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蔡惠忠
(2013年9月29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纲要》经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从中期评估的情况看,《纲要》实施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有力指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落实八项工程、实现八个领先”的要求,抢抓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全面落实“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和各项政策措施,凝心聚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纲要》实施和执行情况达到预期效果。
一、总体情况
《纲要》确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工作任务符合中央和省、市发展要求;确定的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六大类28项指标,除“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省未下达目标任务外,17项指标达到时序进度要求,3项指标基本达到,高新技术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千人拥有病床数、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市区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居民消费率等7项指标已经提前达到规划目标要求(详见附表);确定的350个市级重大项目,截至2012年底,累计完成投资2946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38.6%,竣工和基本竣工项目70个,在建项目197个,开展前期工作项目83个。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主要指标增长较快。201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58.7亿元,跃居全国地级市第8位,较“十一五”末年均增加546.5亿元,高于规划年均增长预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7211.5元,超过年增长预期6383元13%。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达1055.9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9.72亿元,进入全国地级市5强。今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0亿元、增长11.9%,1-8月,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7.1亿元、增长18.7%,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有望突破5000亿元和500亿元,跃上新的发展台阶。扩大内需成效明显。两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64.8亿元,年均增长21.5%;2012年居民消费率达到38.5%,超过“十二五”规划目标3.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实力增强。全市建成百亿级特色板块22个,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2%,比“十一五”末提高2个百分点。拥有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33个,建成两个国家知名品牌示范区。
(二)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推进主导产业高端化发展,六大主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90%,海工与船舶产业成为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家纺产业成为全国区域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9.7%,比“十一五”末提高7.5个百分点。推动新兴产业基地化发展,2012年,完成新兴产业产值2573.7亿元、年均增长26.2%,新增海工、新材料等22家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基地和10条特色产业链。推动服务业集聚化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比“十一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0.8%。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成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示范市、省首批科技金融合作创新示范区,获批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市。中远船务海工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南通高新区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省级海安、如皋高新区获批。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8%,分别比“十一五”末提高0.34和2.7个百分点。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订并实施产业人才发展“312”行动计划,两年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6名、省级人才计划资助对象70名,高层次人才总量达6.1万人。
(三)沿海开发全面提速。坚持以规划引领江海联动发展。制定实施全市重点产业布局指导意见,明确沿江、沿海、沿上海等“五沿”产业布局框架。围绕沿江沿海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控规和港、产、城等6个方面,编制和修编50多项规划。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洋口港、吕四港建设加快推进,通州湾三夹沙匡围工程加快实施,全市新建成各类码头泊位39 个, 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85亿吨。沪通铁路工可报告获国家批准,并已完成扩初设计审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加快实施;通洋高速、临海高等级公路等加快建设,海启高速工可获批。连申线航道整治工程即将竣工,江海河联运高等级航道建设全面启动。兴东机场国际候机楼开工建设,机场航线、航班进一步增加。基地型产业项目加速集聚。中远海工、太平洋海工等一批销售超10亿元的特色产业项目进入产出阶段,恒力纺织新材料、招商局海工、南通电厂“上大压小”一期、醋纤五期、江苏LNG接收站、同方发光二极管、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建设, LNG接收站二期、中石油成品油管库一体化等一批重大前期项目稳步推进。载体功能不断提升。南通综合保税区获批,新增海安、如皋、海门3家国家级开发区,新增苏通科技产业园、吕四港经济开发区2家省级开发区。南通滨海园区开发全面启动。市北高新(南通)科技城、锡通科技产业园等跨江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中奥苏通生态产业园成功落户,跨江合作园区总数达到12个。沿海11个滨海园区建成区面积近250平方公里,2012年完成应税销售近440亿元。
(四)城乡面貌明显变化。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推进中心城市空间战略研究等103项规划编制,加快构建市区“1+5+8”空间布局体系,全力开展城建大会战,新城区、观音山新城、市北新城、通州城区等重点区域加快建设,老城区改造扎实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城市形象明显提升。“102030”交通畅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组织实施304个重点城建项目,一批城市快速路和骨干路网项目竣工,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两年提高4.1个百分点,市区初步建成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5个县(市)城新增建成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沿海8个重点镇、19个市级中心镇产城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桥梁改造分别完成规划目标的86.7%、75.1%;积极实施公交“村村通”工程,开通率达78.6%。农村河道疏浚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市)、大型灌区建设达到序时目标。建成114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114个小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农村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66%的行政村通过村庄环境整治验收。村级集体建设用地试点全面展开,424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超过20万元。
