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菊代表:纳西姑娘的南通二十年
21 年前,纳西姑娘李耀菊离开家乡云南,只身来到南通。从听不懂南通话的异乡人,到江苏省第十三届、十四届人大代表、南通市通州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副会长、南通天楹佳润环境服务有限公司经理,李耀菊用辛勤和汗水、梦想和奋斗绘出了一幅美丽画卷。
我是纳西女儿
“我是在丽江古城长大的。”
在李耀菊的记忆里,家是一个具象的符号——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刷着红漆的两层小楼,庭院里摆着盆花、栽着果树,四周的房屋都有外廊。这是纳西族特有的民居风格。
纳西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饮食以肉食为主,家家户户的饭桌上都能看到牦牛肉和羊肉。在寒冬季节,人们还会披上“羊皮披肩”抵御寒冷。这和当地的气候有关,丽江地处高原,日夜温差较大。
“我们穿的袄子都是羊皮做的,特别厚实暖和。”一谈起家乡,李耀菊的话匣子就收不住了。“纳西族现在还保留着母系社会的习俗。女子当家作主,男子学习琴棋书画。”李耀菊说,她们不仅要赚钱养家,还得处理家中的大小事务。
生于斯长于斯,李耀菊也养成了敢闯敢干、勤劳质朴的性格。“我从小就挺有主见,只要是认准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说做就做。”李耀菊笑着说,这也是她后来能在南通扎根下来的内驱力。
2002 年,李耀菊走出了大学校门。就在她对择业犹豫不决的时候,南通的一家大型企业向她抛来了橄榄枝。
在此之前,李耀菊从未去过南通,但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她决定去这个城市“闯一闯”。“当时没想那么多,就觉得这是个很好的工作机会,得赶紧抓住。现在想想,也是‘无知者无畏’。”回忆起当年的场景,李耀菊颇为感慨。
刚到南通的时候,李耀菊很不适应当地的气候和饮食习惯。但对她来说,最大的困难是过“语言关”。因为听不懂当地方言,她差点闹出了笑话。
有一天,同事说天冷了要穿“棉凳子”,这让李耀菊很不解,难道是把凳子披在身上吗?看着她疑惑的目光,同事赶紧解释,原来在当地“棉凳子”是棉袄的意思,她才恍然大悟。
为尽快听懂方言,融入当地,李耀菊总是逮着空就和同事唠家常,听不明白的地方就“打破砂锅问到底”。
渐渐地,她的“方言老师”不仅限于身边的同事,街坊邻居、菜市场的摊主们,她都能唠上几句。久而久之,远乡近邻都认识了这个“随和”“好相处”的纳西姑娘。
也是在这时,李耀菊结识了她的丈夫。“他是个很贴心的人,脾气也好。每次遇到困难,他都帮我一起解决。”2004年,随着儿子的出生,李耀菊解锁了人生新角色,她决定把户口从丽江迁到南通。“我是通州区第一个纳入户籍的纳西族人,我儿子是第二个。”李耀菊说,在她心中,南通早已是她的“第二故乡”。
在工作上,李耀菊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她从一名普通的企业员工做起,凭借着不竭的求知欲,刻苦钻研,脚踏实地,逐渐成长为企业的管理者。
不过,每逢节假日,李耀菊还是会穿上她心爱的纳西族传统服饰,到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地参加民俗活动。
纳西是她的根,她愿意为纳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桥筑梁。
挽起民族臂膀
2005 年,李耀菊被推举为南通市通州区少数民族联谊会副会长。这些年来,李耀菊一直致力于促进民族融合发展,帮助地方少数民族同胞共同致富。“刚到南通时,我认识了一些少数民族同胞,他们有的文化水平不高,有的语言不通难以融入当地生活。我想帮他们走出困境。”
令她印象最深的,是十几年前参加的一次调研活动。当天,李耀菊和同事们一起,到当地的一个少数民族贫困家庭走访慰问。“这对夫妻开了个小型养鸡场,住的地方比较偏,我们坐了很久的车才到。”李耀菊回忆道。
虽然来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眼前的一幕还是让她惊了一下。说是养鸡场,只是用铁丝围起来的一个棚子。
几十只鸡随处乱跑,地上散落着铁盆、水桶、塑料袋等杂物,一片凌乱。
在随后的交流中,李耀菊了解到,这位养鸡专业户没有读过书,也没有学过技术,嫁到南通后听不懂当地方言,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只好自己摸索着开了个“养鸡场”。
回程的路上,李耀菊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交流少、缺沟通都是少数民族同胞走进幸福生活的‘拦路虎’。要多跟他们唠嗑,听听他们遇到的困难,帮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拥有立身之本。”李耀菊把调研中发现的少数民族同胞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记下来、整理好,向民宗局反映,并力所能及协助解决。
为了让他们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李耀菊积极组织少数民族同胞交流会。一方面分享自己适应、融入当地的经验,另一方面把“话筒”交到少数民族同胞手里,他们的心事、生活中的困难都有了倾诉的地方。
同时,她协助相关部门对少数民族同胞家庭进行调查摸底。根据他们各自的家庭实际情况、致富能力、所掌握的技术特点,整合多方力量,落实因户制宜的帮扶计划。
