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2013年上半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3年7日30日在南通市十四届
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陈照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人大常委会作2013年上半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3.2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0.1%,比去年同期增收39.1亿元,增长20.1%。其中:市区完成102.2亿元,占预算的49.1%,增收17.1亿元,增长20%;县级完成131亿元,占预算的50.8%,增收22亿元,增长20.2%。全市完成各项基金收入236.2亿元,占预算的54.9%,增收37.8亿元,增长19.1%。全市完成财政总收入599.8亿元,占预算的51.7%,增长16.7%。
全市完成财政总支出481.3亿元,占预算的52.2%,比去年同期增加支出86.7亿元,增长22%。市区完成财政总支出205.5亿元,占预算的55.1%,增支17.6亿元,增长9.3%,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3.2亿元,占预算的46.6%,减支2.3亿元,下降2.4%;基金预算支出112.3亿元,占预算的64.8%,增支19.9亿元,增长21.4%。县级完成财政总支出275.8亿元,占预算的50.3%,增支69.1亿元,增长33.4%,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57.8亿元,占预算的49.2%,增支32亿元,增长25.4%;基金预算支出118亿元,占预算的52%,增支37.1亿元,增长45.9%。
上半年,市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
1.税收收入837969万元,增长22.8%。其中:
(1)增值税(25%部分)109363万元,增长10.2%,改征增值税(100%部分)23450万元。
(2)营业税284319万元,增长26.6%。
(3)企业所得税(40%部分)122710万元,下降9.2%。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上半年企业所得税退税1.9亿元;二是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和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2.6亿元。
(4)个人所得税(40%部分)61499万元,增长49.1%。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限售股转让入库个人所得税较多。
(5)城市维护建设税54294万元,增长18.3%。
(6)房产税28123万元,增长10.3%。
(7)土地增值税42693万元,增长55.9%。
(8)契税61254万元,增长47.8%。
(9)耕地占用税10295万元,增长70.4%。
土地增值税、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增长较快,主要是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和土地交易市场出现阶段性增长,拉高相关税收增幅。
(10)其他各项税收39969万元,增长12%。
2.非税收入184441万元,增长8.7%。其中:
(1)专项收入26923万元,增长18%。
(2)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68190万元,下降8.8%。
(3)罚没收入14039万元,下降14.6%。
(4)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及其他75289万元,增长35.2%。
市区2013年上半年财政预算完成情况详见附表3。
上半年,市本级财政总支出完成661346万元,占预算的51.2%,分大类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8509万元,占预算的44.3%。
2.公共安全支出48236万元,占预算的56.3%。
3.教育支出50317万元,占预算的49.5%。
4.科学技术支出8279万元,占预算的32.5%。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上半年部分科技项目尚在集中申报和评审阶段,还未确定项目。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646万元,占预算的46.6%。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4040万元,占预算的46.5%。
7.社会养老保险金支出194687万元,占预算的51.2%。
8.医疗卫生支出21745万元,占预算的33.5%。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为深化市直公立医院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市卫生、财政部门还在联合制定《市直公立医院发展专项资金补助暂行办法》,待《办法》正式出台后,即拨付公立医院发展补助。
9.环境保护支出3972万元,占预算的34.1%。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经费需待国家考核小组评审通过后拨付;二是排污费安排的企业补助项目需待项目完工验收通过后拨付。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92450万元,占预算的65%。
11.农林水事务支出8370万元,占预算的27.4%。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部分农业项目尚在集中申报和评审阶段,还未确定项目。
12.交通运输支出6703万元,占预算的38.8%。进度较慢的主要原因:港口基础设施项目正处于立项和签约过程当中,相关经费暂未拨付。
13.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32498万元,占预算的45.1%。
14.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298万元,占预算的53.3%。
15.人民防空、对口支援、驻军建设、部省属单位办案补助、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以及其他支出28596万元,占预算的45.9%。
上半年财政收支的主要特点:
(一)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实现高质量“双过半”
