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区县人大

共襄擘画新蓝图盛事——通州区人大代表建言“十四五”规划情况综述

来源:通州人大  发布时间: 2020-11-17  字体:[ ]

“十三五”即将收官,“十四五”又将扬帆起航。“十四五”时期,是全区由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区人大代表积极响应区人大号召,发挥“植根于民”优势,共襄擘画新蓝图盛事,他们通过开展座谈、实地考察、走访交流等方式,研究分析思考,提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意见建议79条,建议内容覆盖经济发展、民生保障、城市管理、生态建设等多个领域,为我区“十四五”规划高质量编制,展现代表作为,贡献人大力量。

精心组织,为“十四五”规划献计活动全面展开

在省、市人大就组织人大代表为“十四五”规划编制献良策活动作出部署后,区人大常委会按照上级人大和区委的要求,立即在人大系统内进行动员,广泛发动全区五级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全面启动“我为‘十四五’规划献良策活动”。

动员部署,营造氛围。8月初,区人大常委会召开会议,就我区人大为编制“十四五”规划献良策活动作专题部署,会议要求精心组织,动员五级人大代表和街道选民代表投入到献良策活动中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斌在会上强调,要从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言献策活动的重要意义,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坚持开门问计,吸收群众智慧,为编制“十四五”规划提供参考。随后,区人大常委会向全区五级人大代表发出《我为“十四五”规划献良策》的倡议,要求机关和镇街人大以及五级人大代表(选民代表)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参加献良策活动,提出有针对性、前瞻性、可行性的意见建议。各镇街人大积极响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向同级党委进行专题汇报,及时动员部署,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活动的实施方案,组织人大代表接待联系选民,进行走访调研,全区上下为“十四五”规划献良策活动迅即开展,氛围浓烈。

依托“家”“站”,问计于民。点子在基层,智慧在民间。代表建议征询过程中,较好地发挥了近几年新建的覆盖全区各镇、街道和村(社区)的58个“代表之家”、190个“代表联络站”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独特作用。各镇街人大组织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开展接待选民活动时,重点围绕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民生事业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群众交流,面对面听取群众所思所想所盼。8月份,正值区人大组织全区人大代表开展“更好地发挥代表作用”主题活动,代表们按照主题活动要求,把征询意见与代表监督视察、征集2021年度区政府民生实事项目的候选项目等内容结合起来,广大群众以极大的热情积极参与,主动提出自己的诉求和期盼,使“十四五”规划征询意见活动更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座谈交流,集思广益。9月11日,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区发改委汇报了我区“十四五”规划编制进展情况。区民政局、教体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汇报了各领域“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会上,人大代表们现场出点子、提建议,代表们指出,编制“十四五”规划要在“高、新、精”上下功夫,立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大环境,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品质建设。代表们建议,规划要有新意和新内容,除了经济社会发展等常规项目,也要把体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纳入其中,能够反映更多的通州元素和群众需求;代表们热切盼望,有关部门能编制出既能反映时代特征、符合通州特点,又能让广大人民群众满意的 “十四五”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通州高质量发展。

畅想未来五年,代表们关注点在哪些?

面向“十四五”看通州,作为南通市东部新城,国家重大战略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战略机遇的叠加,未来五年的通州发展建设让人期许。献计献策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来,通过对收集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分类、汇总,代表们的关注点清晰可见。

>>关注发展

产业发展方面。张莉、薛广铭等代表:迈向“十四五”,积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研究的重点,就是要紧扣新旧动能转换、爬坡过坎转型的重大关口,围绕全球新一轮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调整和重塑,抓住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这一重要窗口期,及时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抢占全球产业发展制高点。

制造业方面。蔡卫中代表:未来五年要强化制造发展思维,充分发挥通州公用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强产业链,贯通上下游,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在水电新能源、汽车及精密制造、高端家纺及冷链装备等领域前拓后展,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通州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产业制造强区。

外贸发展方面。顾东亮代表:作为一名来自通州区以外贸为主的纺织服装企业的人大代表,建议“十四五”期间一是建立本地区境外电商展会平台,帮助本地区企业零成本参加国际展会。二是帮助本地区外贸服装企业转型内销市场,整合本地区商业渠道资源。三是为规模以上品牌实体店铺大数据运用提供帮助。

>>关注民生

教育事业方面。徐 建、盛玲芝等代表:“十四五”期间要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通过职称评定优先、增加待遇等方式激励更多的优秀老师到乡镇学校任教;调整学校招生区域,整合教育资源,增加乡镇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以镇为单位设立学校(含初中、小学),并设立若干分校,安排优秀教师在主校区和分校区上课,避免孩子多跑路。

医疗建设方面。季文华、刘捷飞等代表:“十四五”期间,区政府要全面启动医共体建设,实施村镇一体化管理,强化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升基层医疗信息化水平。增加支援农村专项资金和民政部扶贫专款中列支部分用于卫生扶贫项目,特别是提高对乙肝、尿毒症、白血病等大病的报销比例。

养老服务方面。石裕超代表: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十四五”期间要把全区村居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加以推进。政府要统筹制订规定,出台扶持政策,加大区镇财政投入力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展居家养老社会服务。

