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2012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草案审查结果的报告
(2013年1月8日南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次会议主席团第五次会议通过)
南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国民经济社会
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施建中
南通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蔡惠忠、财政局局长陈照东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分别向大会提交的《南通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南通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大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审查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此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审查委员会认为,2012年市人民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千方百计稳增长、调结构、抓创新、促转型、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难中迈新步、稳中攀新高的良好态势,基本实现了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目标。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稳中有进,财政收入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创新转型步伐加快;沿海开发全面提速,重大项目支撑有力;城乡建设统筹推进,城市功能不断提升;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物价涨幅稳步回落;民生重点保障有力,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困难,主要有:经济结构仍需大力优化,经济增长仍然压力较大,创新动力仍要不断加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财政减收增支因素增多,消费品市场新的增长点不多,外贸形势依然严峻,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社会事业发展不够平衡等,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3年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财政预算草案体现了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贯彻了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精神,指导思想明确,主要预期目标安排科学合理,工作措施有力可行,符合我市实际和发展需要。建议大会批准南通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批准市人民政府《南通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批准南通市2013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同意市人民政府《南通市201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
审查委员会认为,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做好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十分重大。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心,坚持稳中有进、进中求好,抢抓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两个率先”新局面。为此,审查委员会建议:
1、稳中求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总基调和着重点, 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继续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着力推进江海联动开发,统筹建设港口,集中开发园区,推进港产城融合,加快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始终以载体建设和项目实施为抓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的招引和实施,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经济,促进城市经济与城市建设互动并进。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扩大城乡消费增长新空间。强化出口扶持,优化出口结构,拓展国际市场。认真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用足用好财税、金融等各类相关政策,大力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及时化解要素制约难题,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
2、创新驱动,增强经济发展竞争力。充分发挥靠江靠海靠上海的优势,抓住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新机遇,以科技创新为重点,加快建设创新载体,积极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认真落实创新扶持政策,建立区域特色创新体系。高度重视人才开发,深入推进江海英才计划和产业人才发展行动计划,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放大人才引领优势。不失时机地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增强经济运行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3、改善民生,着力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落实民生幸福工程的核心任务,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重点围绕农民、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的增收,大力拓宽就业、创业、投资、帮扶等增收渠道。继续重视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发展,着力推进“菜篮子”工程、拆迁安置房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职业教育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切实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努力让城乡居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4、开源节流,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的力度,积极培育和扩大税源经济,提高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度,不断增强中心城市的财政经济综合实力。坚持依法治税,继续优化税收征管工作和纳税服务体系建设,服务经济发展。加强全口径预决算管理,细化预算编制,完善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进一步增强预算约束力。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投入。厉行勤俭节约,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控“三公”经费,节减行政成本。继续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规模,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加强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