上半年,在我市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建筑房地产业阶段性增长、招商引资项目不断投产达效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地方税收收入实现增幅高于全省、高于苏中的“两高于”目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市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9.1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0.1%,增长20.1%,比全省平均水平(13.2%)高6.9个百分点,比苏中平均水平(18.6%)高1.5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13市第4位。税收收入完成19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收35.9亿元,占年度预算的50.2%,增长22.9%,比全省平均水平(14.8%)高8.1个百分点,比苏中平均水平(22.1%)高0.8个百分点,增幅列全省13市第6位。
全市税收占比为82.5%,比全省平均水平(81.8%)高0.7个百分点,比苏中平均水平(81.4%)高1.1个百分点,分别比扬州、泰州高2.5和1.7个百分点,列全省第4位,比去年同期前移2位。市区(82%)和县级(82.9%)税收占比均达省控目标。
(二)税收总体平稳增长,主体税种“三增一减”
上半年,在经济发展和依法征管的双重作用下,地方税收收入平稳增长。四大主体税种“三增一减”,其中企业所得税出现下降;小税种完成较好,其中土地增值税和契税在房地产市场热销的拉动下,实现较高增幅。
增值税(25%部分)完成23.5亿元,增收2.3亿元,增长10.6%,改征增值税(100%部分)完成3.6亿元。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2.6%)高8个百分点。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呈企稳回暖迹象,经济运行基本态势相对稳定,上半年工业应税销售增长8.6%,比去年同期提高4.6个百分点。
营业税(100%部分)完成65.1亿元,增收12.7亿元,增长24.2%。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18.6%)高5.6个百分点。营业税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是受建筑房地产业的拉动,上半年,全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着力推进,房地产市场呈现阶段性热销态势,全市完成建筑业营业税24.6亿元,增长55%;房地产营业税完成30.4亿元,增长40.2%。
企业所得税(40%部分)完成24.2亿元,减收2.6亿元,下降9.8%,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2.6%)低12.4个百分点。企业所得税减收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利润下滑。今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不足、运行成本上升,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一季度制造业查账征收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8%。同时,由于去年下半年房市低迷影响了部分房地产企业效益的增长,导致今年房地产业企业所得税汇缴收入的下降。二是去年启东盛建(BVI)有限公司股权转让预提所得税1.2亿元,造成不可比减收。
个人所得税(40%部分)完成14.3亿元,增收3.2亿元,增长28.5%,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13.5%)高15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增幅较高的原因:一是财产转让所得增收较多,上半年实现税收6.2亿元,增长82%,增量贡献率达到87.6%,主要是各大证券公司营业部限售股转让扣缴个税增收较多,上半年,全市入库限售股转让个人所得税3.6亿元,增长111.8%。二是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增收,上半年实现税收2.1亿元,增长11.5%,主要是今年以来,我市统一国地税联合征管机制和流程,协税护税网络逐步健全,个体税收社会化征管效应得以显现。
(三)二产税收平稳增长,三产税收贡献较大
上半年,第二产业税收完成73.7亿元,增长16.8%,占全部税收的38.3%;第三产业税收完成118.7亿元,增长27.1%,占全部税收的61.7%。
船舶行业持续低迷,拉低工业税收增幅。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税收39.7亿元,仅增长1.1%。工业税收增幅较低主要原因是受船舶及重装备业税收下降所累,上半年,船舶及重装备业完成地方税收11.2亿元,减收1.4亿元,下降11.2%,主要是由于国际航运市场继续萎靡,船东经营困难,新船价格持续下降,船东要求船厂延迟交付新建船舶,船舶制造企业手持订单的建造及交付均出现延期,造船市场仍处于调整期。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和南通中远船务工程有限公司两家公司在上半年汇算清缴合计退企业所得税7600万元。
其他工业行业地方税收完成情况良好。其中: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完成税收4.6亿元,增长16.6%;轻工食品业完成税收3.5亿元,增长5.8%;石化及新材料业完成税收7.5亿元,增长5.5%;纺织服装业完成税收8.4亿元,增长4.5%。
建筑业税收增长较快,成为二产增收主力。上半年,建筑业税收完成34亿元,增长42.6%,拉高第二产业税收增幅16.1个百分点。建筑业税收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一是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全市160个(总投资5100亿元)市级重大项目着力推进,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1476亿元,增长22.1%,为建筑业税收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税源基础。二是税务部门加大建筑业税收管理力度,强化工程项目登记管理和固定业户外出经营税收管理,促使建筑业税收保持高位运行。
房地产税收高幅增长,拉高第三产业增幅。全市房地产地方税收完成83.5亿元,增长38.1%,拉高第三产业税收增幅24.6个百分点。的主要原因:一是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特别是二手房市场成交量的放大,带动土地增值税、耕契两税的增长,如启东通誉置业有限公司、启东鑫华置业有限公司2家房地产企业,本期预缴入库土地增值税3210万元,同比均净增长;二是稽查查补、资产处置等一次性因素导致收入急增。如南通东江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本期查补入库土地增值税1784万元,同比净增长;江苏海安县百货股份有限公司转让旧房产,入库土地增值税2731万元,同比净增长。图1为近一年来全市分地区房地产地方税收累计增幅比较图。
