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代表工作

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先锋街道工委主任杨鹏飞:以青春之我担人大之责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11-14  字体:[ ]

640 (1).png

【开栏语】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基层人大干部队伍建设,一批政治素质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实的同志走上了镇街人大主席(主任)岗位。他们工作思路清晰、工作举措扎实、工作成效明显,推动了基层人大工作展现了新的气象。即日起,本号推出镇街人大主席(主任)“说”栏目,分享镇街人大主席(主任)履行岗位职责的所思所想、所得所悟,供广大基层人大工作者学习借鉴。


以青春之我担人大之责

通州区先锋街道人大工委 杨鹏飞

作为一名在基层锻炼成长的90后年轻干部,今天能站在全市人大工作会议的讲台上,分享我在人大岗位上的履职体会,既感到万分荣幸,更深知肩上责任重大。回想刚走上这个岗位时,我就像“新兵上阵有点懵”,也曾忐忑和迷茫过。有人质疑:“年轻人做人大工作,会不会‘水土不服’?”也有人说:“人大工作政治性、法律性、程序性这么强,你个‘毛头小子’能扛得住吗?”这些话像警钟一样敲打着我,但也激发了我的斗志。上级人大领导“人大工作者要想为、有为、能为”的教诲,为我指明了方向。履职近一年来,我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现在的“脚下有泥心里有底”,最大的感悟就是:干人大工作,不能光靠“老把式”,还得有“新招式”;不能只坐“办公室”,更要常跑“百家门”;不能只会“照本宣科”,更要善解“千家结”。

一、用“数字基因”破题,让联系群众“不断线”

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泡”在互联网里长大的,对“效率”“便捷”有着天然的敏感。刚接手工作时我就发现一个问题:传统的接访一般在工作日,上班族来不了;村里老人最能发现问题,但遇上风雨天不方便出门。一次在周圩村走访,独居的张奶奶拉着我的手说:“家门口路灯坏了好几天,想找干部又不知道找谁。”这话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我意识到,人大代表联系群众,不能总是等着群众“找上门”,我们得主动“送上门”,而且要送得“对胃口”。

于是我开始琢磨,能不能用我们年轻人熟悉的“扫码”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说干就干,我联系专业团队用一个月时间反复测试,推出了“民情民意码上通”。这个“码上通”就像给群众提供了个“直达键”,不管是在小区散步,还是在田间干活,发现问题拍张照、写几句话,扫码就能提交。我们后台实行“民生小事24小时响应、复杂问题3天内对接”的工作标准,收到诉求后立即分派给对应的人大代表跟进办理,并及时反馈办理进度和结果。

但很快我就发现,新办法也会遇到新问题。有些老人“玩不转”智能机,还有些复杂的矛盾纠纷光靠文字三两句话说不清楚。我明白了,线上“键对键”再快,也替代不了线下“面对面”。我们必须打造“双渠道”民意通道,既让数据“多跑路”,也让代表“多跑腿”。

我们把“民情码上通”和“两官两警进家站”“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访”结合起来,每个月在“代表家站点”设立联合接访点。我和党代表、政协委员、街道议政代表,还有村干部一起坐班,有时还邀请法官、检察官、民警参与。记得有一次在苏家埭村接访,几户村民反映“家门口的水泥路破损严重,坑坑洼洼的,老人小孩走路经常摔跤”。我们当场联系建设部门,第二天就安排人员现场查看,一个月内就把路修得平平整整。二季度还有位企业员工因“工伤意外金”问题来走访,我们联合人社部门、两官两警代表一起调解,3天就帮他拿到了应得的补偿。

截至目前,“码上通+联合接访”累计解决群众诉求2600多件,全部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后来在接访时遇到的一位大叔是这么说的:“以前觉得人大代表高高在上,现在扫码就能说上话,见面就能办成事,特别实在。”这句话让我明白:当好基层人大干部,搞创新不是搭“花架子”,而是要用群众“听得懂、喜欢用”的方式,把“人大为民”的初心落到实处。我们90后的优势,不仅在于“懂技术”,更在于愿意“弯下腰”,既用新技术提效率,也用“面对面”暖人心,让民意传递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二、以“破圈思维”攻坚,让服务发展“有真章”

刚接触企业服务工作时,我曾犯过“想当然”的错误,以为把政策文件往企业一发就算“服务到位”了。直到参加“企业家日”活动,街道唯一的污水处理企业——欣源污水处理厂的负责人道出苦水:“我们要停运改造,园区25家印染企业的污水没处排,再拖下去整个园区都得停产。”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把我浇醒。我意识到,人大监督不是“站边看”,而是要“下场干”,要敢于打破部门壁垒、行业隔阂,做企业发展的“合伙人”。

那段时间,我带着人大代表连续跑了三趟市住建局、市水务集团,又协调区生态环境局、街道开了5次协调会。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激烈时就像“针尖对麦芒”。但我们没有放弃,经过反复论证,最后拿出了“分时段改造+企业统一预处理”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既保证了欣源公司的改造进度,又不让一家印染企业因污水问题停产。事后有位企业老板感慨地说:“没想到人大干部这么‘扛造’,能办事、办成事!”

