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报告
——2015年7月30日在南通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四次会议上
市规划局局长 马啸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本次人大常委会会议的议程安排,受南通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余西村位于通州城区东10公里,地处通吕运河南、海二公路西侧,因盐业发展而起,古名余庆(庆余),又名龙城,余西文化内涵深厚,历史变迁曲折,完好地保存着明清和民国时期江北盐业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区域内历史遗存丰富,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保存较好,拥有龙街、精进书院等一批历史遗迹,是通东历史文化及非物质遗产的空间载体,素有“通东第一镇”之称,是一座有着一千多年文字记载的历史古镇,也是蓝印花布的发祥地之一。余西在2000年4月之前,其行政建制为余西乡;2000年4月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余西乡,将余西隶属于通州区二甲镇,现为余西居(村)。 2013年4月开始余西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2014年3月被国家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依法做好余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工作,2014年5月,通州区邀请古建筑保护专家东南大学朱光亚教授领衔的规划设计团队,编制《南通市通州区余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编制导则》的要求,开展保护规划的编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组织多次方案讨论、征求意见和阶段成果审查,编制单位进行了多轮修改和完善,《规划》成果于2014年11月,在江苏省住建厅主持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上获得通过。本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将由市政府报省政府审批。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共分五章十三节59条,下面我就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内容,按《规划》的章节次序逐一进行汇报。
(一)规划年限及规划范围
1、本次规划年限为2014-2030年(与二甲镇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2、规划范围为余西历史文化名村所在自然村庄的建设用地以及周边需要控制的用地范围,北至城河北路,南至运盐河南岸村路,东至海二公路,西至运盐河,总面积约74.4公顷。
(二)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
1、功能定位:整合余西历史资源,挖掘其历史演变的精髓,将余西塑造为村民安居乐业,具有乡野意趣,展示通东传统风貌和盐业遗迹特征,兼容旅游活动的历史文化名村。
2、发展目标:保护余西历史环境整体性与物质文化遗存的真实性,改善村庄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3、余西历史文化特色及价值
一是华东陆海变迁历史更迭的重要见证。自出海成陆以后,余西藉海陆交界之便,以盐业作为发展契机,因盐而盛,海远而衰。其发展兴衰与海陆地理变化息息相关,充分反映了唐末以来海岸线变迁的历史。
二是中国古代城镇转型的典型案例。余西始为盐场,形成了以盐业为中心的场镇,因盐场管理机构曾设于此而逐渐繁荣。海岸线东移之后,盐场逐渐没落,但余西由于具有传统社会中的交通优势与区域行政中心的地位,由产盐变为盐业中转,逐渐转化为商业集镇。自建制形成数百年以来,余西历经场、乡、区、村的历史变迁,从出水成陆、煮盐为场、建立场署,到龙街形成、海岸变迁、转型集镇,余西一直繁荣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其发展历史脉络清晰完整,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地理环境变迁影响下生产型场镇向贸易商业集镇转变历史的一个典型缩影。
三是南通地区盐业水乡聚落特色的真实载体。作为盐业发展而形成的水乡聚落,余西历史街巷与水系体系完好,具有“中轴对称、村河相拥”的历史格局,功能布局具有盐业历史的特殊印记,保留有众多的传统建筑、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地图等历史文献,反映了江北水乡的特色,是同时期盐场中还保留有原始布局的聚落遗存之一。
四是淮吴交融之地民居及商业遗存集萃地。余西作为明清时期两淮重要盐场之一,以水网之便,通江襟海,成为运盐河上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现状遗存中有数量较多的清末至近代的商铺和民居,一些村民仍保持了早年的记忆与生活习惯,是南通地区历史风貌保持最完整的名村。
五是南通地区传统文化传承之地。余西保留了蓝印花布、木刻画等民间传统工艺以及众多传说,此外余西自古作为曹、朱、任等家族的聚居之地,重视文教,自古以来在政治、戏曲、医学等方面涌现出各类人才,至今仍在对社会发挥作用,是南通地区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之地。
(三)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