地方税收情况表。表4为2013年1季度全市分地区房地产地方税收情况表。今年以来,我市房地产市场呈现阶段性热销态势,房地产税收在去年低基数的基础上实现了较快增长,受“国五条”地方细则出台前抢搭政策“末班车”的影响,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在3、4月份明显放大。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20.3万平方米,增长41.5%。
(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升财政资金绩效
上半年,在保证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全市各级财政部门继续把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发展作为预算资金安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1亿元,占预算的48.2%,增长13.4%,其中用于民生及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140.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6%。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一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上半年,社保、医疗等方面共支出40.6亿元,主要用于基础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城乡居民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养老保险金。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注册5亿元成立市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公司,采用公司化运作方式,预计筹集资金40亿元推进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设。三是加大城市公交投入。坚持“公交优先”战略,执行成本核算机制,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加快公交车更新速度,进一步方便市民出行。四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上半年,教育类支出达54.9亿元,增长27.8%,有效提高我市中小学办学水平。五是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上半年支农投入27.4亿元,增长24.8%,截止6月底,我市应建农桥692座中已建191座,在建333座,其余166座已完成招投标工作,还有2座已完成勘察设计,实际完成投资3298万元。
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支出。严格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各项规定,强化预算刚性约束,进一步控制一般性公务支出。一是严格控制公用经费。2008年以来,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经费一直保持零增长,先后出台了会议、车辆、出国、培训等支出管理办法。今年,为贯彻落实各级厉行节约规定,市财政专门印发《关于压减2013年市直党政机关部门预算的通知》,按照公用经费压缩10%、项目经费压缩5%的标准,共压减市级机关年度公用经费4753万元。二是大力清理内刊简报经费。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财政预算共调减相关单位经费预算151万元,占年初预算安排360万元的42%。
推进绩效评价工作,提升财政资金绩效。在总结以往绩效评价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起,将市直部门2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项目、50万元以上的经常性项目全部纳入绩效评价范围,绩效评价结果将予以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并作为安排以后年度财政预算的重要依据,对评价结果不合格的项目将停止实施。
二、上半年市财税部门的主要工作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全市各级财税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人代会和市财税工作会议确定的工作目标,转职能、重绩效、强服务,努力开创财政工作新局面。
(一)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财政服务效能
坚持不断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努力提高财政服务效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杠杆作用。一是深入开展财政干部服务百企活动。努力构建企业与财政联系的桥梁纽带,推进“零障碍”、“直通车”服务。每名财政干部挂钩一个重点企业(项目),宣传、落实政府扶持与促进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及时反馈和帮助协调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对一”、“一站式”的个性化财政服务。二是上线运行项目管理系统。牵头研发《南通市政府支持企业发展项目管理系统》,于5月1日正式在“中国·南通”政府门户网站上线,实现了政策资金的信息发布、项目申报、项目审核、结果公示、资金下达、信息查询等全过程公开。该系统的上线,提高了政策发布知晓率、政策兑现透明度,也为今后绩效评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是逐步转变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集中资金办“大事”,努力解决“洒杨柳水”的分配办法,同时探索提高财政资金股份化投入比例。引导和扶持本地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推动政府采购中标融资试点工作,以政策引导外地大中型企业参与我市政府采购,并在我市纳税。
(二)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最大限度的帮助企业缓解困难,努力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是落实“营改增”后物流业扶持政策。在调研物流行业税负变化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对林森物流集团等物流企业给予“营改增”过渡性扶持政策的意见,于今年5月提前审核兑现扶持资金834万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完善科技金融政策。市财政与江苏银行、农业银行合作,设立8000万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放大10倍向市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三是重点支持沿海开发。安排专项经费组建“南通沿海发展研究中心”,大企业发展扶持资金、技术改造项目扶持资金优先向沿海开发重点项目倾斜,协助园区争取省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扶持政策,争取省沿海发展专项资金向园区倾斜。
