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0-08-26  字体:[ ]

——2010年7月22日在南通市

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蔡惠忠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由全面小康向基本现代化转型”的总体要求,认真执行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2010年计划目标和任务要求,全力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质态得到改善,总体运行良好,经济增长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初步预计,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0亿元,增长14%左右,超过年度计划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9∶57.1∶3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4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增加值942亿元,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594亿元,增长14%。全市实现一般预算收入126.5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5.3%,增长35.6%,同比提高22.4个百分点。

       (一)三大需求全面增长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上半年,全市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90.01亿元,增长15.9%。规模以上投资911.21亿元,增长21.3%,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92%,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36.17亿元,增长40.2%,占规模以上投资的25.9%,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3.1%,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投资7.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投资的31.7%。政府投资快速增长,达到75.48亿元,增长43.5%;民间投资747.6亿元,增长15.2%。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413个投资超亿元项目完成投资344.3亿元,其中,41个投资超10亿元项目,完成投资155.2亿元。市级160个重点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74.5亿元,其中,80个续建项目完成投资195.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4.6%;80个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78.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0.7%,开工率达到48.9%;横港沙综合开发、通州区和港闸区万顷良田整治、台橡热塑性弹性体、中洋生态观光园等重大储备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

        消费需求保持繁荣。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4.11亿元,增长18.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增长18.4%和20.4%。汽车、文化用品和金银珠宝消费增长迅速,零售额分别增长36.2%、29.4%、20.9%。全市城镇消费零售额444.6亿元,增长19.7%,快于乡村市场4.1个百分点。

        外贸出口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值95.62亿美元,增长36.9%;出口62.95亿美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1.2%,增长33.1%。一般贸易出口增长36.3%,快于加工贸易出口9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75.3%,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9.6%,占全市出口总值的42.7%,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分别增长27.7%和53%。

       (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服务业平稳增长。预计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4%,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发展良好。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735.49亿元、贷款余额2794.23亿元,分别增长14.9%和21.5%。上半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7655万吨,增长18.2%;集装箱吞吐量20.95万标箱,增长30.3%。累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81.3万人次,增长22.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8.9亿元,增长27.2%。服务外包发展态势良好,新签境内服务外包合同额4.09亿元,执行金额3.6亿元,分别增长191.5%和260.1%。集聚区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31家省、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税收7.2亿元,增长17.4%。

       工业经济明显增效。上半年,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34.85亿元,增长16.4%;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0.2%和21%。装备制造业完成现价产值1587.04亿元,增长27.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3.8%,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重点行业发展加快,电力能源、电子信息和化工医药实现现价产值分别增长64.3%、32.8%和32.8%。骨干企业支撑有力。全市200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应税销售877.83亿元,增长43.3%。全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58.49;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32.31亿元,增长24.1%;工业利润207.27亿元,增长36.6%;亏损面6.8%,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亏损额5.66亿元,同比下降29.1%。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36.76亿元,增长31.5%;占规模以上工业的31.4%,超出年度计划1.4个百分点。七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66.46亿元,增长30.7%。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5家;新增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新增孵化面积47万平方米。南京大学南通材料工程研究院落户南通科技园,建立江苏省海洋工程和江苏省船舶及配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专利申请量5927件,专利授权量9828件。

      (三)沿海开发取得新突破

       港口设施建设加速。洋口港区,洋口港管线桥工程完成总进度的65%,10万吨级航道、太阳岛二期、临港工业区二期等工程有序推进,金牛岛工程及30万吨级航道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吕四港区,挖入式港池已完成招投标,进港航道整治工程开展工可研究;东灶港总体规划获国家交通运输部和省政府批准;如皋港区港池基本竣工;老坝港挖入式港池已通过专家评审;腰沙·冷家沙海域综合开发总体规划研究工作取得初步成果。

       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拉开。沪通铁路大桥过江桥位桥式方案已获交通运输部论证通过,海洋铁路、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加速推进,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项目获铁道部正式批准立项。崇启大桥累计完成总投资的55%,江海高速加速推进,海启高速工可研究全面展开,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已获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新204国道全线通车,328国道和334、225、221省道改扩建加快。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

       重大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吕四大唐电厂一期工程4台66万千瓦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华能、天电“上大压小”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LNG接收站项目完成总工作量的50%,王子制纸第一条生产线投入试生产,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基本竣工,江苏龙源如东海上风电场项目10台机组成功并网发电,中船重工海工基地开工建设,恒力瓶片和差别化纤维、金鹰差别化纤维项目正在实施区域环评和围堰吹填工程。

