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 2018-02-01  字体:[ ]

——2018年1月8日在南通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长  韩立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我们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建设上海“北大门”新定位,坚定不移抓项目促发展,持之以恒惠民生防风险,较好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现十五届市政府工作的良好开局。经济运行平稳健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734.6亿元,增长7.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0.6亿元(消化“营改增”因素,基本持平);固定资产投资4959.2亿元,增长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3.4亿元,增长9.1%;进出口总额2360.2亿元,增长16%。“三大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564.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50.3%,均居全省第二;标注南通制造新高度的“天鲲号”、“龙源振华3号”和2万标箱超级货轮先后亮相;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4%;《南通建设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总体方案》获省政府批复实施,中央创新区建设全面启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沪通长江大桥投资量达60%,城市和交通格局加速提升。生态环境状况积极改善,市县镇村四级河道都有了“河长”,“263”专项行动和“三河三行业”整治扎实推进,PM2.5平均浓度降至40微克/立方米、全省最低,地表水省控断面优Ⅲ比例64.5%。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75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72元,分别增长8.9%和9.2%,6.23万省标以下低收入人口收入全部超过6000元。

  回顾过去的一年,困难和挑战比预想的大,机遇和期望也比以往的多。去年4月,国务院对2016年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表扬激励,我市在工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保护、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等方面有8项入选。我们以此为鞭策,撸起袖子加油干,统筹兼顾抓落实。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发展基础更加厚实。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开展化工“四个一批”专项行动和沿江化工园区整治,保持打击“地条钢”高压态势,完成省下达钢铁、水泥去产能任务,关闭化工、印染、钢丝绳等行业低端低效产能企业164家。采取分类调控、增加供给、规范秩序等措施,有效稳定房地产市场。支持企业去杠杆,新增直接融资624亿元;实施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力推国有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规范举债融资行为,制定地方债务化解方案,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及置换债券330亿元。落实七大类降成本措施,仅减税降费就减轻企业负担70亿元。量质并举抓好项目建设。完善“五个一”推进机制,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等活动,加强定期会办、及时协调、跟踪推动,紧盯实物工作量,省级重大项目、市级“双百工程”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30亿元、830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增长53.6%。举办江海国际博览会暨首届通商大会、海外通商峰会和台商产业转型升级峰会等活动,在谈、签约、新开工50亿元以上重特大工业项目29个,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4.2亿美元,新引进超亿美元项目38个、超亿元市外民资项目160个。推动需求结构优化升级。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培育“互联网+商贸”,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3%。制定落实外贸稳增长政策,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等新业态贡献出口增量60亿元,飞机部件航空维修再制造加工贸易业务展开。

  (二)强化创新驱动,实体经济更有质量。出台《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之都行动方案》,通过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评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9%。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落实通创币、创新券等政策,新增省级以上研发机构34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整合高新区、南通产研院等“双创”资源,规划建设众创社区,入选省首批备案试点2家。发挥大院大所对接、江海英才创业周等效应,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建技术转移中心4家。落实“人才八条”新政,制定22个配套政策和中央创新区专项政策,新增省“双创”人才61名、团队7个,均居全省前列。新增PCT专利申请量全省第二。推进产业创新转型。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举办“企业家面对面”活动,“3+3”重点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0.4%。船舶海工、电子信息、高端纺织加快智能化改造,新增国家试点示范企业3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博览会,率先建立大数据工作体系,IP城域网出口带宽5764G。建筑业特级资质企业达20家,“鲁班奖”总数达100个。支持企业创新创业。整合财政专项资金,制定实施促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10项政策措施、“5215”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开展江海创投行、金融帮服万企行等活动,建立融资担保风险分担、投贷联动风险补偿机制。新增省名牌企业84家,获评省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市。评选表彰“张謇杯”杰出企业家、“三名”人物和“杰出通商”。