十几年来,李耀菊见证了许多同胞脱贫致富。他们中有人学会了技术,靠自己的手艺谋生,摘下了“贫困户”的帽子。有人从零开始创业,生意越做越大。
就在不久前,当地一家知名企业乔迁新厂址,李耀菊还被邀请去现场观摩指导。
“这个老板是名少数民族,20 多年前就开始做布艺生意。最开始只是个手工作坊,我们去走访调研的时候提了些建议,他一一落实改进了。现在企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开了好几家分公司呢。”李耀菊感慨地说,她见证了这家企业的每一步成长。
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巩固新时代民族团结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推动各族群众逐步实现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作为一名纳西人,也是一名民族团结工作者,李耀菊更能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殷殷关怀。
为此,她创作了一首诗,名为《民族团结一家亲》:
有一种温暖叫“一核多元组织领导体系”,
有一种力量叫“两个组织双轮驱动”,
有一种思想叫“三支队伍一贯到底”,
有一种行动叫“民族团结培根铸魂行动”
……
七种颜色排列,造就了彩虹的美丽
七个音符跃动,奏出了悦耳的旋律
五十六个民族共同奋斗,注定了中华民族的强盛!
做人民群众的“传声筒”
“爱的力量很大。”李耀菊认为自己是个“幸运的人”,一路走来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鼓励,她想把这份爱与善意传递给他人。
2017 年,在陪儿子上围棋培训班时,李耀菊发现围棋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但当地围棋培训门槛高、收费贵,于是她萌生了开放免费围棋课堂的想法。
经过多番筹备,李耀菊与南通围棋协会一同发起“有爱无碍、致真至爱”通州爱心围棋课堂公益项目,成立了通州区爱心围棋培训基地。在通州区教育体育局、残联等单位帮助和各行各业公益爱心人士支持下,20 多名身有残疾的孩子走进了围棋课堂。
“看着孩子们敞开心扉,快乐地学习围棋,一切的付出和辛苦都值了。”李耀菊说,爱心围棋课堂为这些残疾青少年提供了交流平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如今,爱心围棋课堂还走进了通州区金北小学,为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子女提供新的课外活动。她经常呼吁:大家要关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为他们撑起“关爱之伞”。
2018 年 1 月,李耀菊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当选人大代表,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时刻想着为百姓排忧解难,把每一件事做到他们心坎上。”
提出好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递交的“答卷”。作为省人大代表,李耀菊一次次把目光聚焦在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上。
针对国家鼓励民营经济发展,通过调研,她撰写了《关于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围绕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她撰写了《关于加强通州区院前急救体系的建议》;就如何推动和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她撰写了《关于设立专人专岗少数民族工作的建议》。李耀菊还提出了统筹企业项目申报、统一指导企业培训、加强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等建议,多角度反映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所提建议得到了相关单位吸纳转化。
在人大代表履职过程中,李耀菊多次受邀参加通州区检察院组织的公开听证、检察开放日等活动。在平日的工作中,她对检察机关发布的典型案例也尤为关注。
“我注意到,检察机关发布了多起‘冒充公检法、学校老师、公司领导等实施电信诈骗’案件,决不能让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犯罪分子牟利‘致富’的‘温床’”。
经过多方调研,李耀菊撰写了《关于加大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力度的建议》,深入分析了电信诈骗的类型、危害等,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被省人大常委会评为 2020 年度32 件“好建议”之一。
“我愿发挥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让民营经济‘逢山见路遇水有桥’,让各族人民走进‘向往的生活’。”李耀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