(五)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审批效率提高60%以上。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沿海开发集团和城建集团相继组建并运营。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深入推进教育、文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扩权强镇试点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改革。金融创新成效显著,中小板创业板上市企业数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十强,名古屋银行南通分行开业运行,恒丰银行即将开业,汇丰银行、光大银行获批筹建;直接债务融资全省领先,累计各类债券融资超230亿元;苏通科技产业园创新资本中心正式挂牌,目前全市各类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超60家;新增农村小额贷款公司18家。开放型经济难中求进。利用外资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两年累计注册外资实际到账43.7亿美元,到账外资超千万美元项目到账额占比达到64.1%,较“十一五”末提高10.3个百分点。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国家级船舶出口基地、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获批,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263亿美元,年均增长11.8%。“走出去”步伐加快,两年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占全省的22.4%,新批境外投资项目中方协议投资额占全省的14.5%。
(六)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生态市建设成效明显,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核。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取得新成效。着力推进项目节能、企业节能、建筑节能,有序淘汰落后产能,2012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0.507吨标煤/万元,较“十一五”末下降9.4%;坚持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多管齐下”,开展“铁腕治污”行动,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切实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和集约利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建设用地占用较2010年下降17.3%,连续21年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开展节水型社会创建活动,成为长江流域首个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新一轮绿色南通建设取得新成效。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3%,森林覆盖率达19.4%、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9个百分点。绿色经济加快发展。制订出台《循环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被列为全国首批光伏规模化应用示范区,如皋省级低碳试点城市规划通过评审,如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列入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七)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民生投入不断加大。围绕构建民生幸福“十大体系”,两年共实施20件82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市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达55.6%。城乡居民持续增收。推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和“万人创业”计划,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9%和15.5%;“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2.48%,两年城镇新增就业累计达17.85万人。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城乡三项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为职工97.8%、居民99%、新农合99.9%,最低工资、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全面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市区两年累计新增保障性住房面积1079.1万平方米(含安置房),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实现基本均衡,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9%;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公办乡镇卫生院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惠民程度提高;文化强市建设深入推进,城市“15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加速形成,海安523文化产业园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继续弘扬,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社会管理创新深入推进。成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重点典型培育城市,社会稳定、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全面推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人口服务、社区网格化管理等机制不断完善,公众安全感达到95.9%,安全生产事故总数和死亡人数连续11年双下降。
二、存在问题
从规划《纲要》两年实施情况看,我市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保持了“十一五”期间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指标达到规划《纲要》预期目标,但要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中后期目标任务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
一是《纲要》实施进展顺利,但经济发展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外贸需求持续减弱,2012年进出口总额增长2%,同比回落20.5个百分点。受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放缓、消费市场热点不多等因素影响,消费拉动力呈减弱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5%,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产业层次还不够高,新兴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能有效支撑、带动重点产业发展的大企业不多,不利于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对“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对照《省市党代会目标任务分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港口货物吞吐量、城镇化水平等3项指标与序时进度存在脱幅。在短期问题与长期矛盾相互交织的情况下,实现这些目标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是城乡建设力度加大,但中心城市和重点镇功能仍需加快提升。城镇体系尚不完善,中心城市建成区规模偏小,县(市)城承载能力不强,建制镇镇区普遍体量小、功能弱、特色不鲜明。户籍、土地、教育、医疗、社保等制约城镇化水平提升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还需逐步破除。2012年,我市城镇化率为58.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通过“十二五”前两年城镇空间布局调整和优化、公共设施投入、老城区改造、新城区建设等推进力度的加大,后几年城镇化水平应会有较快增长。