(三)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把加强收入征管、提高收入质量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及早分解落实财政收入目标,组织财税部门深入分析经济财政形势,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财税政策变化和产业发展趋势,妥善处理结构性减税对财政增收的影响,加强分析和预测工作,增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二是加强综合治税,做到应收尽收。通过南通市综合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多部门参与的涉税信息传递、共享制度,如房管部门有关产权证发放、房产交易、预售许可证发放等信息,供电部门的工业用电信息等,形成全面、实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支持税收征管。三是完善财政收入考核机制。逐步规范各地收入组织工作,调整优化财政收入考核奖励办法,引导各地量质并举组织财政收入。
(四)深化财政各项改革,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坚持推进和深化财政各项改革,构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系。一是研究完善政策体制。研究南通综合保税区、南通滨海园区财税体制,会同市国税、地税部门研究制定“营改增”财税政策。二是制定市级部门预算改革方案。按照“厉行节约、强化约束,统筹财力、确保重点,注重绩效、提高效率”的总体原则,从收入组织、公用经费、项目预算、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政府采购、预决算公开等7个方面对部门预算进行了改革, 以实现“财政供给范围明晰、预算内外资金一体、项目管理科学合理、预算绩效稳步提高”的目标要求。三是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将机关养老保险、部分医疗保险纳入集中支付范围,为社会保险国库集中支付全覆盖提供支持。为进一步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扩大公务卡使用范围,从2013年1月1日起,在市级部门预算单位间实施公务卡强制结算目录,减少现金结算,规范支付管理。
三、下半年经济财政形势分析
根据对宏观经济和财政收入运行态势的预测分析,总体上看,下半年全市经济将保持健康、协调发展的态势。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两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省委、省政府支持南通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有利于我市经济的发展,为财政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奠定了基础。但受国内与国际、短期与长期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经济形势的复杂性较大,全市下半年财政增收仍面临较大压力。
(一)我市财政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总体运行平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仍处于年度预期的合理区间。一是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476亿元,增长22.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884.3亿元,增长14.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42.7亿元,增长24.4%。二是工业生产缓慢复苏。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9亿元,增长12.7%。工业应税销售完成2656.8亿元,增长8.6%,连续三个月回升。工业用电量完成109.3亿千瓦时,增长3.1%,连续四个月回升。三是消费市场有所回升。上半年,全市出口总值完成93.5亿美元,增长4.2%,比1季度回升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42.1亿元,增长12.7%。
(二)我市财政增收面临的挑战
一是制造业企稳基础尚不牢固。从相关经济数据看,我市制造业面临成本上升、经营困难、投资谨慎的压力。6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仅上涨0.8%,虽然有国际原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下跌因素,但主要反映了市场需求疲弱。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职工薪酬增长11.9%,财务费用在去年高平台基础上仍然增长10.4%,其中利息支出增长10.9%,企业运行成本继续上升。上半年全市工业企业进项税金增幅7%,低于销项税金的增幅3.8个百分点,而且全市固定资产抵扣同比下降9.6%,反映企业投资依然谨慎。
二是政策性减收因素产生影响。预计今年“营改增”试点实施、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取消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性减收因素将影响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9.7亿元。全市“营改增”试点实施以来,企业整体税负有所下降,预计影响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减至15%,预计影响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亿元;从今年8月1日起,对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预计影响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6亿元;从今年起,国家取消和免征3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预计影响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亿元。
三是出口放缓影响免抵调库资源。免抵调库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影响较大。从统计数据看,全市上半年完成出口93.5亿美元,增长4.2%,其中市区出口下降4.8%。从申报的情况看,上半年全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实现出口销售476.8亿元,下降5.5%。全市共产生免抵调库资源4.6亿元,仅增长5.6%,同比下滑1.4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已调库4.9亿元,下降2%,同比下滑14.8个百分点。目前,全市免抵调库资源仅结余1.2亿元,增值税收入形势较为严峻。
