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情况的报告
——2015年6月30日在南通市第十四届
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南通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决议》贯彻执行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菜篮子”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菜篮子”工程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全局的大事。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将“菜篮子”工程建设放到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关心过问,深入一线调研走访,对“菜篮子”工程建设提出方向性、指导性意见。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议提出的“菜市场的规划布局和管理体制尚需完善,生产、流通与消费的衔接还不够紧密,质量安全监管还不够到位”等问题,瞄准“让市民‘菜篮子’拎得更轻一些”的目标,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出台实施意见,将“菜篮子”工程年度目标任务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通过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完善市场流通设施、强化质量安全保障、构建应急预警机制,推动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的可持续发展轨道,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一)狠抓生产环节,“菜篮子”产量稳定增长。
我市依据区位优势和自身基础,稳定和发展蔬菜生产,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设渔业经济强市,“菜篮子”生产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14年,全市蔬菜累计播种面积329万亩,同比增长1.1%;总产量608万吨,同比增长0.7%;设施蔬菜面积88.6万亩,同比增长2.1%;市区建成永久蔬菜基地3.46万亩,蔬菜自给能力稳步提高,主城区蔬菜自给率始终保持60%以上。
2014年全市生猪存栏355.91万头,出栏437.14万头,与往年基本持平;山羊存栏211.4万只,同比减少11.5%,出栏320.27万只,同比减少7.3%;家禽存栏4882.36万只,同比增加2.7%,出栏10080.9万只,同比减少2.5%。
2014年全市实现水产品总产量约88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2.3%,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420亿元。其中海洋捕捞产量30万吨,海水养殖产量36万吨,淡水养殖产量18万吨。
(二)狠抓批零环节,“菜篮子”流通体系逐步健全。
一是大力推进通农物流中心建设。今年以来,通农物流中心二期工程稳步推进,粮油大厅与仓储楼、综合交易大厅与配送楼即将竣工验收,展销商务楼、商业综合楼主体工程正在施工,两座四万吨综合冷库中,一号综合冷库桩基开挖已结束、二号综合冷库正在审图,冷链物流中心冷库建设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目前,物流中心市场交易品种已扩大至蔬菜、水果、水产、猪肉、南北货等五大类,已吸引经营户约2000户,推动中心日均交易额超过3000万元。
二是着力推进城市菜市场建设。市人大决议中强调指出,菜市场是重要的城市公用设施,具有公益性、资源性、民生性和受益最普遍性的特性。为进一步优化布局,突出我市菜市场的公益性质,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市规划、商务等部门完成了市区菜市场专项规划(2012-2020)的编制,对市区菜市场空间布局进行了整合规划,促进布局合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二是突出公益性质。在市政府关于新建居住小区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套建设会议纪要(2014年第13号)中,明确要求新建居住小区应根据菜市场专项规划要求,同步规划建设菜市场,在验收合格后,由开发建设单位连同相应的土地使用权无偿移交给所在区政府进行营运和维护。三是全力推进建设。完善推进机制,建立了“商务牵头,部门配合,区县主抓,业主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市、区、街道、市场业主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推进菜市场建设的强大合力。根据统一部署,市商务、财政、物价等部门研究出台了《南通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标准》、《南通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扶持政策》、《推进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补充政策》以及《第二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制度保障,全力引导促进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工作。
2011年,市政府启动市区菜市场升级改造行动计划。根据调查,当时市区(不含通州区)有菜市场56家,其中需要升级改造的34家、因规模太小无改造价值的3家、因规划调整需搬迁整合的19家。经过三年的努力,到2013年底,市区完成升级改造30家、由于私营业主不愿改造而未能进行的4家、已关停9家。
自2014年起,根据市区菜市场专项规划,结合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老百姓的消费需求,市区开始新建一批标准化菜市场。目前,三区正在新建的菜市场有10家(其中城山家园系搬迁新建),净增9家,由于此前已关停9家,三区菜市场总量仍为56家。其中,属于国有的31家、属于集体的9家、属于民营的16家,2014年6月以来新建小区配建的菜市场一律明确为国有性质。待新建10家菜市场全部竣工开业后,三区标准化菜市场将达到40家,占总数的71.43%。
