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新侨之乡”建设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4-04-25  字体:[ ]

——2014年3月27日在南通市第十四届人大

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南通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   王浦坚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市人大常委会汇报我市“新侨之乡”建设情况。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南通赴外经商、务工、求学的队伍不断壮大。迄今为止,本市在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总数约12万人,遍布全球约1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外经商人员约6万人,留学生约4万人,建筑从业人员约2万人,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北美、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创业从传统的纺织、服装、建筑、轻工等领域,不断向新能源、船舶装备等新兴行业,以及境外资源开发、园区开发等领域拓展。2013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突破8亿美元,总量跃居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的占比从2005年的2%提高到13.1%;新签对外承包劳务合同额18.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9.8亿美元,占全省总量的24%,主要业务指标连续18年保持省内领先。

  南通新侨的异军突起催生了“新侨之乡”的诞生和发展。“新侨之乡”的建设,将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宣传推介我市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发展成果,有利于弘扬海外新华侨爱国爱乡热情,有利于凝聚侨心侨力进一步参与和推进南通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新侨之乡”建设情况

  2012年春节,国务委员杨洁篪(时任外交部部长)来通参观考察时,高度称赞南通民营企业“走出去”规模大、质量高,南通堪称“新侨之乡”。2012年12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海峰(时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出席了在南通召开的全国侨务办公室主任会议,亲自为南通授牌“海外华人华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侨务办公室命名海门市林西村和通州区界北村为 “华侨村”(全省仅有两个)。2013年9月26日,省政府方伟副秘书长受傅自应副省长委托,率省政府相关部门和政策性金融机构,专程赴南通召开“走出去”重点企业座谈会,希望南通率先实现从外经大市到外经强市的转变,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一)主要做法

  1、帮建海外社团组织,引导新侨商集聚发展。1996年起,我市先后帮建了罗马尼亚南通商会等29个同乡组织和商会组织,逐步形成了“通商”互联、互帮、互通的全球性网络。2009年初,在帮建海外社团的基础上,又整合成立了“南通世界通商总会”,吸引了上千名海外新侨商成为总会的骨干力量,进一步扩大了海外新侨商的群体效应,树立了全球性“通商”创业品牌。

  2、引导产业升级,鼓励新侨商转型发展。一是构建总部经济。引导“通商总会”一批领军企业投资20多亿元,在南通开发区建设以“通商大厦”为主体的通商总部经济区,引导海外新侨商集约发展。二是举办专题培训。先后邀请外交部、国侨办司局级领导来我市为海外新侨商进行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创业培训,引导侨商理清思路、把握方向、转型发展。三是开展交流活动。组织侨商与市领导等有关方面面对面交流,举办“海外创业科学发展座谈会”等,引导新侨商形成合力,培育本地跨国集团,推动“通商”企业向品牌化、信息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市政府多次组织召开“走出去”重点企业座谈会,听取企业海外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推动我市“走出去”扩量提质、转型升级的举措。

  3、培育海外领军人物,激励新侨商跨越发展。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海外创业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并以市政府名义予以表彰;采访编印了《南通人创业非洲风采录》、《世界通商》等宣传手册,联合英国作家出版了以海外通商为主题的《南通故事》。通过表彰激励典型人物、宣传海外创业精神,极大地鼓舞了一批又一批通商走出国门开创事业。通过组织举办“南通海外创业发展论坛”、“南通侨商新春恳谈会”、“南通海外乡贤侨团大会”、“ 海外创业顾问团咨询服务会”、“世界通商能达天下”等一系列侨务活动,使乡情和侨情得到有机融合。市人大和市政协对侨商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引荐多名海外通商参政议政,部分侨商领军人物当选为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4、紧扣海外创业实际,服务新侨商安心发展。我市创建了“走出去”服务体系,为广大新侨商提供“出国前”、“出国后”、“回国来”各个环节的链条式服务,构建了一条“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服务保障、风险控制”的海外新侨商服务链,努力让新侨商海外创业安心、顺心、舒心。我市组织15个部门联合创建了“侨之家”服务超市,为海外新侨商提供法律、税务、海关、商检、金融、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服务;组织成立了“海外创业后援服务中心”、“海外创业维权应急工作组”,为海外新侨商优先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开辟了赴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12个国家的因私签证服务,启动新侨商微信服务平台,有效放大了政策服务的组合效应,进一步提升了为海外新侨商服务的综合能力。今年2月,我市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走出去”转型升级建设外经强市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对外经济从劳务输出加速向工程总包、国际贸易、项目投资、综合开发转变,从追求规模速度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从外经大市向外经强市转变。