  (三)落实战略定位,开发开放更具活力。积极策应“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以扬子江城市群为龙头的“1+3”功能区战略,拓展双向开放新空间。全面对接服务上海。举办对接服务上海大会以及科技、旅游对接和农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承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36个,落户高层次研发服务平台6家。围绕构建“三港三城三基地”,制定9个专项实施方案,成立沪通交通对接联合工作组,深化沪通空港物流协作,城域网实现与上海直达互联,全市新增沪通产业合作平台10个。呼应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编制海永-启隆-东平城镇圈协同规划。攻坚突破改革难点。抓好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推进沿江沿海港口一体化,组建南通港集团,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主体结构通过交工验收,通州湾港区总体规划获批;深化陆海统筹土地利用管理创新,推进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等试点。探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创新,打造省股权交易南通分中心,推进企业上市,陆海统筹发展基金实质性运作。绘制沿江“一张图”,沿海新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2个,港口航道、江海河联运和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扎实推进。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抓好省“走出去”先行先试改革试点,境外投资增长12.5%,实施跨国并购项目8个,3家企业进军以色列建筑市场。蝉联“中国服务外包风采城市”。出台支持开发园区创新转型发展的政策意见。口岸平台功能和通关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

  (四)推动布局优化,城乡发展更趋协调。成为住建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和“城市双修”、城市设计试点,形成全市域“多规合一”初步成果和38项专项规划。扎实推动城市和交通转型升级。推进中心城市“一主五片两重点”建设,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有序展开,中央创新区医学综合体等5个功能性项目开工,五山及沿江地区实施7项生态修复工程。跃龙路拓宽改造等十大工程竣工,啬园路快速化改造等十大工程开工。“三城同创”扎实推进,建成中心城区高速一环、宁启铁路生态廊道,市区新增绿地620公顷,全市新增造林11.1万亩。编制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通二通道等过江通道列入省级规划。59个重点交通项目完成投资101.6亿元,宁通直达动车开通。盐通铁路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南通动车所纳入同步实施项目。稳步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67.7万亩。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863”工程,建成高效设施农(渔)业10.3万亩,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渔)场3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数、农产品出口额全省第一。粮食机械化烘干能力建设三年行动任务过半。优化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市区6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立财政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3个镇成为第二批全省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全部进场交易,农民合作社综合社、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等试点有序推进。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培育特色小镇,重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3个村庄跻身省特色田园乡村首批试点。

  (五)聚焦难题破解,生态治理更显铁腕。坚决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标本兼治整改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事项,持续整治41个突出环境问题,彻底解决通灵桥等区域污染。以接受省环保督察为契机,展开突出问题大排查快整治,启动“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责令整改企业341家。扎实抓好水环境等突出问题整治。推进河岸共治,通过省级“河长制”验收,统筹落实“断面长制”,实施水污染治理项目210个,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703家。完成548个大气治理项目,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2.9%。垃圾分类和治理“六个一”行动有序开展。深入推进长江“共抓大保护”行动。制定实施长江流域(南通段)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对沿江新上化工项目实行“三个一律不批”,扎实开展水上过驳作业、沿江船舶和取水口、排污口等专项治理,彻底整治长期存在的53个非法码头。强化生态红线区域保护和管理,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实施60个重大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配合国家海洋督察,推进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持续深化污染减排措施。坚持总量和强度“双控”,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新增城镇污水管网185公里、危废年处置能力3.5万吨,83个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完成投资81.7亿元。加快生态文明改革措施落地。出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办法,开展战略环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污染物排放许可等试点,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建立覆盖全市的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