       园区载体建设深入推进。省级特色产业园发展到8家。全市在建、在谈20个跨江联动合作园区项目加速推进,苏通科技产业园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上海复华高新技术园区海门项目、海宝金属工业园、中国启东江海产业经济园等签约落户。

     (四)城乡协调发展取得新成效

       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上半年,市区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26个,完成投资70.18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54%。长江北路竣工通车,通沪大道高架主体合龙,东快速、长江中路高架、钟秀东路东延、人民东路东延、世纪大道东延、北城大桥、环保公园、南通·1895广场等项目有序推进;通宁大道及外环北路快速化改造、静海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09.25亿元,增长28.9%,同比提高18.3个百分点;其中,新开工商品住宅面积337.27万平方米,增长114%。商品房销售面积292.8万平方米,增长16.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0.03万平方米,增长15.1%。

       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积极应对不利气候条件,农业生产再获好收成。全市夏粮总产量113.38万吨,增长1.5%;油菜籽总产量33.73万吨,比上年略有下降。畜禽生产保持稳定,6月末,全市生猪存栏、出栏同比分别增加3.3和4.2万头;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达到94%。渔业生产运行平稳,水产品总产量36.23万吨。高效农业继续增加,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8.42万亩,累计占总耕地面积的47.5%。龙头企业效益明显提高,30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出口分别增长6.7%、33.8%和27.1%。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村公路及农桥改造分别完成投资2.4、2.77和4.15亿元。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18家,总数达到1815家。

       生态环境继续改善。开展了化工、印染、钢丝绳行业污染治理,新关闭化工企业27家,启动搬迁23家;共实施减排项目70个。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区污水处理中心三期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开发区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均投入试运行。去冬今春,市区新增城市绿地60公顷;全市新增成片林面积15.74万亩。

     (五)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市级机关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有序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机制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建立,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启动,公立医院改革着手探索;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积极筹建南通农村商业银行。

       外资、外经发展活跃。利用外资恢复性增长,上半年,全市新批注册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93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外资27.53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10.14亿美元,增长50.6%。新签承包劳务合同额3.38亿美元,增长51.3%;完成营业额5.43亿美元,增长20.6%;新派出国劳务人数4095人,增长18.8%,期末在外人数2.91万人。

       民营经济质态进一步优化。6月末,全市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数和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额分别比上年末净增1.8万家、7336家和406.73亿元。引进市外民资项目2029个,注册资本额266.39亿元。民营经济入库税金128.38亿元,增长33.8%;占比达到62.7%,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企业融资成效明显。上半年,全市新增上市企业5家,募集资金33.51亿元;南通科技再融资6.2亿元。南通产控8亿元6年期无担保信用债发行上市。5家创业投资企业新投创业项目9个,合计投资金额9100万元。在全省率先成立省信用再担保公司分公司,新增纳入省再担保金额7.37亿元。2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分支机构开业。

     (六)民生保障不断加强

       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7元,增长12.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622元,增长14.9%。

       就业社保水平继续提高。全市新增城镇就业6.81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2.06万人;帮助5916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2.81%,达到年度计划控制要求。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2.63万人,就业再就业培训2.96万人,创业培训3566人。全市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3.73万人。城镇职工五大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7.5%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新农保覆盖率和新农合参合率分别达到98%、95.4%和99.5%。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标准上调13%,新农合人均筹资财政补贴标准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的财政补助标准分别上调33%和20%,城乡低保标准平均分别上调11%、18.6%,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上调15%。

       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建立了市、区、街道三级住房保障体系,廉租房租金补贴、经济适用房补贴实现“应保尽保”,上半年,共发放住房补贴和廉租房租金补贴1500万元,落实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实物房源近400套。在国内首个出台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操作性文件。市区新开工建设拆迁安置房137万平方米,竣工交付76.2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4750户。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市财政性民生投入68.2亿元,增长30.5%,占一般预算支出的56.5%;其中,就业和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以及环境保护等其他领域投入分别占12.4%、44.7%、11.1%和31.8%。《南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南通市2010-2015年文化建设规划纲要》全面实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项目进展顺利。市工贸技工学校迁建、南通商贸技校秦灶校区一期工程等项目竣工,市第六人民医院基本建成,通师一附新校区、市第一初中扩建等项目加快推进,市报业新闻传媒中心、图书馆及综合服务中心、市妇幼保健院迁建以及如皋、海安和如东等县(市)人民医院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

