查,对推进较慢的地区进行了通报。市长江办出台2019年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要点,并按季度对各地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市攻坚办、长江办等10个牵头督察部门组成4个督查小组对审计交办的30项问题进行了现场督查。市生态环境局、市发改委、市水利局开展了《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中期评估,对指标、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作了深入分析,查找不足、分析原因,并针对性提出对策举措,进一步明确工作、压实责任。

一年来,全市上下以议案办理为抓手,围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我市长江大保护工作受到国家、省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相关经验以国家长江办《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专报》形式呈报韩正副总理、刘鹤副总理等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并向沿江11省市推广。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认识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们将保持久久为功的战略定力,在下阶段工作中,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统一,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责任落实、细化举措,加强源头管控、长效管理,更大力度开展污染治理和问题整改,更大力度推动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更大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更大力度完善综合交通枢纽打造,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