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工作

海安市城东镇人大主席张书伟:五载履职践初心 守正创新担使命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11-20  字体:[ ]

640 (1).png

【开栏语】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基层人大干部队伍建设,一批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同志走上了镇街人大主席(主任)岗位。他们工作思路清晰、工作举措扎实、工作成效明显,推动了基层人大工作展现了新的气象。即日起,本号推出镇街人大主席(主任)“说”栏目,分享镇街人大主席(主任)履行岗位职责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供广大基层人大工作者学习借鉴。


五载履职践初心 守正创新担使命

——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实践探索与履职体悟

海安市城东镇人大主席 张书伟

自2020 年下半年接过城东镇人大主席这一重任,五年时光匆匆而过。五年来,我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市委与区镇党委决策部署,在守正创新中探索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路径。成功申设江苏省人大常委会第二批基层立法联系点,建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在南通率先召开南通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人大代表联席会,创新实施代表履职积分法。回望五载履职路,每一步前行都饱含初心,每一项成效都凝聚合力,诸多感悟沉淀于心、萦绕于怀。

一、守正为基,在坚定方向中践行初心使命

基层人大工作千头万绪,唯有坚守根本、把准方向,才能行稳致远。这五年,我最深的体会是,“守正”是基层人大工作的根与魂,唯有筑牢政治之基、法治之基、民本之基,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锚定航向、笃定前行。

(一)守“绝对忠诚”之正,把牢政治方向。作为人大主席,我始终把对党忠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深刻认识到党的全面领导是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五年来,我带头组织辖区四级人大代表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论述,通过“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学习实践活动,以代表履职培训、微讲堂、知识竞赛等多元形式,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累计组织培训 35 次、参训代表 1805 人次,让每一位代表都把忠诚刻在心上、落在行上。严格执行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人大各项重要工作都及时向区镇党委请示汇报,始终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确保人大工作始终与党委同心同向、同频共振。

(二)守“依法履职”之正,筑牢法治根基。人大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依法办事。五年来,我始终秉持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理念,带领主席团精准行使监督、重大事项决定、选举等法定职权。在监督工作中,聚焦财政绩效、营商环境、重大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听取审议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等多种形式,让监督更有力度、更具实效;在重大事项决定上,明确讨论决定范围和程序,对事关改革发展稳定、民生保障的重大问题依法作出决议,并用刚性监督推动落地见效;在选举工作上,严格规范程序、完善宪法宣誓制度、强化任后监督,五年来依法补选海安市人大代表 3 名、城东镇人大代表 9 名,选举城东镇人大副主席 1 名、副镇长 5 名,为法治政府建设注入人大力量。

(三)守“人民至上”之正,践行初心使命。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五年来,我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牵头建好、用好、管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点,规范化建成履职中心、代表之家、微家、履职基地、联络站等各类履职平台 45 个,让代表有阵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以“人大代表活动日”为品牌载体,组织代表常态化开展走访接待选民活动,五年来累计接待选民 1559 人次,收集并办结意见建议 313 条。针对校园安全、安置小区管理、医疗保障等民生热点难点,我们健全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周期跟踪督办机制,推进 40 项票决民生实事落地见效,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群众期盼,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二、创新为要,在锐意进取中激发履职活力

基层人大工作既要守正,更要创新。面对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挑战、群众的新期待,唯有打破思维定势、创新工作方法,才能让人大工作焕发新活力、展现新作为。这五年,我始终带着“求变”的思维、“破局”的勇气,在监督方式、代表工作、民意汇集等方面大胆探索,让基层人大工作更具时代感、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一)创新监督模式,让监督更有“刚性”。传统监督方式有时存在“雨过地皮湿”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创新推行“闭环式”监督,建立“确定议题 — 调查研究 — 审议询问 — 跟踪督办 — 效果评价 — 结果公开”全链条流程,通过每月“盯进度”、季度“问成效”,确保监督一抓到底、见到实效。探索“嵌入式” 监督,组建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等 4 个专业代表小组,发挥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前哨”作用,累计开展视察 16 次、调研 9 次、询问 4 次,提出 15 条建设性意见,让监督更具专业性、针对性。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监督,推广江苏数字人大平台与“民情直通车”,公开代表履职“二维码”,实现代表“掌上履职”“即时履职”,各级人大代表在线履职、亮晒业绩超 600 人次,让监督更高效、更便捷。