       总体上看,今年以来全市国民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但下半年的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世界经济复苏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风险呈蔓延之势,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人民币升值及通胀预期有所增强。从我市来看,全市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部分指标增速放缓。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呈逐步回落态势,6月份与2月份相比,累计增速均下降2.8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仍需改善。虽然我市投资结构调整的步伐明显加快,但调整力度仍待加大。上半年,第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同比提高了3.5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0.1个百分点。

       物价水平持续攀升。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6%,5、6月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分别达到3.4%、2.9%。上半年,江苏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及工业品出厂价格双双走高,分别上涨14.9%和7.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由回落转为稳步上行,上涨1.8%。

       房地产走势需要关注。随着房地产政策调控效应的逐步显现,自二季度以来我市房地产销售呈明显回落态势。1-6月,市区普通商品住房累计销售面积下降26.3%,降幅比1-5月扩大8.4个百分点。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初步预计,2009年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左右,超额完成省下达节能指标。但是,随着经济不断回升向好,高耗能行业产能不断得到释放,全市用能呈较快上升势头,上半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上升8.4%。完成全年降耗目标面临较大困难。

       要素供给压力加大。国家适度收紧货币政策,各商业银行普遍加强信贷控制,融资难问题更加突出;原材料价格涨幅高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用工成本上升,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加上用工结构性矛盾进一步突显等问题,将对中小企业组织生产带来压力。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举措

       今年是我市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一五”规划既定目标任务的决胜年,在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将进一步抓机遇、稳增长、促转型,确保发展速度快于去年、发展质量好于去年、民生改善优于去年,全面完成全年和“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加大有效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一是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围绕3个“80”的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重大项目推进机制,确保熔盛海洋工程、川崎三期、宝钢线材一期、碧路蛋白饲料等项目早日竣工投产;加快推进王子制纸、华能·天电“上大压小”、中远船务启东海工基地、振华产业基地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恒力差别化纤维、神马复合杆塔、蓝星化工新材料二期等项目;积极跟踪沿海大型炼化一体化、大型煤炭集配基地等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快园区载体建设。以20个跨江合作园区为重点,加快各类开发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为项目落地搭建更高水平的发展平台。基本完成苏通科技产业园基础设施一期工程,全面启动二期工程;启动锡通科技产业园、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等园区合作项目建设;着力推进洋口港·南通国际产业园建设。三是积极吸引和争取各类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全面落实各项鼓励、支持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拓宽民资、外资投资领域和渠道,着力吸引央企来通投资。全力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积极做好项目申报工作,确保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到位。

      (二)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发展新优势。一是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六大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力争将我市船舶海洋装备产业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围绕海洋工程及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及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智能传感及装备等新兴产业,实施重点突破,加快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进一步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加快纺织服装、轻工食品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继续实施企业梯度培育计划,进一步加大对熔盛重工、林洋电子、中远川崎、中天科技、嘉吉粮油等一批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力争百亿级工业企业再上新台阶。二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全面实施《加快市区服务业发展2009-2012年行动计划》。加快华东地区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凤凰国际书城、江海民俗生态文化博览园等重点项目建设。编制实施《全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着力推进中央商务区、火车站站前区、能达商务区等集聚区建设,积极组织省、市两级服务业集聚区创建工作。落实国家、省各项扶持服务业发展优惠政策,强化地方财政支持,对服务业品牌企业发展及重特大项目引进制定个性化扶持政策,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对服务业企业信贷支持。三是化解中小企业发展要素瓶颈。启动中小企业培植扶持计划,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扩大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规模,积极化解融资难。坚持内招外引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进一步健全用工机制、适当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化解行业性、结构性劳动力供应矛盾。密切关注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动向,强化对企信息服务;密切关注能源供应,高度重视煤电油运工作,确保全市电力迎峰度夏。四是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突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节水和污染治理工作,开展能源审计、节能诊断和清洁生产审核;组织开展节能减排专项督查,强化目标责任,建立完善督查、监督和预警机制;大力推进污水处理工程和配套管网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技术标准,加快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加快运输装备改造升级,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开展第二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全面落实资源价改政策。五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落实《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新城区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有关政策,吸引大院大所来通建立研发机构,加快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河海大学南通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力争销售规模超亿元制造业企业全部建成工程技术中心。加强产业联盟建设,整合共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院所及院校的优势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园区建设水平。以开展“百名海外英才(博士)进百企”等活动为抓手,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三)加快沿海开发步伐,落实沿海开发行动纲要。一是快速推进港口建设。以洋口港、吕四港为重点,加快沿海深水港口建设。建成洋口港区10万吨级北航道和吕四港区5万吨级航道上延工程,加快推进洋口港30万吨级航道研究工作。依托临港产业,加快码头泊位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洋口港10万吨级LNG码头和管线桥工程,加快推进洋口港10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吕四港挖入式港池及5万吨级散货码头、东灶港5万吨级通用码头等工程建设。深入开展腰沙·冷家沙港区建港条件研究,争取尽早启动腰沙首期围垦工程。力争狼山港三期集装箱泊位建成投产,加快推进新通海沙岸线整治工程、如皋港公用码头建设。二是进一步构筑大通道。建成崇启大桥主体工程,加快建设江海高速,开工建设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积极推进崇海大桥、海启高速前期工作。加速推进海洋铁路和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建设,争取开工建设沪通铁路、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力争兴东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竣工投运。完成焦港船闸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吕四船闸改造工程,开工建设连申线东台至海安段航道整治工程。