三是绿色发展成效显现,但资源环境矛盾仍较突出。我市正处于工业化的上升期和沿海开发的推进期,能源、化工等重化工业项目加速集聚,与此同时,“十一五”时期,我市超额完成省下达节能减排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基数较低,多重因素叠加,造成主要污染物减排压力增大、空间减小。2012年,我市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较2010年分别降低2.22%和3.3%,基本达到省下达年控目标。随着正在实施的一批市、县污水处理厂改扩建提标工程的陆续完成,以及城乡污水管网建设的加快,将为我市“十二五”后三年完成更高目标的削减任务奠定坚实基础。省下达我市“十二五”前两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控制目标分别为7.16万吨和8.36万吨,已充分考虑占我市燃煤电厂装机容量近一半的大唐电厂自2010年起陆续投运,削减压力不断增加的实际情况,实际完成情况为7.2万吨和8.35万吨,基本达到省控要求。随着正在实施的华能、天电、大唐等10台燃煤机组脱硫、脱硝工程今年陆续建成投运,预计年底这两项指标可分别完成“十二五”减排目标的70%和80%,2014年可望提前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
四是有效投入不断扩大,但重大项目支撑作用仍待增强。受市场需求疲弱、融资难度加大、用地指标不足、用工成本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部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纲要》确定的市级重大项目中,在手实施的仍以续建项目为主,尚有163个项目建设未达到序时进度;新开工项目数量较少,仍有中化新材料、沿海燃气电厂、文化艺术中心等83个项目尚未开工;重点产业项目储备不足,特别是能够支撑投资快速增长、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
五是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但社会建设任务仍较艰巨。社会面基本稳定,但各种经济因素与非经济因素相互影响,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难点问题相互交织,合理诉求与不合理表达方式同时并存。公共服务能力与多样化民生诉求还不适应,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民生质量还需加快提高。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医疗卫生发展不平衡。
三、发展环境变化对《纲要》实施的影响
今后两年,宏观经济环境仍然复杂严峻,实现“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保持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的压力较大。
(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纲要》确定的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产业分工和资本要素流动方向呈现出新的态势。新兴国家依托低廉的资源价格优势,加快承接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以数字化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绿色低碳发展模式成为世界发展大趋势;外部经济环境偏紧的状况短时间难以改变。这些因素对坚持扩大内需、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大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实现省定新的全面小康指标提出了新要求。
(二)十八大关于“五位一体”和新型城镇化等重大决策部署,为今后几年执行《纲要》明确了奋斗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全面推进、全面协调新阶段;针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中央提出宏观政策要稳住、微观政策要放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新要求,国务院及时作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释放消费和民间投资潜力等战略决策。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今后一个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建立了新框架,为我市丰富“十二五”发展内涵,以更高标准执行《纲要》明确了奋斗方向。另一方面,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不高,稳增长与促转型、惠民生的矛盾比较突出。
(三)创建国家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面推进,为今后几年执行《纲要》创造了重大机遇。在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上,省委、省政府明确支持南通创建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继支持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之后的又一重大政策利好,为我市有效破解发展瓶颈、放大江海联动优势、释放改革红利、争当苏中发展“领头雁”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创新平台。同时,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省委、省政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我市既要提高总量占比,又要在质量上追赶苏南,还要在均量上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面临扩量提质的双重任务。
四、对策措施
“十二五”中后期,我市将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争当苏中新一轮发展“领头雁”的目标,继续落实“八项工程”、奋力实现“八个领先”,集聚新人才、壮大新产业、拓展新空间、建设新城市、构建新体制,推进特色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整体发展、绿色发展,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一)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着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政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重点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深入实施新兴产业“310”工程,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3+4”重点领域规模化、基地化发展。扎实推进“千企升级”行动,加快纺织服装、装备制造、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围绕现代服务业“7+3”重点领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和科技、商务服务、旅游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快集聚总部经济,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大力发展智慧产业,打造“智慧城市”。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港航物流等方面形成一批特色产业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经营。
构建区域特色创新体系。推动科技、产业、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市。按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梯队模式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完善以高新区为龙头、“三创”核心区为重点、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创新载体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引导各类资本参与科技创新,构建开放式、网络化、集聚型技术创新体系。深入实施江海英才、“312”产业人才行动计划。
切实保障经济平稳运行。密切关注经济运行动向,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加大重点企业、重要增长点扶持力度。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逐个跟踪分析、落实帮扶举措。认真落实“金融十条”新政,引导金融机构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健全银政企协作联动、风险共担机制,与企业抱团取暖、共渡难关。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发展网络消费、租赁消费、信息消费等新型消费。加强政府融资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
(二)强化重大项目支撑,着力推进江海联动融合发展。以科学规划提升沿海开发水平,把重大项目作为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以增量带存量,推动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实现沿海“筑巢引凤”、沿江“腾笼换凤”。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综合提升、适度超前原则,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推动沪苏通基础设施同城化。推动沪通铁路尽快全面开工,积极开展通苏嘉城际、宁启铁路南通至启东段、海启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临海高等级公路、通洋高速、连申线航道、兴东机场国际候机楼等项目建设,加快构建区域性交通枢纽。
