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美丽建设,争做最美代表 | 海门区包场镇人大代表在行动
根据南通市人大美丽南通·最美代表主题实践活动意见和海门区人大常委会总体活动部署,包场镇人大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就地就近、方便工作、划分片区、人数适中”的原则,将包场镇171名五级人大代表编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代表助力行动小组”,突出发挥人大职能优势和作用,听民声、解民忧、惠民生,在助推美丽建设、彰显代表风采的履职实践中踏出了一条新路子。
“听民声”关注群众美好生活。听取、吸纳、反映选民建议是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初心所指。包场镇人大广泛发动五级人大代表,以“五大发展代表助力行动小组”为单位,积极用好六个人大代表之家,创设64选区“心连心微信群”等人大代表联络平台,加强代表与选民联系,认真倾听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需求,聚焦“关键小事”,汇集民意,架起了与群众间的“连心桥”。活动开展以来共收集选民需要解决、能够解决的与美丽海门?最美代表活动相关的实事内容15件,梳理意见建议82条,内容涵盖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垃圾分类等多类民生热点问题。
【包场镇人大代表仇小美在代表履职基地轮值】
“解民忧”聚焦集中攻坚行动。包场镇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村民议事员、政情咨询员,将群众关注度较高的垃圾分类、道路违停、城乡交通网、农民建房办证等美丽建设相关问题带到“领导接待代表日活动”现场,真真切切抛出“民忧”,实实在在提出真知灼见,找准做实人大监督重点,从“听民声”中查找问题,解决问题,督促各部门行政为民,通过动态跟踪监督,推动整改民生问题10余个。
“惠民生”助圆群众安居梦想。最美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以来,包场镇人大聚焦群众最关心、最急迫、最现实的问题组织专题议事会,按照“代表提问、部门回应、讨论协商”的模式,积极推动人大代表履行职权,增强人大监督工作实效。目前,共有50余人(次)代表参加现场询问,帮助回应群众关注各类事项26件,监督推进黑臭河道治理38条,关停“散乱污”企业3家,新区重要路口、主要区域新增红绿灯17个,东灶中心小学原址改建敬老院工程、凤飞村等村级体育场地提档升级纳入年度计划,东山陵园升级为镇级公益性公墓,较好地提升了镇域人居环境,提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周 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