这件事给我很大启发。之后,我们把“企业家日”从“季度开一次”变成“按需开”,还在园区设立了“人大代表经济观察点”,每月组织代表上门听诉求、解难题。比如在今年新开工项目中,街道人大代表主动帮睿豪PVC高分子项目协调审批流程,推动中新商贸邻里中心项目提前3个月开工,真正把人大履职嵌进了产业链、服务链里。

我们街道有一半区域位于南通中创区范围内,附院东院区、南通火车东站、紫琅一小东校区、互通变电站等省市重大项目近些年相继落地。这些工程在推进过程中常常面临“多头跑、协调难”的问题。比如,紫琅一小东校区建设时,涉及拆迁、安置、配套道路三个部门,进度总是衔接不上,大家“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我借鉴年轻人“组队攻坚”的思路,牵头建立“项目联动周例会”机制:每周四下午把建设单位、村委会、街道部门负责人请到一起,用“清单式”管理明确“做什么、谁来做、什么时候做”,还建了微信群实时共享进度。

附院东院区配套雨污水工程更是块“硬骨头”,涉及管道、泵站、河道建设、铁路下穿、供电迁改等多个环节,需要协调建设、交通、水利、供电等多个部门。那段时间,我们带着施工单位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跑,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啃,说是“磨破嘴皮、跑破鞋底”一点不为过。但当看到工程顺利推进时,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欣慰。

这些难而又难的时刻让我越来越清楚:当好基层人大干部,不能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敢于“破圈”——打破“人大只监督不服务”的误区,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墙”。要用年轻人的“虎劲儿”去闯,“黏糊劲儿”去磨,把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让人大工作既“有监督的硬度”,又“有服务的温度”。

三、靠“钉钉子精神”落地,让民生实事“暖到心”

今年,我们街道交付了3个安置房小区,3200多套房子,涉及1200多户群众。这些群众大多在外过渡安置了两三年,盼安居就像“旱苗盼春雨”。有一次去十六里墩村走访,一位拆迁户阿姨满面愁容:“盼了3年的房子,就怕交付时出岔子。”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我深知,民生实事不是简单的“完成指标”,而是要让群众真正“住得安心、过得舒心”,这需要“钉钉子”般的细致和坚持。

我们成立了“安置房交付监督专班”,我带着人大代表从“盖房子”盯到“交钥匙"。施工阶段,我们每周去工地“挑毛病”:墙面有没有空鼓、门窗密封好不好、管道通畅不通畅……每个细节都不放过。分房阶段,我们全程监督抽签流程,还专门设了“代表答疑岗”,帮群众算“面积补差”、讲“交付标准”。有位老大爷开始时对分配方案不理解,我们的代表不厌其烦地给他解释政策、帮他核算,前后沟通了七八次。交付后,我们又跟踪小区物业入驻,收集到“充电桩不够用”“绿化待完善”“健身器材要增加”等12条建议,全部推动整改到位。当那位老大爷终于拿到新房钥匙时,他激动地说:“干部比老百姓还操心,我们住得踏实!”那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加班加点和“跑断腿磨破嘴”都值了。

在保障重点民生工程时,“钉钉子”还要会“找准落点”。比如,在互通变电管廊建设拆迁扫尾阶段,最后剩下的2户人家因为担心过渡费发放不及时迟迟不肯签字。我没有简单地反复上门“讲道理”,而是先帮他们联系好过渡房,又协调财政部门出具了详细的“过渡费发放时间表”,还请已经搬迁入住的村民过来“现身说法”。最后1户签字时说:“你们把我们的顾虑都想到了,让人信得过!”

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年轻不是“经验少”的借口,而是“肯吃苦”的资本。我们90后干部或许少了些“老办法”,但多的是“肯跑腿”的热情。我们愿意在拆迁现场蹲到天黑,愿意在企业车间听诉求到下班,愿意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正是凭着这股“钉钉子”的坚持,我们才能把每一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让履职答卷真正写在群众的心坎上。

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作为基层人大队伍里的“年轻人”,我时常提醒自己:既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也要学习“老马识途”的稳当;既要发挥“数字思维”“破圈担当”的优势,也要锤炼“钉钉子”的细致与坚持;要向老领导、老代表学习“群众工作的耐心”,学习“监督工作的准劲”,学习“化解矛盾的巧劲”。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更是青年干部施展才干、建功立业的广阔舞台。担任人大街道工委主任这一年来,我深深感受到,这个岗位不仅赋予我职责,更给予我滋养:法治的思维、民主的理念、人民的立场,在实践中愈发清晰、扎根心底。作为一名90后干部,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如何当好人大主席(主任)”没有唯一答案,却有一条根本遵循,那就是:“把群众当家人,把小事当家事。”我庆幸自己能以“人大的名义”,为基层和群众做实事、解难题,这份获得感,真实而饱满。面向未来,我将继续用“数字思维”畅通民意,用“破圈担当”精准服务,用“钉钉子精神”夯实民生。我坚信,基层人大的每一段历练,都是我成长的沃土。我愿意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这场时代答卷中,写下属于基层人大的滚烫章节!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