(二)创新代表工作,让代表更有“干劲”。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激发代表履职活力是做好人大工作的关键。我们深化“代表联络站 +”模式,打造“联络站 + 特色产业”“联络站 + 矛盾纠纷调解”“联络站 + 基层立法联系点”等多功能履职基地,将代表微家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建立星湖 001 商圈 “微”家,让代表履职更有平台。创新实施代表履职积分制,从参会出勤、建议质量、联系选民等多维度考核,定期评选 “优秀代表”,并推行“代表 + 志愿者”“代表 + 网格员”模式,常态化开展“选民微心愿,代表来实现”活动,累计完成 329 个微心愿,让代表履职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探索跨区域代表联动机制,针对共性问题组织联合视察、联动监督,汇聚代表智慧破解发展难题,让代表作用发挥更充分。

(三)创新民意渠道,让民主更有“深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基在基层。我们在南通省级以上园区率先召开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定议事规则,组织代表深入园区企业开展“大宣讲”“大走访”89 人次,受众选民 3561 人次,助力企业纾困解难。创新构建基层立法联系点“1+2+3+N”工作体系,规范“九步工作法”,高质量完成多项法规草案意见征集,上报意见 118 条,10 条被采纳,让基层声音直达立法机关。建成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基地,组织代表活动 15 场次,接待选民 137 人次,收集意见建议 23 条,推进 4 件民生实事项目,让人民群众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充分行使权利。

三、实干为本,在担当作为中书写履职答卷

人大工作好不好,关键看实效;代表履职优不优,关键看担当。这五年,我始终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带领镇人大主席团聚焦发展要事、民生实事、治理难事,以实干笃行擦亮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底色,用实际成效回应党委信任和群众期盼。

(一)聚焦发展大局,在服务中心上显担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人大工作的永恒主题。五年来,我们组织代表围绕产业升级、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调研和集中视察,形成高质量建议案供党委决策参考,辖区代表在海安市人代会四年间提出的 3 条议案均列为大会议案交办。对政府工作报告年度目标和民生承诺推行清单化交办、常态化督查、销号式管理,每季度专项视察推动政策落地,成功推动 5 件民生实事高效办结。组织代表开展“助企纾困”行动,走进园区车间协调解决用地、融资、用工等难题,促成解决企业困难 16 件,用人大担当为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聚焦民生福祉,在回应期盼上见真章。“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是人大工作的价值追求。我们开展“民生实事攻坚行动”,专题督办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医疗提升等重点项目,推动民生工程提质增效。依托联络站和数字平台建立“民意快速响应”机制,对物业纠纷、出行不便等问题“接诉即办、限时反馈”,公开结果接受群众评价。联合群众代表、专家组成评议组,聚焦教育、养老等领域开展精准评议,累计完成对 12 个部门或工作的评议,以评促改倒逼服务提质增效,让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有人管、有人办、办得好。

(二)聚焦基层治理,在法治护航上作贡献。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人大责无旁贷。我们组织法律领域代表开展“法治宣传基层行”,走进社区、学校、企业普及民法典等法律知识,受众达 13000 人次,不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我们聚焦市场监管、综合执法等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和“回头看”9 次,推动执法规范化、透明化。我们组织代表依托联络站和治理中心,主动介入邻里、家庭、劳资等纠纷调解,成功将154 例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正能量。

五年履职路,一路耕耘,一路收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委的坚强领导、省市人大的精心指导,更离不开全体人大代表的履职尽责。愿更多年轻的人大主席们能够始终怀揣赤子之心、牢记初心使命,以忠诚践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朝气拥抱新时代、以锐气开拓新路径、以实干回应民之盼,不断为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注入鲜活力量,为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满足群众美好生活向往作出更大贡献,奋力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使命的崭新答卷!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