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3-08-07  字体:[ ]

——2013年7月30日在南通市十四届

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

南通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大家好!

  现在我受市政府的委托,向大家汇报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提请审议。

  一、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市战略,广聚创新资源,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全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市已连续6次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实现了市本级和所辖县(市)区全国先进“满堂红”。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突破10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27%;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8%。2012年3月,我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4月份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全国23家)。

  (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实现3822.8亿元,居全省第四,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8.5%,五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今年1-6月份,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37%,比去年同期提高了2.36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七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51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24.9%。建成国家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0个,牵头成立了2家国家级、14家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省级联盟数居全省第一,带动了产业科技创新。

  (三)创业创新载体平台建设突飞猛进。强势推进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已建成省级科技产业园10家;建成科技孵化器64家,省级以上孵化器数量居全省第四;建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省级247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87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省级企业研究院4家,省级企业院士工作站45家,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居全省第三。最近,市政府做出重大决策,将南通科技园整体转为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以此为平台,重点培育南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苗子和种子,并与清华控股签订了成立南通创源科技园的协议。

  (四)集聚资源能力大幅提升。全市企业与国内115家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举办了“百镇百校牵手联姻”产学研活动,建立了中科院南通光电工程中心、南京大学南通材料研究院等10多家科研院所。大力实施“江海英才”计划和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培育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0名、省“双创人才”103名、市创新创业人才团队35个、科技领军人才780名;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3个;列入国家、省级引智项目37项;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70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欧进平院士团队已签约来我市创建智能结构研究院。

  (五)知识创新产出快速增加。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2012年,全市授权专利达到36247件,居全省第三;百亿元GDP授权专利达795件,居全省第二。今年1-6月份,全市专利申请量23308件,专利授权量868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33件,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南通家纺城设立了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巡回法庭,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作为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今年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在南通设立“中国南通(家纺)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这是全国第二家针对单一行业设立的快速维权机构。中远船务海工平台关键技术荣获2011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南通大学顾晓松团队为主完成的“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新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神马电力马斌董事长参与的特高压输电设备与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机制,形成推进合力。成立了市建设创新型城市领导小组,聘请了20名两院院士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专家委员会顾问。统筹推进创新型试点县(市)区、试点乡镇建设。围绕我市率先在江苏江北地区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建设“一中心三城市”的发展定位,研究确定了我市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量化指标、节点目标和责任主体,着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二是加大投入,增强创新动力。“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投入资金总规模达50亿元,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创新的实施意见》以及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形成了“银行支撑、担保支持、创投优先、财政扶持”的“四位一体”科技金融联动机制,去年12月我市被认定为省首批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三是培育主体,壮大创新实力。按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的培育模式,狠抓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突出梯队发展、层级提升。目前全市拥有民营科技型企业5585家(全省第一),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90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级11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每年企业争取国家和省科技项目资金超过2亿元。四是建设平台,提升承载能力。全力推进高新区和特色园区建设,继2011年底南通高新区获省审批后,2012年如皋市、海安县获批省级高新区,目前南通高新区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如东县、启东市、海门市、港闸区正在创建省级高新区。实施跨江联动,苏通、锡通科技产业园和上海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的建设,为集聚高新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壮大产业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广聚资源,增强创新活力。加强产学研活动组织,全市形成以北京、上海、南京等8个高校、科研院所密集地区和中科院系统为主要合作对象的产学研格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建成中英江苏能源研究中心、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中心南通分中心。坚持以高素质人才引领创新型城市建设,制定出台了顶尖人才、人才团队和企业紧缺人才等3个专项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截至2013年6月底,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98.43万人,居全省第四、江北第一,其中高层次人才数量达到6.51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28.42%。

  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创新载体建设水平还不够高。我市国家级高新区还在审批过程中,主城区还缺少省级高新区。同时,我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园区数量不多。二是创新投入力度还不够大。2012年市本级科技发展资金为1.7亿元,远低于无锡的6亿元、苏州的4亿元,也低于扬州2.5亿元,一些县(市)区财政科技投入的“真金白银”偏少。科技创业投资规模亟需加大,2012年全省创投资金规模达到1200亿元,而我市仅39亿元,占比只有3.2%,不能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三是科技创新优惠政策落实差距还较大。虽然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居全省第四,但与第五名常州相比,高新技术企业数仅为常州的一半,2012年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抵扣和高企税收减免南通比常州少近10亿元。四是区域创新资源不够丰富。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匮乏,领军型人才偏少,同时高层次科研院所不多。

  二、推进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打算

  下一步,将围绕建设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北冀经济中心、争当苏中崛起“领头雁”这一目标,深入落实科技创新工程。在具体工作上,实施六大计划,实现六个突破。

  1、大力实施产业提升计划,努力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坚持高端化提升主导产业,推动六大主导产业转型发展,做强做大核心板块和领军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区域品牌、“百亿级”企业、“千亿级”产业。大力实施新兴产业“310”工程,主攻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重点打造10条产业链,培育10个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新兴产业基地。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倍增计划,争取到2015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坚持集聚化提速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同时加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

  2、大力实施创新载体建设计划,努力在高端特色上实现新突破。完善以高新区为龙头、创新核心区为重点、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创新载体体系。推进创新核心区建设提速,每个县(市)区建设30万平方米的“三创”载体。加快南通滨海园区建设,促进科技园区、高新区等向一园一专业、一园一特色方向发展,近年内争取建成1个国家级高新区、2-3个省级高新区。

  3、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努力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上实现新突破。加快建立富有活力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争取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推进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形成长效合作机制。鼓励企业与国外研发机构开展科技合作,积极利用全球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瞪羚”企业培育,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方向发展,加速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成长型企业和领军型企业。力争5年内培育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10家、具备上市条件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

  4、大力实施创新平台“十百千”计划,努力在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国家级为龙头、省级为重点、市级为基础,着力建设10个以上重大科技创新平台,100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1000家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研发平台。加快建设南通产业技术研究院、南京大学南通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南通光电工程中心等一批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努力引进建设10个左右对区域发展有引领、对产业创新有支撑、能够体现国家水平的重大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到2015年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5、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计划,努力在南通创造上实现新突破。大力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创造和转化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扶持和壮大一批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推动产业和产品向高端发展,力争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5%以上,境外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30%以上。

  6、大力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育和引进计划,努力在高端人才集聚上实现新突破。完善富有竞争力的引才、用才、留才和服务人才工作体系,放大人才引领优势,深入实施“江海英才人才计划”、“南通市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和“科技领军人才创业计划”,重点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创业创新人才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倾力打造人才特区,形成特殊人才“一事一议”制度,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便利的生活条件。力争到2015年全市人才总量增幅和“双高双创”人才集聚度全省领先。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意义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指导下,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始终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奋力实现科技竞争力江苏江北领先。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