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内容

第355号 关于立足南通能源资源禀赋,助力我市清洁能源产业梯度抬高的建议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4-04-19  字体:[ ]

能源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南通是经济发展大市,同时也是能源消费大市。面临2023年GDP再创新高的任务,因刚性需求,我市的能源供应形势将十分严峻。根据市工信局发布的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简析:2022年1-10月份,我市工业用电量完成31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4.2个百分点,列全省第7。如果全部使用绿色电力,那1-10月份,我市可节约标煤约2000万吨,同时也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32万吨。

南通市“十四五”全社会节能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全面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打造低碳发展先行示范区”。因此立足于南通能源资源禀赋,优化能源结构,对于我市全面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情况

(一)能源结构优化不足:近年来,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同比继续下降,清洁能源利用加大,能源结构逐步优化,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但是,目前南通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依然高达88%,与“碳中和”要求的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费1:9的比例相距甚远。

(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北口岸,东临黄海,南依长江,与苏州隔江相望,和上海灯火相邀。地质稳定、海床平缓、风能集中,适宜新能源尤其是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是江苏省“十四五”期间风电场发展的重点区域;;年平均气温15.9℃~16.6℃,全年出现7~13个高温日,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GB/T 37526-2019),也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

(三)新能源产业基础较强:得益于南通市政府各级部门对新能源产业的前期培育,我市在新能源产业方面基础较强,行业内的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自主研发能力强:专注于风电并承建多个863科技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风电场建设技术和经验的龙源风电;主营业务横跨智能、节能、新能源三个板块业务的行业龙头林洋能源;位于经济开发区从事锂电池生产、研发和销售的中天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启东市的从事二次化学电池研发、生产及销售的江苏海四达电源等。这些都为我市实现“碳高峰-碳中和”储备了夯实的产业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能源结构调整成本过大:南通市能耗水平在省内已处于领先地位,随着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对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提出更高要求。但南通处于能源供应链末端,土地资源宝贵,转用地指标不足,新能源开发成本高等因素影响,能源结构调整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资源的约束条件和环境保护的压力已成为制约南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能源开发限制较多:资源匮乏,对外依存度高,运输成本大,火电开发在长三角地区受到限制,而太阳能、陆域风电的设备利用小时数低、资源条件一般,水电新开发的资源也有限,核电开发建设周期长,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南通能源后期建设项目的发展。对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的南通来说,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特别是清洁能源供应的压力越来越大。

(三)风光储配置比例不均衡:伴随着双碳目标的大力推进,南通市各县区正陆续出台“整区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实施方案”,新能源装机增速预期依然将居高不下,发电量也将持续增长。但由于新能源的发电能力易受到时间、天气、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影响,导致电能生产过程存在随机性和波动性,无法给电网提供稳定、持续、安全的电能供应。因此当我市一味的追崇风力、光伏装机量数字的大幅攀升,忽视了一定比例储能系统的配置后,我市也即将面临弃风弃光严重与缺电的冲突和矛盾。

三、后续建议

(一)加快高耗企业淘汰:建议根据省市下达的能耗指标,指定南通市的企业能耗标准。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不搞一刀切的拉闸限电,不搞运动式减碳排。把企业的能耗指标与GDP贡献,税收贡献等指标挂钩,建立起合理精准的能耗指标体系。同时,建议精准排摸高耗企业。每年制订《南通市制造业高耗低效企业排摸指南》。各地依法依规对高耗企业进行严格检查,制定年度整治提升方案,实施分类整治,对标提升,达标销号,涉及安全、环保、质量、能源等违法违规且整改不达标的企业一律关停退出。

(二)加快清洁能源应用:建议推进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示范。根据前期调研数据显示,若以南通高新区作为光储结合开发试点,结合企事业单位、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发电布局策略,高新区(园区)等现有建(构)筑物中可利用的建筑屋顶安装比例达到80%以上,新建工业厂房屋顶安装比例达到 100%。预期将实现装机容量166MW,投入运行后,25年总发电量约3936.86GWh,年均发电量157.47GWh。25年全周期等于替代标准煤125.9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0.54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1.10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5.5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量100.66万吨。

(三)加快储能项目建设:建议加快储能项目建设,提高储能配置比例,以实现风光储多能互补。建议探索推进南通市分布式储能项目建设,鼓励各地开展分布式储能推广应用,实现每年新建园区(含小微企业园)分布式储能项目100个以上。同时,还建议推动社会资本开展用户侧储能项目建设,将分布式储能系统通过协调控制策略进行汇聚,为配电网提供有效支撑,逐步探索形成储能项目作为可调节负荷参与需求侧响应的机制。对于实际投运的分布式储能项目,按照实际放电量给予储能运营主体0.9元/千瓦时的补贴,鼓励各地加大对集中式储能项目的支持。

355_【主办】发改委10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355号建议的答复_00.jpg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