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决议》2013年度执行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13-12-30  字体:[ ]

  ――2013年12月11日在南通市第十四届

  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南通市人民政府 赵闻斌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代表市政府报告《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2013年度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我市是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截止2012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常住)达179.66万,占同期常住总人口的24.62%。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谋划,积极应对。今年以来,市政府以贯彻执行市人大《决议》为契机,不断加大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推动全市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领导。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市政府重点工作和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重点推进,重点保障。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先后多次实地调研,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市各相关部门及各县(市)、区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部门、本地区的年度工作重点,切实加强组织推进。二是强化责任。年初,先后下发《关于2013年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主要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任务分解表(2013-2016)的通知》,把市人大《决议》提出的目标任务细化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单位,确保《决议》顺利实施。三是强化督查。定期对全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情况进行督查,对推进不力或进展不快的地区和部门,市政府分管领导分别进行了督促谈话;对个别进度较慢的工作以市政府名义进行了专项交办。针对各地在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市政府及时召开协调会予以推进。目前,市政府确定的2013年度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34项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已基本完成。在《决议》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政府主导,着力健全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任务及政策体系进行规划设计,科学布局。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区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扶持政策的通知》、《南通市区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实施细则》等17个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在土地供应、税费优惠、财政补助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着力推进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发展,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养老服务政策保障体系。各县(市)及通州区也根据《决议》要求和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分别出台了相应政策。

  (二)坚持加大投入,着力增强公共财政对养老事业发展托底功能。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财政预算内(含福利彩票公益金)投入长效机制,引导、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养老事业发展。2013年,全市各级财政用于尊老金以及直接用于机构养老、居家养老、老年教育、老年活动场所、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等建设和扶持资金超过5亿元,市本级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预算投入9165万元,其中福彩公益金3187万元,占其收入总额的58%;县(市)及通州区福彩公益金预算投入4236万元(含动用历年结余部分),占预算收入总额的78.4%。

  (三)坚持规划先行,着力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一是组织编制《南通市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明确市区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的近(2015年)、远(2020年)期规划布局和建设标准要求,突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的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配套两方面重点,对机构养老设施提出布局方案。规划草案已经数轮修改完善,将按程序提请市规委会审议。二是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同步考虑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今年以来,已先后落实港闸区幸福养老中心、海门市养老中心、如皋市福利中心等养老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三是制订并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将养老服务设施纳入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按照基本控制单元每百户2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标准,相对集中地进行配建。新建住宅小区从施工图审查到质量监督阶段,都明确要求施工单位要将养老服务设施配套项目按照规划设计标准,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交付使用。

  (四)坚持多元发展,着力提升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继续加大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力度,重点推进农村敬老院达标升级和养老护理型床位建设。预计今年全市养老床位数将超过4.85万张,其中公办养老床位2.48万张,民办养老机构床位数1.55万张,城市小型托老所、农村“老年关爱之家”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养老机构床位数820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床位数突破27张。一是加大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市和各县(市、通州区)分别建设一所公办示范性养老机构,床位数分别达到1200张、250张;市社会福利中心三期工程(500张床位)已竣工即将投入使用;如东县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工程(330张床位)竣工;海门市养老中心、通州区社会福利院扩建工程等即将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农村敬老院改造提标。今年全市有17家农村敬老院进行了标准化建设改造,等级评定达标率达到60%,其中省一星级以上敬老院35家、占比36%。三是着力推进养老护理型床位建设。通过新建和改建,全市养老护理型床位将达到9000张左右,占养老床位总数的18%。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均已分别开工建设规模达2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护理院。

  (五)坚持城乡统筹,着力强化居家养老服务能力建设。一是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速度、建设总量居全省前列。目前,各县(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站全部建立,全市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13年新增26家,总数达89家,占比77%;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新增89家,总数达1929家,占比99%以上。积极开展日托、助餐等老年人最需要、最迫切的居家养老服务,全市已有155个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开展了日托和助餐等常态化服务,占比31%。二是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扩围提标。市区率先在全省将90周岁以上老人列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服务对象由5类人群扩大到7类;将“三无”、“五保”和低保老人服务标准由去年的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今年市区共有6500余名老年人享受了居家养老购买服务。针对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难题,各地积极创新服务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组织开展结对帮扶等方式,切实解决农村独居、空巢等困难老年人养老难题。三是推进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为市区包括通州区30多万老年人建立了基本信息库;推进老年居家呼叫服务及应急救援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呼叫平台5个,近万名空巢、高龄、困难老年人安装了“一键通”居家呼叫服务器。四是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在全省率先推动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府承担“三无”、“五保”、城乡低保及低收入家庭老年人群的保险费用,其他老年人群给予1/3的补助费用。今年全市参保人数达37万多人,承保率超过20%,受到广大老年人的普遍欢迎。五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通过采取购买服务、资金补助、提供场所等扶持措施,吸引了海盟金网、安吉通、好苏嫂等一批社会服务机构参与居家养老服务。

