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侨港资企业发展情况的视察调研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
(2011年8月30日)
8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飞、徐永兵、吴晓春、陆玉明、王平、王向红、刘璠及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对我市侨港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视察组听取了市政府外侨办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实地视察了创斯达集团和百奥迈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对今后进一步支持和促进侨港资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在此之前,王平副主任带领市人大常委会外事民宗侨台委员会对崇川区、港闸区和如皋市的侨港资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召开了部分侨港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走访了新加坡第一企业集团骏和房地产有限公司、南通普力马弹性体技术有限公司、善龙食品(南通)有限公司和德源(中国)高科有限公司等侨港资企业,较为深入地听取了侨港资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视察调研的情况汇总如下,供各位组成人员审议时参考。
一、我市侨港资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侨港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南通经济走向国际化,为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我市侨港资企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我市现有侨港资企业1860家,占全市三资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强,总投资额30.64亿美元,到帐外资20.48亿美元。主要投资纺织、机械、轻工、医药、化工、电子、农牧水产、房地产、旅游与饮食等二十多个行业。近年来,侨港资企业在全市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对全市经济与社会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优化了产业结构、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大加快了我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同时对社会公益事业也给予了巨大的帮助和支持,他们的特殊优势和贡献是不可替代的。
(二)我市新侨商迅速崛起,力量逐步壮大。目前,我市在海外注册的企业有750多家,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创业发展的人数约7万人,名列江苏省第一。大部分在海外创业的南通人都取得了当地的合法身份,“走出去”的企业成为了新生的侨港资企业,这些新生的企业发展壮大以后跨国经营能力不断提高,继而反哺家乡,回到南通继续投资兴办企业,再加上部分留学生回南通投资创业,这些已经成为我市建设“新侨之乡”的主要力量。
(三)市政府促进侨港资企业发展工作持续给力。近年来,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侨港资企业发展工作,采取切实措施,支持侨港资企业健康稳定发展。市政府在省内率先召开了促进侨港资企业发展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侨港资企业健康平稳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市区投资环境的若干意见等一批文件,对侨港资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明确了优惠政策,建立和完善了促进侨港资企业发展的服务机制。侨港资企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各级行政、司法机关和涉侨工作机构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构建了有利于华侨华人创业和生活的社会环境。
二、我市侨港资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的侨港资企业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一)侨港资企业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现有的大部分侨港资企业规模偏小,生产传统产品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受用电荒、用工荒、融资难、用地指标紧等因素的影响比较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不足,经济效益还不高,制约了侨港资企业的整体发展,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里侨港资企业的优势并不明显。
(二)相关扶持政策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促进侨港资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是一些政策措施和服务举措相对偏重于较大型企业,而面广量大的中小型企业受惠不多;一些部门和单位对侨港资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不能主动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具体落实优惠政策。
(三)整体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由于对侨港资企业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侨港资企业的整体投资环境尚未达到理想程度。一是由于城乡建设规划的局部调整及领导层“工作思路”的变化,致使侨港资企业原有的投资意愿和预期效益难以实现。二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宣传不到位,使一些部门行政管理措施与部分侨商的期望和认知还存在差距。三是个别地区和少数部门对侨商反映的矛盾和投诉案件处理不及时,未能很好地维护侨商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我市侨港资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为侨港资企业服务的分类管理机制,建立侨港资企业信息库。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侨港资企业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重要作用,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加强对侨港资企业的分类规范管理。各级政府侨务工作机构要会同工商、税务、海关、统计等部门,建立统一完备的侨港资企业信息库,将侨港资企业作为一个专门类别,建立和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及时掌握和了解企业信息,提高为侨港资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针对性,形成政府与侨港资企业联系的绿色通道。
(二)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水平。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努力为侨港资企业发展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要加大对企业的政策宣传和解析力度,帮助企业更好地解读和掌握政策,在投资决策上少走弯路,提高企业运营水平。要切实贯彻落实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主动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融资保障、税费减免、财政扶持、用工培训等方面,把支持和促进侨港资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让更多的侨港资企业得到实惠。要切实加强对现有侨港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服务,协调解决他们在投资、建设、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在推进城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侨港资企业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对侨港资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三)进一步加大对侨港资企业自主创新的扶持力度,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市政府要重点培育和帮助现有的侨港资企业,指导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扶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开发高新技术产品,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引导,利用华人华侨在海外影响力大、辐射性广的特点,多引进一些科技含量高、扩张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的企业来我市落户,切实提高侨港资企业整体的科技水平。同时,市政府还要进一步加大侨务引智工作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真正解决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要引得进、留得住,在“政治上给地位、生活上给温暖、发展上给扶持、法律上给援助”,以双赢模式涵养侨力资源,从人才引进、储备、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提供有效的人才资源保障。
(四)进一步完善维权工作机制,加大涉侨纠纷处理力度。要逐步建立健全处理涉侨经济纠纷案件的制度,建立从案件类型的界定、处理原则、承办机构到处理程序的一整套完备的制度,承办机构从受理登记开始到调研、协调、转办、跟踪督促直至结案归档,都要有一套规范的做法,使侨港资企业“投诉有门、受理有人、答复有期”,切实维护侨港资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