  (六)突出精准发力,民生保障更好完善。实施富民增收“五大行动”,推进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化,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完成11件50项重点民生实事。推进富民增收和精准脱贫。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支持返乡人员创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2亿元、稳岗补贴1.1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1.82%、新增就业8.7万人。推进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年收入7000元以下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率64.75%。老区建设持续加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五大基本社会保险新增参保29.1万人。调整完善职工生育保险等政策,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到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等标准继续提高。医养、医护结合的照护保险覆盖120万人,新增护理型养老机构10家、床位1687张。“救急难”制度进一步完善。加快教育现代化市级示范区建设。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4所高校入选省高水平大学(高职)建设单位,天津大学—密西根大学(南通)联合研究院成立。深化综合医改。推进分级诊疗,组建五大专科联盟、市区紧密型医联体和13个县域医疗集团,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市属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总会计师制度。与上海交大仁济医院开展合作。提升文体惠民能力。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阅读扎实开展,话剧《张謇》、越剧《仁医寸心》获好评,10部作品获省“五个一”工程奖。成功举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长足发展。完善社会治理体系。落实综治、法治、信访领导责任制,开展社会矛盾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提升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市县镇村四级综治中心全覆盖,公众安全感、法治满意度继续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落实与隐患治理。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如皋成为全省江北首个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民族、宗教以及国家安全等工作取得新成效。落实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任务,全域结对帮扶陕西汉中10个县、区。

  (七)加快转变职能,从严治政更为扎实。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实施“不见面审批(服务)”改革,优化集中审批、联合审图、代办帮办等机制,建成政务服务“一张网”,服务事项90%可网上办,实现“3550”目标,首轮“双创”环境评价全省第一。启动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文化、城管领域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广“双随机一公开”。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开展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试点。实施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条例。认真办好市人大代表议案、市政协建议案,完成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任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构建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阳光防范体系,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加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凝聚着全市人民的辛劳和智慧,得益于方方面面的努力和支持。在这里,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通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及部省驻通单位,向关心支持南通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立足新的方位和坐标审视,工作中不少短板和不足时时警醒着我们。一是对照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我市在总量、均量、质量上都有待提升,产业结构总体处于中低端,特色产业、龙头企业不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城市化水平相对偏低,中心城市首位度、人口吸引力有待提高,城乡差距仍较明显。二是对照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省标和民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公共服务有效覆盖面还不够,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供给不均衡。三是对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形势严峻,快速发展中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短板,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生态产品供给与需求矛盾加剧。四是对照防范重大风险面临的挑战,硬化财政预算约束的意识还要增强,管理规范、风险可控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还不完善;公共安全基础还不牢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还不严密。五是对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表现,一些公职人员法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还不强,少数干部懒政怠政、推诿扯皮甚至贪污腐败。我们必须直面问题,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二、准确把握2018年工作的总体要求

  今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也是南通抢抓多重国家和区域战略叠加机遇,加快建设上海“北大门”的重要一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省“1+3”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长三角城市群、扬子江城市群规划加快落地,南通站到了新时代发展的“风口”。同时,国际经济和区域竞争格局正加快重构,新旧动能转换乏力,资源环境约束凸显,南通也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创优势,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奋力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市委全会部署,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围绕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优生态、防风险各项工作,重点推动产业、城市、交通转型升级,打造创新、改革、开放动力引擎,加快民生福祉、生态质量、社会治理改善提升,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两聚一高”新实践,加快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宜居宜业富有魅力的花园城市,推动“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

  建议今年全市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600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7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0%左右,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增长8%、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新增就业8万人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大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工作中,要紧扣新时代要求,更加注重做到:

  (一)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全面贯彻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提高系统化思维、项目化实施、精准化落实的能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以接续奋斗的定力、敢于攻坚的担当、务实扎实的行动,把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在谱写中国梦南通篇章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二)始终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科学把握工作的策略和方法、节奏和力度,正确处理“有守”与“有为”的关系,聚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守住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底线、社会大局安定和谐的底线、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底线,着力在转换增长动力、推动改革突破、拓展发展空间等方面抢占先机,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稳扎稳打,全力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

  (三)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坚定不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抓牢项目建设“牛鼻子”,打造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高地,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奋斗目标,抓住老百姓最急最忧最怨的事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富“口袋”与富“脑袋”结合,优化公共服务与丰富精神生活并举,关注弱势群体与促进公平正义同步,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让一个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掉队。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行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南通落地生根!