强化载体功能提升。以体制创新、功能配套和升级扩容为重点,深入开展示范工业园、生态工业园、特色工业园区“三园同创”,推动开发园区提档升级。加快综保区建设,充分发挥口岸作业、展览展示、对外贸易等功能。推进南通滨海园区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区中园”和平台经济,提升集聚、服务和创新功能。以跨江共建园区为主要载体,深化与上海、苏南的合作,打造一批融合发展示范区。
强化重大项目推进。精心组织好重大项目大会战,滚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功能性项目、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和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等“五个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恒力新材料、中石油LNG二期、招商局海工、空港物流园、成品油管库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强化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进一步提高行政服务效能,落实市区重大项目落户“零收费”、化解融资难题“十二招”等措施,优化项目建设考核办法,加快项目推进速度。
(三)突出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城镇化建设试点,围绕城镇化转型发展,加强政策创新和制度设计,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着力提升市区经济首位度。围绕“优江拓海、提升中心”新目标,出台并实施《关于服务和促进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通过强化统筹协调、加强要素保障和财政扶持、推行简政放权、优化审批流程、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等举措,推动市区经济做大做强,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龙头带动作用。优化市区产业布局,推进一批2.5产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金融集聚区项目,打造一批文化、创意、家居、商贸等特色街区,提高中心城市集聚辐射能力。
优化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坚持以高起点规划引领成片、混合、融合开发,完善空间布局,明确各板块要素构成、功能组合和业态分布,推动新城区等重点区域建设提速、功能完善。组织实施城建重点项目,加快轨道交通等城市交通、管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城市公园及绿地等建设,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八横八纵一环”主要路网沿线整治。以“五水”地区为重点启动“两河两岸”景观带建设。
加快县域城镇发展。加快推动县(市)城扩容提质、特色发展。分类推进2个省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8个临海重点镇和19个市级中心镇建设,做特做强主导产业链,推进形态、功能开发,打造新一轮发展的新增长点。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等一体化,通过“三集中三置换”等方式,努力在户籍、土地、财税、教育、住房等改革上取得突破,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着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开发开放。
着力推进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认真贯彻全省苏中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争创国家陆海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围绕建设江苏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区和江苏沿海转型发展先导区、城乡发展一体化先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在整合陆海资源要素、优化陆海空间布局、促进陆海产业转型、改善陆海生态环境、协调陆海利益关系等六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创新体制机制。认真做好向上政策对接、任务对接和工作对接,积极争取国家、省级层面的支持,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全方位推进企业、人才、城市国际化,放大开放型经济优势。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深入开展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与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的主题招商活动,聚焦世界500强、知名跨国公司,着力招引一批旗舰型、基地型重特大项目。稳定外贸发展,优化外资结构,鼓励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建自主品牌、加快加工贸易转型、拓展“双向投资”。推动洋口港、吕四港、南通机场一类口岸正式开放,与上海自贸区互动发展。依托江海河联运、公铁水联运等优势,加强与沿江重点城市的经济合作,增强服务长江流域的能力。深入对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构建苏通经济圈。
(五)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创新,着力构建民生幸福城市。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完善社会管理“十大体系”,争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示范城市。
健全就业社保体系。继续深入实施“万人创业计划”,助推重点人群创业就业。深入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落实各项富民措施,拓宽居民增收空间。加快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保险市级统筹,完善低保自然增长、大病救助等制度,扩大社保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标准。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促进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健全全民医保体系、便民惠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人口计生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加强社会风险排查,构筑风险防控体系。注重源头治理,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和信访维稳责任追究制度,提升突发事件防范应对能力。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加强食品药品管理,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一流宜居城市。出台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积极培育绿色产业。全面实施循环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在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全面推行循环化改造,积极争创国家和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加快构建绿色经济产业链和资源循环利用链。严格执行绿色生态准入标准,优先发展清洁生产型、循环经济型产业。
狠抓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铁腕治污”,完善环境准入、环境执法监管、落后产能退出机制,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重点行业标准化整治、化工园区生态化创建。深化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严格饮用水源管理,推进农村河道疏浚。加强建筑扬尘污染治理,强化秸秆禁烧,推行黄标车区域限行制度,加强PM2.5防控。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强新一轮“绿色南通”建设,打造城市、城郊、乡村多层面绿化空间体系。建设大型生态廊道,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建立海洋生态综合管控、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域排污总量控制等制度。
在“十二五”中后期,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和监督下,全面贯彻落实苏中发展会议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以创建陆海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继续大力实施“八项工程”、奋力实现“八个领先”,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