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省人大《人民与权力》第11期|书写全过程人民民主南通答卷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11-20  字体:[ ]

ScreenShot_2025-11-20_123508_782.png

《人民与权力》杂志截图↑↑↑

沐浴着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12日亲临视察的关怀之暖,南通各级人大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担当履职中助力“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科学谋划,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美丽的江海大地上走深走实、落细落实。

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姜永华说,“十四五”时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向下扎根、深润民心的五年,是地方人大工作向上攀登、高质量发展的五年,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南通新实践的人大答卷,同时为“十五五”时期南通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稳定夯实了民主法治基础。

立法向善治发力

自两年前南通市海门区人大常委会获批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以来,23条立法意见建议被全国人大采纳,写入国家法律,不少群众的声音通过“直通车”传进人民大会堂。这是南通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融入立法全过程的生动缩影。1家“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2家省级联系点、20家市级联系点在全市构成了立法工作收集社情民意的重要“神经网络”。

开门立法、民主立法全覆盖。与南通大学法律系、知名律师事务所共建立法研究基地,发挥行业领域人大代表的知识优势和专业特长。公开立法内容及立法过程动态,每一部法规草案在起草、审议等阶段都通过媒体向社会两轮公开征集意见,并分领域分类别分对象平均召开50次左右座谈会征求意见,拓展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立法“专业事”成为群众“身边事”。

“小切口”、“小快灵”立法常态化。《南通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程序规定》总结固化近年来地方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这项工作中的改革经验,成为该领域全国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像这样的法规,在“十四五”时期南通制定的13部法规中占比超过了半数,均聚焦一个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问题,制定10条左右简练条款,让老百姓好懂、让执法者易记,收到了务实可行且管用的社会效果。

监督向联动聚力

9月26日,南通市级8个部门、6位部门主要负责人接受人大集中评议的得票情况,现场显示在南通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大屏上。集中评议,在内容上既监督为民施政、高效勤政情况,又监督依法行政、廉洁从政情况,在形式上既有调查研究、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又有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在对象上既有政府部门,又有人大常委会任命人员,可谓人大监督的“组合拳”。

“全链条”监督让刚性更强。市人大常委会以系统观念把握监督工作内在规律、总结实践经验,创造性构建了“选题立项—调研视察—审议审查—形成意见—交办送达—跟踪督办—评估评议”等7个环环相扣、完整闭合的人大监督之链。比如,跟踪督办环节对整改落实情况一盯到底、一抓到底,必要时回头看、二次审,把每一个程序、每一道环节落细落实落到位,让监督长出牙齿并咬合有力。

“协同式”监督让合力更大。不同层级人大监督上下联动,衔接省人大重点监督项目,市县镇三级人大五年联动执法检查17次,实施其他监督项目28个。人大不同机构监督协同联动,如对营商环境的监督,变财经委“一人唱”为多个专工委“大合唱”。不同类型监督之间左右贯通,探索人大司法监督、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相贯通,加强人大预算审查监督与审计监督相协同,发挥人大监督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重心向一线倾力

新学期开学,如东县大豫镇兵房小学的学生家长发现,学校一侧的狭窄泥土路变成了宽阔水泥路,路两侧还建有便于等候的停车场。焕然一新的变化,源于4名人大代表将群众诉求听进心里,联名提出代表建议。镇政府利用暑假施工,成为献给621名孩子的“开学礼”。这样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已成为南通市94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自觉。

“两个联系”紧密无间。五年来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地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代表的联系、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市两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一线人大代表260名,一线代表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近400人次。广大代表经常走基层、访一线,不断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努力让每一处群众声音被听到、每一位公民利益被维护,增加了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民主成色和民生温度。

履职重心贴近一线。从重大项目推进到民生实事办理,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到乡镇国有和集体资产监管,从滨江沿海片区绿色发展到18个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开放发展等,市县人大把来自经济主战场、民生最前沿、治理第一线等一个个难点痛点作为履职尽责的重点,作为代表议案建议提准办实的方向。同时,推进乡镇街道人大工作规范化、开发园区人大工作实体化,努力推动每一项国家权力依法行使,每一部法律法规严格实施。

载体向多元用力

自成为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后,通达矽钢冲压科技公司4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定期向市、区相关部门反映所在行业和企业自身发展运行情况,让地方助企纾困的政策措施针对性实效性更强。像这样的观察点,南通市县两级共设立120个,让人大、政府的“感知触角”直达企业末梢,有效助力经济回升向好、健康发展。

建用并举,让工作更实。在基层立法联系点、人大代表经济运行观察点、人大代表社会事业发展观察点之外,南通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建设、管理、使用三向发力,持续提档升级人大代表“家站”,目前全市195个人大代表之家、958个代表联络服务站“建”在靠近群众处、“管”得方便群众来,让群众在家门口说话有人听、诉求有处讲、信访少出镇,有力推动民声反映与民生改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数智赋能,让效率更高。登录南通司法监督数据平台,“十四五”以来,全市公安、司法部门和法检两院的17类2万余条重要执法司法业务数据,能够被快速检索,便于代表监督。南通稳步建设“数字人大”,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民意吸纳实时响应、议案建议全程跟踪、代表履职动态管理、执法检查精准定位等应用场景,赋能人大工作开展,创造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南通人大实践特色。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