>>关注生态

河道整治方面。陈凯、陆玲丹等代表:运河是通州境内重要的河流,建议区政府在制订“十四五”规划时,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将境内九圩港等重点运河建设保护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继续加大力度关停运河沿线手续不全的散乱污企业;严守运河控制红线,停批正在申办的不符合规定的项目。通过几年的努力,使通州的水更清,天更蓝。

生态保护方面。薛金华、李太等代表:严格常态化执法监管,奖罚分明,治标与治本并举,遏制地方发展环境污染型和生态破坏型经济。通过生态保护补偿、生态损害赔偿、绿色农业发展、绿色工业发展等措施建立健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维护区域公平发展的权益,调动各方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积极性。

绿色发展方面。陆丽代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垃圾治理推行垃圾就地分类和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污水治理通过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覆盖延伸或推广低成本易维护高效率的污水处理技术;卫生厕所建设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容量因地制宜地普及不同水平的卫生厕所。

>>关注城市建设

城市发展方面。易杰祥代表:“十四五”确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发展空间,要建设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加大投入,促进环境持续改善,完善公共设施建设体系,加快城市智能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进程,打造美丽宜居的南通东部新城;结合园区产业布局,出台相关奖励措施,引导建筑业产业升级,

城市泄水方面。黄子南、徐宏芳代表:建议“十四五”期间提高城市建设标准。修订参数,提高建设标准。在排水规划中将对城市不同区域重现期做出原则要求,在城市排水管道设计时,应根据城市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建设标准;提高养护标准和养护水平,增加养护投入;明确部门管理职责,加强部门沟通协调。

老小区改造方面。朱汉云代表:“十四五”期间,期盼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室外电梯安装。住在老旧小区的一般都是老年人,上下楼梯非常不方便。老小区安全问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建议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采取果断措施杜绝高空坠落等事故的发生,以减少流血事件发生。

>>关注乡村振兴

农业发展方面。蒋汉荣、葛建华代表:推进农业内部交叉融合。以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农渔结合、农林牧渔融合、循环发展为导向,加快推进农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交叉型融合。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融合。突出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功能拓展融合。深入挖掘、开发建设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示范工程。

文明建设方面。徐陈冰代表:加大力度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注重统筹规划,整合农村土地资源,优化城乡环境建设;在强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切实抓好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同时与经济水平发展的同步,改变农村居民生活习惯,提高自身的素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粮食生产方面。邱军、陆金菊代表:“十四五”期间要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粮食产地。要加大扶持力度,使高标准农田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高粮食品质与产量,打出品牌,提升农业水平,提高农民收入。

>>其他方面

科技和人才方面。代表们建议“十四五”要突出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力度,注重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和配套政策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助推全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从“跟跑”向“并跑”直至“领跑”转变,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融合,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信息化建设和运用方面。代表们建议“十四五”期间,我区要抓住新机遇,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统筹协调,同时在民生、教育、经济等多领域全方位使用好5G“武器”,为群众和企业带去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发展。

突发事件应急体系方面。代表们建议“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强化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防灾减灾规划,让防灾减灾成为国人的必修课,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此外,代表们还就在机场、高铁、轨道交通等大交通上设立“通州站”、加强养犬管理、加强食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调控好物价房价、降低群众生活成本、老年人跨越“数字代沟”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建议融入“十四五”,相关工作还需持续跟进

“十四五”规划意见建议提出和汇总工作已告一段落,但并不意味着“献良策”活动结束,如何使代表建议转化为各相关规划具体内容,使规划更贴近代表意见和民众心声,还有不少后续工作需要进一步努力。

做好转交对接。一个多月来,五级人大代表热情参与、共同发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一步要本着对代表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全力以赴谋划、对接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一是专报对接。通过区人大内刊有重点刊发代表建议,下发各部门研究参考。二是会议对接。区人大组织召开对接会议,邀请规划编制部门和部分提建议代表参会,通过“一对一”形式,将建议转交到各编制部门;三是对口对接。将建议分类到相关工委,对口转交相关部门和单位。总之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对接工作,让代表建议真正“落地开花,结出硕果”。

做好跟踪督促。编制“十四五”规划是一件科学而又严肃的工作,区人大要参与全过程监督,积极主动对接和介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监督重点在“十四五”规划涉及到的政策性、法律性、基础性等内容。组织人大代表和人大机关相关工委积极跟进规划编制进展,参与各个环节调研座谈论证等工作,进一步拓展民意征求渠道,及早沟通衔接,形成一致意见。在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区人大要专门听取规划编制单位的情况介绍,组织代表提出合理化建议意见,帮助规划修改完善,力争使规划更趋科学合理。

做好舆论宣传。“十四五”规划编制涉及到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让群众知晓并加以引导,需要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人大代表要发挥自己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以自己的特殊身份继续当好宣传员,通过代表宣传,让群众知晓规划编制目的、意义及工作进程,把谋划规划的初心和思路传递到最基层、最广大的选民群众,为规划日后实施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人大系统所属的宣传平台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宣传“献良策”活动的背景和主题,挖掘助力“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涌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生动而有特质的宣传,以起到褒扬和激励作用。(吴宏芳、姜子国、王晓霞)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