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情况的审议意见

发布时间: 2012-07-05  字体:[ ]

  南通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听取和分组审议了市文广新局陈亮局长受市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我市文化惠民工程实施情况的汇报。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一致认为,近年来,我市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幸福指数逐步提高。但是,随着我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市的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中依然存在一些与南通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相适应的现状,与兄弟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文化建设投入仍显不够、基层文化惠民阵地比较薄弱、镇村文化人才队伍亟待提升等。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审议中指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文化惠民工程是繁荣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此,建议:

  (一)切实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科学把握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意义。文化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化人力资源、优化发展环境和社会管理建设的需求,各级政府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建设文化强市,不断开创我市文化惠民新局面。一要做到把文化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确保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二要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领导,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县(市)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考核内容,完善乡镇(街道)文化站评估指标,加大对镇一级政府文化建设考核比重,并将开展群众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民意调查纳入评估结果。三要建立支持和推动基层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落实好国家、省、市就文化惠民建设和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特别是省政府2012年77号令),完善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政策体系,明确县(市)区在文化惠民工程实施中的主体作用。四要强化行政推动力度,尽早召开全市贯彻执行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加快推进南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专题会议或现场会、推进会,进一步推动全市文化惠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大财政投入,抓好规划建设,巩固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需要各级政府做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布局的统筹规划,需要更加积极地发挥财政公益主导作用,从而把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重心放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事业项目上来。建议南通市政府制定完善好十二五文化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将南通市文化馆新馆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加快公共文化设施标志性工程建设步伐,在建市图书馆要加紧展开软件配套工作,早日发挥文化惠民主阵地作用。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分布的科学性、均衡性,健全重要公共文化设施立项、建设的审议机制,依托市辖区、街道、社区设施,本着“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要求,打造出城市“十五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议各县(市)区政府要把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各类文化资源以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逐步完善以县为单位的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切实建设好农村“十里文化服务圈”。

  (三)夯实基层网络,提升队伍素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的管理服务水平。乡镇文化站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在“县有两馆、乡镇有文化站、村有文化室”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主要职能。建议我市各级政府按照文化部《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和《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2012年3月施行)》等政策法规扶持引导城乡文化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建设,积极参与乡镇(街道)文化站提升达标工程,完善乡镇(街道)文化站的机构和功能。一是要恢复完善乡镇(街道)文化站,让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带动村一级文化室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应按规定核定好人员编制和经费,专职专用。三是要修订完善切实可行的基层文化队伍在人才聘用、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的灵活政策,不断提升文化干部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真正将素质好、水平高、业务强的人才充实到文化岗位,同时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努力造就一支专业素质优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深受百姓欢迎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四)确保文化供给,创新服务方式,保障城乡文化民生权益能落到实处。建议各级政府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和群众文化活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内涵和实效建设。一是要加大对公共文化产品和项目的开发支持力度,对贴近居民群众、贴近社区生活、贴近实际的群众喜闻乐见的社区题材的文艺作品,给予重点扶持,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创作,以先进的、公益性的、健康的文化产品引导城乡社居文化消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要在服务方式上 “新老结合”,坚持“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注重提高村镇的文化设施及资源的利用率,大力扩大文化共享资源的社居覆盖面;继续创新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针对农村居民最喜欢 “送戏”的实际,应该下大力气创作生产文化戏剧产品,做到经常化普及化,并扩大群众参与度,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生动活泼的景象。三是要对各地已经形成的文化活动品牌做好总结完善工作,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把更多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送到基层、送给群众,把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文化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