  (二)主要成效

  “新侨之乡”的建设,使我市有效凝聚了海外新侨商的力量,引导新侨更加主动积极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南通海外侨团成为我市对外友好合作、对外投资兴业、境外引资引智的重要力量。

  1、参与并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侨商们充分发挥独特优势,利用人脉资源,积极“以侨引侨”、“以侨引外”,引进了一大批关联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企业来通投资,这些投资成为我市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新侨商充分利用市场优势,积极扩大对外贸易,拓展对外合作,为我市带来了国际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产业和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同时,新侨商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我市新侨商企业在海外的经营领域已从早年的建筑承包、家纺产品经营为主,逐渐向矿业开发、能源投资、服装、机电、房地产、国际贸易等多行业、多领域拓展,并通过设立机构、并购、参股等方式,积极实施跨国经营战略,不断提高跨国经营能力。这种转变丰富了我市的产业门类和发展层次,也催生了一批科技含量高、扩张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的领军企业。许多新侨商企业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对我市部分传统产业进行改造重组,为我市经济的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2、大力开展民间外交。一是海外影响力不断提升。海外新侨商积极主动融入当地政治经济生活,全方位、宽领域、多角度地向住在国政府及主流社会宣传中国、推介南通,与当地政府“搭得上线、说得上话、办得成事”。多个国家的高层政要与通商建立了友好关系。一批在海内外打拼的通商侨领,致富不忘报国,发家不忘行善,不仅与住在国高层结交朋友,也与当地百姓打成一片。海外通商在住在国当地积极开展助学帮困等慈善活动;智利江苏商会会长郁飞在智利大地震发生后带头捐资捐物抗震救灾,在当地人心目中留下了“中国人好朋友”的良好形象。二是主动维护国家利益。南通新侨商有着深厚的爱国情怀,一直默默地为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而努力奉献。南通世界通商总会会长朱仲辉和常务副会长黄跃权在纳米比亚开发特种矿产,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相关方面纷纷出高价收购开矿权。但他们以国家利益为先,将58%的矿权转让给了国企。海外新侨还以各种形式积极开展反对法轮功、反“台独”等斗争。三是积极参与国际友城建设。目前我市拥有19个友好城市,其中10个友好城市是通过南通新侨商介绍而建立的。通过新侨商引荐,我市于2008年与博茨瓦纳共和国首都哈博罗内市建立友好城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积极报效祖国反哺家乡。新侨商怀着报效祖国、造福家乡的心愿,回报家乡,无私奉献。目前,我市新侨商累计回乡捐赠额已突破5000万元,并兴办各类社会事业,反哺家乡、造福乡梓,赢得群众的广泛赞誉。南通新侨商企业的总部大多设在家乡。新侨商遵章守法、依法纳税,为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新侨商们还在帮助当地居民就业增收和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通“新侨之乡”品牌已初具雏形,但“新侨之乡”的建设在一些方面还亟需改进和提升。一是海外社团组织建设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二是“走出去”的质态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为新侨民服务发展的功能和载体有待加快建设。