一是在历史、现状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确定历史文化遗存与保护对象(详见《规划》表1)。构建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历史街巷、历史水系、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以及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制定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对象名录,明确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
二是明确核心保护范围内保护控制要求,划定以龙街为中心东西各50-100米区域为余西历史文化名村核心保护范围,总面积约6.5公顷。其保护控制要求为:保持原有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保持传统的街道肌理与空间尺度,不得进行与保护无关的建设活动,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其高度、形式、体量、色彩必须与历史风貌相协调,对区内风貌有严重影响的现状建筑近期内予以整治或拆除。
三是梳理历史空间格局,保护余西以“工字型”主街为主干,各条巷弄为支干组成的中轴对称的街巷格局,保护水系环绕、村河相拥的水网格局以及中部院落密集、外围建筑疏朗的整体空间格局。严格控制区域内建筑高度、建筑风貌,对龙街等18条历史街巷、护城河等7条历史河道、街巷节点空间、自然景观格局等方面提出具体控制引导要求。
四是明晰文物保护单位(2处)、历史建筑(7处)、传统风貌建筑(36处)保护要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建筑逐栋制定保护与整治模式。
五是加强历史环境要素保护,明确名木古树(22株)、古井(7处)、街门、历史场所、桥梁等遗址的保护要求。
六是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保护内容和利用方式提出要求和引导。
(四)村庄建设与发展
一是空间布局与重要节点设计,明确规划范围内住宅、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基础设施、对外交通等用地布局,规划范围内现有工业等功能应逐步迁出,在保护现有公共空间基础上,新增文化休闲中心等九处重要节点。
二是住宅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规划范围内以居住用地为主,配套有村委会、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站、卫生院、公共停车场、盐业历史展览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和超市商店、游客接待中心、艺术文化中心等商业配套与展示设施。
三是道路交通规划,减少外部交通对余西干扰,在保护传统街巷道路走向、尺度和风貌的前提下,开辟水上交通,建立动静分离、外达内通的道路交通体系。
四是基础设施规划,主要有给水、排水、电力、燃气工程规划以及管线综合、环卫设施和市政设施规划。
五是综合防灾规划,主要有消防、防洪、抗震防灾工程规划。
六是绿化与景观规划,紧密结合历史文化展示主题,明确绿地系统、街巷景观、河道景观、桥梁造型控制要求,突出生态性与乡野趣味的田园风光。
七是旅游展示与规划引导,提出以“慢生活传统村庄”为旅游发展主题,以“通东非物质文化基地”为文化旅游产业引导方向。
(五)保护机制与实施策略
一是分期实施保护规划。基础设施先行,建筑及用地小规模渐进更新,近期至2020年,实施规划范围内的危房整治、市政管线敷设、街巷路面改造、沿街沿河环境整治以及水系绿化景观改善。远期至2030年,对各功能置换地块进行整治改造,打造村庄整体面貌。
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和组织领导。建立古村保护管理机构,制定并完善居民搬迁、房屋置换等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个人或民间力量参与到保护实施。
三是落实资金保障。扩大融资渠道,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投资方式参与余西保护工作,建立财政投入、专项基金支持、区域外挂钩开发反哺、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多元投入保障体制。
四是加大技术支持。建立保护专家制度,确定一批了解余西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风格的专家参与设计方案的审查和施工现场指导。建立针对余西的专业修缮队伍,负责村内传统建筑和环境的日常维护与修缮。
五是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在古村保护规划实施过程中,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落实好居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加强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形成公众主动参与古村保护的良好氛围。
按照余西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的要求,目前通州区二甲镇政府正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古建筑保护工作,现已投资2400多万元,完成部分污水管网、护城河驳岸、水系整治、景观提升、桥梁架设等工程,并对村落核心保护区域的房屋进行调查登记并入档,对保存较好的41处古建筑,以及古树名木、古井等历史环境要素实施挂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