  (六)坚持资源共享,着力完善老年医疗服务体系。一是合理规划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将老年医疗服务体系纳入正在修订的区域卫生规划(2013-2020)重要内容,为涉老医疗服务体系发展留足空间。按照每个社区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要求,结合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合理配置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目前市区已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59家。逐步推进医疗服务资源与现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有机衔接。二是认真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鼓励大中型医院扩展老年医疗服务领域,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已全部开设老年科。在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65岁以上老年人免收挂号费政策,为老年人就医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护理、体检等服务。落实“五减五免二优惠”的政策(“五减”:普通床位费、辅助检查费、检验费、治疗费、手术费等按50%收取;“五免”: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免收普通门诊诊疗费,免收门诊注射费,免收住院诊疗费,免收基本医疗护理费;“二优惠”:药品费、材料费按成本收费,对农村建国前老党员、五保户等特困人群免费资助其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农村“五保”老人、城市“三无”和低保老人给予特殊关怀。三是积极探索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服务。着力推进老年人健康档案信息化。截止目前,已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636.8万份,电子化建档率80%以上。按照每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0户居民的标准,建立家庭医生包干责任制。通过实施家庭医生制度,主动为长期卧床的老年人、70岁以上老人和独居老人提供医疗规范许可的上门服务。目前,市区建有130个全科团队,共有7.76万65岁以上老年人签约,签约率55.04%。四是探索实施健康助老工程。今年已开始在崇川区先行试点,除对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一次健康管理和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外,对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家庭医生每三个月上门探访一次;对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家庭医生每月上门探访一次。五是支持老年护理院、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站(点)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目前已将南通市社会福利中心卫生所、南通常青乐龄护理院等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站(点)纳入医保定点,开通了医保医疗服务。

  (七)坚持老有所学,着力健全老年教育体系。一是老年办学体系初步形成。截止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以市老年大学为龙头、县(市、区)老年大学为骨干、乡镇(街道)老年学校为基础、村居老年学校办班点为补充的全市老年大学办学体系。充分发挥“南通市民学习网”等网络平台的功能,构建覆盖全市并延伸至城乡社区的远程老年教育学习平台,实现居家养老与居家教育融为一体。二是各县(市)区老年大学办学条件加快改善。目前,市开发区老年大学已制定建校方案,确定办学地址,各项筹建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海安县老干部大学、如皋市老年大学、海门市老年大学也在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办学环境。三是市、县老年大学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市老年大学秋季新增7个新专业,招生人数达到近6000人。市、县老年大学秋季招生数比上年增长10%,在籍学员达到1.3万人。四是乡镇(街道)老年教育加快发展。全市已建乡镇(街道)老年学校及其办班点509个,在学人数达6.87万人。

  (八)坚持市场导向,着力促进养老产业发展。一是优化养老产业项目服务。对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中涉及养老服务产业或产品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及时兑现政策、解决问题。二是拓展养老服务产业项目。充分发挥4个国家级开发区、1个综合保税区以及滨海、苏通、锡通等重要载体优势,结合本市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专题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投资规模大的项目,不断增强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后劲;积极扶持养老服务企业做强做优,组织参加相关展会、发布会等活动。三是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智慧公众服务、智慧社区、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旅游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信息技术在养老生活、家政服务、心理咨询、康复服务、紧急救援等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加强家政服务骨干企业培育。扶持发展具备居家养老等方面服务特色、有潜在市场需求的中小专业型家政服务企业,培育家政服务特色品牌,重点推进了南通亿帮后勤服务有限公司、南通泽旺保洁劳务有限公司、南通市万佳清洁服务有限公司等家政服务龙头企业的培育工作。

  (九)坚持专业发展,着力提高养老从业人员岗位素质。一是加大养老服务人员培训力度。将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纳入城乡就业培训体系,除通过各级劳动就业管理机构组织城乡失业人员开展养老服务培训外,还依托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家政服务培训机构,开展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培训。先后将南通体臣卫生学校、南通市科技人员进修学院纳入市区就业培训定点机构;扶持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家政养老培训。今年以来,共有3200余人通过培训进入养老服务队伍,全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49.8%。二是提升养老从业人员社会福利水平。制定出台《南通市市区养老服务机构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操作办法(试行)》,对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人员予以特殊公益性岗位补贴。今年以来,市区共有113人享受到居家养老服务公益性岗位补贴89万元,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60万元。

  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一些成绩,但总体看还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养老结构亟待完善。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偏低,部分民办养老机构粗放经营,设施简陋,服务质量不高。二是居家养老服务常态化、实效性不强。目前除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正常开展外,我市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着服务项目少、受益人群少及农村工作难开展等问题。三是要素瓶颈制约社会力量参与问题未根本缓解。由于土地等要素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突破,社会资本兴办养老事业门槛较高、运转困难。全市民办养老床位占床位总数的32%,与“十二五”提出的比例达到50%以上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四是专业队伍力量比较缺乏。从业人员主要为“4050”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能适应养老服务需求。养老服务行业薪水低、地位低,社会认同度不高,从业人员队伍流动性大。五是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缓慢。适合于老年人的医疗卫生、康复辅具、信息服务、文化产业等老年用品和服务产品市场尚未充分开发,适合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家庭护理、家政服务、健身休养、文化娱乐等专业服务项目和服务队伍还很薄弱。

  2014年,市政府将继续深入贯彻执行市人大《决议》,着力推进全省养老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加大投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信息服务为辅助的具有南通特色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为契机,积极探索符合南通实际的养老服务社会参与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和投入激励机制,在经费投入、土地划拨、规费减免、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二是进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按照“平台建设网络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要求,推进街道(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常态化,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继续推进实施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三是进一步推进养老机构多元化发展。大力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加快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大力发展老年康复护理事业。四是进一步促进医养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家庭医生制度和健康管理团队服务,引导社会资本建设老年护理院,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政策,将符合规定条件的养老机构、护理院的医疗服务站(点)纳入医保定点。五是进一步提高老年教育水平。依托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改善市老年大学办学条件;丰富老年教育主题活动,推进远程网络教育,扩大老年教育覆盖率。六是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加强养老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全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60%。逐步引入社工人才,按不低于养老服务对象总数的5‰配备专业社工。探索建立护理人员薪酬递增和特岗补贴机制。

  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惠及广大老年人和全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监督指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不断开创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局面,为谱写中国梦的南通篇章作出贡献。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