四、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全年预算收支任务
下半年,全市财税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苏中发展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年初人代会通过的财政收支预算和市政府下达的工作目标,强化收入组织、盘活财政资金、支持经济发展、优化支出结构、深化体制改革,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量质并举导向,积极组织财政收入
上半年,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人代会预算“双过半”的目标,但下半年经济发展形势仍不明朗,制约财政收入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工业经济艰难复苏、企业成本不断攀升、货币政策更趋稳健、省厅严格税比要求等。初步研判,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压力很大。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将坚持把组织收入放到财政工作的核心位置,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和财税政策动向,关注重点财源变化趋势,妥善处理结构性减税对财政增收的影响,加强分析和预测工作,切实增强组织财政收入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提高综合税收管理体系运行效率,加强协税护税和信息共享机制,坚持依法治税,确保应收尽收,努力提升财政收入质量。
(二)突出推动转型升级,着力支持经济发展
坚持把稳定经济增长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不断强化支持发展职能,加强积极财政政策引导,突出市场杠杆作用,坚持立足提质增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一是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跟踪落实重大项目“零成本”落户政策。对重大项目落户市区收费做到“能免则免”,无法减免的通过相关政策弥补。认真贯彻执行《江苏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最大限度杜绝乱收费现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努力打造行政成本最低、审批服务最优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实南通。二是创新支持产业发展的理念。支持产业规划的升级研究。改变“无偿拨款”为主支持企业的方式,积极探索股份化、资本化的资金使用方式,加大招投标等竞争性分配比重,切实加大财政资金聚焦度,提升产业政策扶持效果。三是加大要素支持力度。今后出台的财政引导政策,将逐步减弱以税收结果为导向的奖励力度,加大对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支持力度,着力加大对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支持力度,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三)突出民生优先理念,加强财政支出管理
坚持民生优先的公共财政导向,积极有为和量力而行相统一,全力推动人民群众期盼的民生实事工程,促进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公平和谐。一是加大民生投入。新增财力将全部投向民生领域,确保全年民生投入不低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56%。加大对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安置房建设,支持农批市场和蔬菜基地建设,让市民享受更多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强化绩效运用。以聚焦政策、促进发展、服务民生、提高绩效为目标,对支持发展贡献大的专项资金、优化环境成效快的重点项目、惠及民众效果好的各项支出,进一步做大规模;对无效益、花架子、图形式甚至铺张浪费的项目,坚决予以取消。三是坚持厉行节约。财政部门不仅要带头执行中央、省市的各项规定,更要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从严控制出国(境)经费、车辆购置、公务接待费等一般性公务支出,切实降低各部门行政运行成本,认真组织推进预、决算公开,以试行“三公经费”公开倒逼部门、单位将厉行节约落到实处。
(四)突出精细化管理目标,深化各项财税改革
积极稳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提升财政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深化财税领域改革。继续推进“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落实好行政性收费减免政策;完善国库集中收付运行机制,健全公务卡制度;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市级投资项目评审机制。二是强化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公共财政预算编制内容,努力做到项目预算编实,会计核算记实。全面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的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政府采购管理和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有机结合的机制,完善预算支出执行管理制度。三是推进预算信息公开。提高财政运行透明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农业等涉及民生的重大支出情况,提高依申请公开信息事项的回应和处置水平,扎实推进部门预算信息公开试点。四是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加强财经纪律监督检查,对财政性资金运行实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各项财政政策落到实处,切实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建立多层次合作监督模式,合力推进“大监督机制”,提高各方面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完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强化投融资平台公司的规范管理,防范债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