      (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一是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着力稳定出口主体,确保年底出口超亿美元的外贸骨干企业超过10家,力争出口超10亿美元的外贸特色产业超过5个。实施品牌推进计划,力争全年获得国际体系认证企业100家,海外注册商标80个,培育出口品牌50个。实施出口基地建设计划,做好通州志浩、海门叠石桥两大市场的国际化市场培育试点申报工作,争取通州家纺、启东电动工具跨入省出口基地建设优秀行列。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展会,重点开拓东盟市场,尽快制定接轨中国——东盟自贸区工作计划。进一步完善稳定外贸发展扶持政策。建立贸、银、信融资合作体系和统借统还贸易融资体系;进一步推动进出口银行拓展在我市的业务,努力提高出口信保在南通的覆盖面和渗透率。二是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全面梳理总投资超千万美元在谈、在批项目,密切跟踪韩国乐天、天安数码城、恒力化纤等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加强协调、完善服务,促其早日落户。重点办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组织开展北京、深圳以及日韩、美加等境内外专题招商活动;着力做好沿海招商项目的落地工作。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加大产业链招商、基地型大项目招商的力度,大力引进境外各类投资基金,支持企业实施境内外融资;注重引进跨国企业总部和研发机构,注重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五)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完善城市路网,加快推进东快速、通宁大道快速化改造、外环北路快速化改造、世纪大道东延、人民东路东延、通富北路北延、金通三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市区的全面融合。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交线路。加快推进市区轨道交通的研究工作。继续实施区域供水工程,完成狼山、洪港两大水厂的扩建工程,加快如皋长青沙水厂扩建工程建设,启动狼山水厂分厂前期工作;完善区域供水主干管网;强化供水安全管理。加强园林绿化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绿谷、南通·1895广场景观工程等项目。加快东港污水处理厂三期、观音山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加大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供给,积极推进限价房、公租房建设;着力稳定市场预期,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二是着力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继续深入实施高效种植、规模养殖、龙头企业三大工程,开展高效农业规模化先行乡镇、示范村和特色基地“三创”活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研发推广特色农机具,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华东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继续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扎实推进农村路网、电网改造和水利、区域供水工程建设。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力度,强化农民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完善村级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努力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六)推进民生改善工程,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一是重点加强就业促进工作。完善财税、信贷、社保补助等扶持政策,支持企业增加就业岗位。创造条件帮助城镇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开发公益岗位帮助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积极发展软件及服务外包等智力密集型产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二是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积极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继续对接落实好省新农保政策,严格基金收支管理;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保待遇。三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城乡医疗资源布局,着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切实减轻群众看病负担;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四是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深入实施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支持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图书馆及综合服务中心、报业新闻传媒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建设。五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及时了解老百姓的利益诉求,及时化解各种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营造安定和谐的良好环境。

       在认真执行年度计划的同时,围绕《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对南通的目标定位,准确把握“十二五”时期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我市“十二五”发展的新思路、新目标、新任务,创新规划理念和方法,精心组织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项区域规划、专项规划,并加强与国家、省“十二五”规划的衔接,积极争取将我市的发展定位、重点产业布局、重大项目等纳入上级规划。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各位代表、各位同志:当前宏观形势依然复杂,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支持、关心和监督下,进一步抓好机遇,放大优势,坚定信心,创新举措,埋头苦干,着力延续回升向好的发展态势,努力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计划目标。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