  二、“新侨之乡”建设的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 “充分放大南通‘新侨之乡’的品牌效应,引导更多企业和创业者加快‘走出去’,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和全球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发挥“新侨之乡”的品牌优势,整合优化各种资源,引导更多的创业新侨“走出去”,并逐步建成具有更大影响力、更强市场竞争力、更有南通特色的“走出去”体系。

  (一)充分发挥新侨在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引导新侨抓住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机遇,将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投入到新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去,注重穿针引线、铺路搭桥,促进南通与其他国家的经贸技术合作。引导新侨回国投资兴业,尤其是发展新兴产业,参与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引进海外人才,特别是帮助侨胞中的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引导新侨与国内企业合作,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投资经营。引导新侨发挥各自优势,以血缘、地缘、语缘为基础,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加强交往联系,互相支持帮助。引导新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发扬中华民族讲信修睦、爱好和平的历史传统。通过侨民大力宣传家乡、推介家乡,进一步扩大南通在海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快“走出去”转型升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境外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和南通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走出去”转型升级建设外经强市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快“走出去”转型升级步伐。一是加快发展境外直接投资。引导传统产业建立境外加工贸易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并购国际知名品牌和营销网络,鼓励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设立境外研发中心,支持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开发境外农、林、渔和各类矿产资源。鼓励企业创新方式“走出去”,开展绿地投资、并购投资、证券投资和联合投资等,推动南通境外投资迈上新台阶。二是推进境外重点园区建设。加快建立“走出去”有效载体和发展平台,支持帮助南通企业积极参与当地大型城市综合体规划建设和开发园区建设。通过推进境外园区建设,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整体“走出去”,提高南通境外投资质量和水平。三是提升国际工程承包水平。支持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发挥自身资金、技术、管理等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扩大国际工程市场份额。鼓励企业承揽附加值高、影响力大的基础设施项目,提高国际工程承包水平。四是促进外经外贸外资融合发展。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支持承包工程企业加快建筑产业化步伐,实现企业多元化发展。鼓励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承包工程业务,增强带动出口能力,增加国内急需原材料、资源能源等产品进口。支持对外投资合作企业通过与国外合作伙伴相互参股、利用利润返程投资等方式,促进利用外资。五是培育南通本土跨国企业。引导企业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向,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和跨国经营比例,加快培育有一定规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南通本土跨国企业。六是提高对外劳务合作水平。鼓励企业开拓中高端劳务市场,加快调整外派劳务结构,重点推进计算机应用人员、技师等中高端劳务输出。整顿规范外派劳务市场秩序,查处打击对外劳务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妥善处理外派劳务纠纷和境外突发事件,促进对外劳务合作健康稳定发展。

  (三)健全服务保障体系。注重国别(地区)投资环境分析研究,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和国外投资促进机构的联系,为通商提供及时准确的境外投资环境和市场信息。支持海外南通籍企业家组建同乡会或商会组织,鼓励在外企业团结互助、做大做强。培育海外领军企业、领军人物,进一步扩大“通商”品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简化人员出国(境)审批和政审手续,为民营企业开设出国(境)绿色通道,鼓励“走出去”人员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积极争取代办领事认证业务。开放所有国家因私签证服务,畅通因私出国渠道,创造良好的签证环境。建立境外经贸园区及重大投资合作项目的跟踪服务制度与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建立大项目库和重点企业库,实行跟踪服务,协调解决通商对外投资合作中遇到的审批、融资、保险、招商、人才等问题。同时,积极构建风险防范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风险预警、风险保障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重点加强海外领事保护培训,为新侨民在海外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四)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全市“新侨之乡”品牌建设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新侨之乡”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全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有关部门对“走出去”的指导服务职责,及时协调研究对外投资合作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市、县(市)区和乡镇(园区)三级对外投资合作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网络,上下联动抓好落实。积极打造“通商”品牌,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南通人开拓海外市场,寻求跨国经营发展之路。进一步加强海外新侨商创业精神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对“新侨之乡”品牌培育和发展形成广泛共识。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