三是积极推进农产品直营店建设。为解决市区部分居民小区菜市场配套先天不足的矛盾,2014年起,按照“完善链条,减少环节,创新模式,促进产销衔接”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鲜活农产品直供社区工程,加强规划指导与政策引导,全力推动通农物流中心在市区建成农产品直营店20家。受此带动和影响,社会民营资本也响应市场需求,自发设立了4家直营店,我市“菜篮子”产品零售网点布局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今年以来,通农物流中心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拓展经营范围,在市区苏建、天润小区2家门店试行店长承包制,推动首家加盟店(朝晖花园店)建成开业,引导市场水产经营户入驻直营店,取得较好的成效。农产品直营店成为市区优化菜市场布局的有益补充,有效缓解了部分小区居民购菜不方便的问题。
(三)狠抓质量环节,“菜篮子”质量安全不断强化。
高度重视“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突出“源头控制”、“全程追溯”和“质量安全”三大环节,确保各类农产品质量的可控、可测、可查和安全。
一是从生产环节入手,加强“源头控制”。全市以园区和基地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基本实现了各县(市)和通州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全覆盖。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农业部命名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45个,建成省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249个,有效提升了我市畜禽水产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和综合治理水平。
二是从流通环节入手,加强“全程追溯”。积极开展市区肉品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目前已覆盖市区猪肉批发市场1家、生猪定点屠宰场3家、菜市场25家、超市10家、农产品直营店12家、餐饮集伙单位2家,在这些试点单位实现了生猪供应、屠宰加工、猪肉零售等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确保生猪来源可识别、肉品流向可查证、质量责任可追溯。
三是从检测环节入手,加强“质量安全”。全市95%以上的乡镇建有单独的检测室,并配备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器及必要的检测设备。2014年对5622个批次的样品抽检中,蔬菜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为97.07%,畜产品抽检合格率为100%。
(四)狠抓应急保供环节,“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一是保障“菜篮子”供应。近几年来,在市场供求关系影响下,我市“菜篮子”生产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肉、蛋、奶、鱼、菜、果等重点产品生产总体上布局合理、总量满足需求、品种更加丰富、季节供应均衡。在市农委抓好蔬菜在田储备的同时,市商务局积极落实国务院“沿海大中城市地方猪肉储备规模不低于当地居民10天消费量”的储备要求,与17家生猪养殖企业签订生猪活体储备合同,在全市建立了2.3万头的生猪活体储备,切实增强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应变能力,着力保障猪肉市场正常供应,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消费需求。
二是稳定“菜篮子”价格。市物价、商务等部门采取有效举措,维护菜篮子价格的平稳运行。第一,积极推进平价商店、直营店等零售网点建设,发挥其廉价优势,以平抑菜价,保持价格稳定。第二,健全价格监测网络及信息监测发布体系,截至2014年底,市区“菜篮子”价格监测点总数达到19个,涉及生产、批发、零售各环节,实现了主城区全覆盖,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全市价格监测预警体系,从而更好地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和保供稳价的需要。第三,加强市场监测预警和监督检查。定期开展“菜篮子”产品市场运行周报、月报及黄金周专题分析,及时掌握价格运行动态,加强市场趋势预测及预警。市物价部门在市区组织开展以“晒价格、比价格、稳价格”为主题的价格采集公布工作,通过南通物价局网站、政府网站、江海明珠网手机应用平台、南通周刊、南通数字电视等媒体,一周两期发布通城晒价台,为广大消费者和企业提供准确、及时、可靠的价格信息,解决经营者和消费者价格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三是促进产销对接。继续指导开展农超、农批对接等活动,推进农副产品产销衔接。促进蔬菜基地与超市、农批市场、菜市场、食品加工厂、经纪人队伍、餐饮企业和集伙单位建立产销合作关系,减少流通环节和成本,提高流通效率,进一步畅通“菜篮子”产品上市供应的流通渠道。加大力度招引山东、新疆、福建、海南及陕西等地大生产商、大批发商、大代理商进入通农物流中心开展经营,通过实现以南通为目的地的“北菜南运”、“西果东运”、“南果北运”,进一步丰富了我市蔬菜、水果的供应品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尽管近年来我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菜篮子”产品结构有待优化。设施蔬菜和规模畜禽养殖基地生产能力还需增强,不同季节品种结构还需优化,与之相适应的“菜篮子”产品综合平均价格还有下调空间。二是“菜篮子”流通体系不够健全。随着市区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部分居民小区的配套菜市场建设还不能完全与之相同步。一些民营菜市场还存在升级改造推不动的现象,经营设施及卫生条件亟待改善。农产品产销衔接还不够紧密,在局部地区、局部时段,时有发生“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现象。