  三、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抓好2018年重点工作

  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围绕高质量发展,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上下功夫,做好八方面工作:

  (一)强攻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

  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发展“3+3+N”重点产业。推动船舶海工向特种船舶、智能船舶和豪华邮轮转型,提升现代家纺品质,壮大光通信、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集群,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和现代电力装备等特色产业,培育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融合创新,新增市级以上智能车间(工厂)20个。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创建,打造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着力破除无效供给,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依法依规推进化工、印染、钢丝绳等落后低效产能退出,加快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

  培育新经济新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一核两区六基地”。聚焦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生物经济和现代供应链等领域,壮大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培育电子商务、研发设计、数据服务等服务业创新平台。拓展全域旅游、医养结合、教育培训等中高端消费,增加品质、服务、绿色消费供给,培育省级品牌消费集聚区5个。

  加大有效投入力度。突出抓好省级重大项目和市级“双百工程”项目,完成投入超1000亿元。实施重大产业项目突破工程,整合设立重大产业项目发展资金,健全10亿元以上重特大项目市县联动推进机制,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更加注重抓好项目竣工与转化,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以上。落实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37条”,民间投资增长10%以上。

  振兴实体经济企业。实施“5215”工业大企业培育计划和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发挥陆海统筹发展基金作用,支持产业链整合和企业并购,50亿元以上销售工业企业达22家。提高金融服务能力,丰富现代金融产品,用好转贷基金,优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落实降成本措施,重点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税费负担、生产要素等成本。贯彻《中小企业促进法》,完善“张謇杯”杰出企业家和“三名”人物激励机制,创新“南通企业家日”活动内容和方式,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传承优秀企业家精神,调动企业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推进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制订、修订国家和行业标准50项。

  (二)加快创新之都建设,持续提升科技创新竞争力。优化创新生态,提高创新浓度,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培强扶优行动,培育科技“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49.5%。支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推动普遍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以上研发机构20家。优化市级科技发展资金投向,引导企业加强应用研究、集成创新,突破收益分配和股权激励、技术转移开发等障碍,实施20个市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提升创新载体和平台功能。加快中央创新区科创中心一期和大学科创园建设,实施“5+5”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推动高新区在全省综合评价中争先进位,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创建省级高新区。推进科技平台“十百千”工程,建设光电工程、先进通信、新材料等重大创新平台,新建和提升研发设计、先进封测、试验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做强1-2个细分行业的产业创新中心,支持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两院”院士在企业、高校交叉建立工作站。推进规上高企产学研全覆盖,实施合作项目500个。发挥科技金融撬动创新的作用,探索投贷联动、投保联动、投债联动,扩大“苏科贷”“通科贷”规模。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5件。

  集聚创新创业人才。落实人才发展促进条例,实施高端人才引领、青年人才倍增和通籍英才归雁计划,办好江海英才创业周暨青年人才发展大会,举全市之力引进1-2个具有重大原创技术的创新创业团队,新增省“双创”人才40名。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壮大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为目标,规划建设10个左右的众创社区,打造创新创业全过程服务链,提升“创新南通”平台功能。

  (三)抢抓重大战略机遇,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策应国家、省新一轮开放大布局,以落实扬子江城市群规划为契机,推进跨江协同、江海联动,加快对接上海、走向世界。

  推动上海“北大门”建设。编制《南通·上海大都市北翼门户城市战略规划》,落实各项工作推进方案,举办对接服务上海大会。打造“南通成本、上海优势”品牌,构建“一核十区多园”的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布局。建立“1+3”离岸创新和技术集聚转移平台,争当上海新一轮科技资源转移承接地。提升濠河、狼山、圆陀角等龙头景区功能,精心建设旅游度假区、郊野公园、旅游风情小镇。建设10个优质农副产品保障示范基地,农产品在沪销售额超过150亿元。加强与上海共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长江口生态保护战略协同区。深化公共服务同城化,丰富教育、医疗和文化等领域合作。推动通州湾临港产业城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开发园区,支持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城加快规划建设。