三是产品质量监管还要加强。“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质量检测与实际要求差距较大。目前比较常用的监管手段就是抽样监测,难以全面评定农产品安全。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实施到位,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难以进行质量追溯以维护自身应有的权益。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菜篮子”工程将从基层群众关注的具体事项入手,继续抓好“菜篮子”生产基地建设,着力推进“菜篮子”产品市场流通载体建设,重点抓好追溯体系建设,努力推动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大力推进生产基地建设。按照物资装备现代化、科学技术高新化、产品质量优质化、农业服务社会化、生产环境生态化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好蔬菜基地,突出抓好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大力提升畜牧生态健康养殖水平。全面推进畜牧业规模化饲养、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提高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安全控制水平和整体效益水平,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发展新格局。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稳定海洋捕捞,加快发展海水养殖和淡水特种养殖,丰富市场供应。
(二)深入推进市场载体建设。加强组织领导、督查指导和政策扶持,全力推进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和市区菜市场网点布局优化,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配套完善、设施先进、管理到位的城区“菜篮子”产品批零网络。近期,重点协调推进通农物流中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督促市区3家新建菜市场项目加快建设进度,重点推进五湖家园菜市场加快内部标准化建设,力争年内建成开业。同时,督促学士府、永兴福里菜市场加快内部标准化建设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力争早日建成。不断巩固提升农产品直营店建设成果,促进直营店与菜市场、超市“平价店”等业态有序竞争,形成多渠道、多方式、满足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的零售网络。
(三)积极促进产品产销对接。继续推进农超对接,引导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直接与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生产,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农产品流通企业建设直采基地、鲜活农产品冷链系统和农产品配送中心。引导通农物流中心等龙头型企业发展连锁经营、配送、电子商务等农产品流通业态,搭建“菜篮子”产品产销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销对接。发挥市农委、物价、商务、供销等部门职能作用和优势,加强对“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的信息引导服务,畅通销售信息渠道,努力解决生产和销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四)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在搞好肉品流通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大力推进蔬菜流通追溯系统建设,重点做好菜市场等节点追溯体系的推广使用,制定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建设和质量把关,全面提升“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农药残留检测体系,对进入农批市场和菜市场的农产品加强检测。完善市场长效管理体系,加大对“菜篮子”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执法检查力度,为百姓消费提供质量安全保障。
(五)进一步完善“菜篮子”工程组织管理体系。调整、充实“菜篮子”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对“菜篮子”工作的规划指导和组织协调,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重点强化肉菜流通追溯系统建设的管理职责。加强绩效考核,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菜篮子”考核机制,将“菜篮子”工程中的基地建设、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工作任务纳入全市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农业农村工作考核范畴,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强化督查,真正形成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的合力。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菜篮子”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要求,一如既往地自觉接受人大的监督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高度重视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把这一惠及广大群众的民生幸福工程抓紧抓好,为加快“两个率先” 、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