  打造综合交通枢纽。以交通引领沪通同城化,加快沪通铁路(沪通长江大桥)、盐通铁路、宁启铁路二期建设,深化北沿江高铁、通苏嘉城际前期工作。推进海启高速、锡通高速北接线工程,力争绕城高速、宁通高速扩容开工。开辟国际国内客货运航线。开展加密过江通道、市域铁路、机场客运枢纽规划研究。加快通海港区集装箱码头、横港沙现代化散货码头和沿海港区航道建设。扩容沪通干线传输网络,IP城域网出口带宽达8000G。

  勇当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制定发展现代海洋经济工作方案,推进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项目,海洋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加快沿海重特大项目建设,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与南极磷虾、海洋高端装备和能源装备三大产业基地,支持洋口港建设能源交割中心,发展远洋捕捞、海产品深加工和滨海旅游业。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示范区高起点开发、高质量发展。着力培育省级以上船舶海工创新中心、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协同平台。

  (四)着眼人的城镇化,提升城乡建设治理水平。切实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加快城市提质转型。着力做大做强做美做优城市,营造精致宜居的品质环境。提高规划科学化水平。推进2035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改革,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规划,建设“多规合一”信息平台。编制形成“城市双修”专项规划、城市设计总体规划,坚持“留白增绿”,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强天际线和色彩管控,提升建筑品质,彰显江风海韵的城市特色。加快“一主五片两重点”建设。推动主城区有机更新,加快棚户区改造、老小区整治、危房解危。提升中央创新区专项规划与建设水平,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加快五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和5A级景区创建,推进沿江片区生态修复。推动平潮高铁西站片区综合开发建设。支持通州区与主城区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推进257项城建工程,完成“三城同创”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设,力争2号线一期工程开工。增强治理和服务能力。开展城市环境“八整治八提升”行动,着力化解市民反映强烈的违章搭建、餐饮油烟污染、物业管理等突出问题,深化垃圾分类和治理。推进城市“微更新”,畅通“微循环”,优化“微服务”。保障城市公共安全。落实公交优先行动计划。制定和实施“厕所革命”工作方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调优种植业结构,新增高效设施农(渔)业7.2万亩。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科技支农强农富农工程,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科技和信息进村入户。推动高标准农田、适度规模经营、社会化服务联盟“三个全覆盖”试点镇建设,新建高标准农田45万亩,新增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渔)场34家,建成农民合作社综合社50个。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广“一村一品一店”,培育100个休闲农业精品景点。推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抓好特色田园乡村省级试点,培育10个市级示范村庄。振兴乡村文化,推动“乡村记忆影像志”工程成为留住乡愁、传播文化的载体。

  夯实城乡协调基础。深化新型城镇化试点和经济发达镇改革试点,优化城镇空间布局,进一步放宽重点群体落户条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6.6%以上。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全面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进“四好农村路”、农村重点水利工程和农桥改造项目建设。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五)激发内生动力,推动改革开放重点任务落地。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机制为重点,释放和集聚新动能。

  深化陆海统筹发展综合改革。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为契机,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鼓励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业用地先租后让,建立海域使用权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落实新一轮财政管理体制,抓好环保税开征和税收征管现代化。积极实施金融改革创新,壮大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推进专业金融集聚区建设。完善政府投融资决策机制,严格“借、用、还”闭环管理,依法开展存量债务置换,严格管控新增债务,杜绝违法违规融资行为,切实降低地方债务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完善国资监管体系,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强价格机制改革。

  大力促进双向开放。推进外贸强市建设,放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效应,争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外贸转型示范区、进出口基地和外贸集聚区,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口岸功能建设,推进综保区与通海港区区港联动。实施外资“植根南通”行动,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引导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力争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5亿美元。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境外产业集聚区,发展国际工程总承包,提升国际货运班列水平。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推进以港口为重点的多式联运,深化与长江中上游地区合作。

  推进开发园区创新转型。全面落实“六大工程”和政策意见,以“一县一园区一特色”为导向,有序推进园区整合优化,提升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省级以上开发园区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功能集成”的要求,提高核心区规划建设水平,重点打造1个主导产业、扶持壮大1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500亿级以上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开发园区体制机制,扩大区域能评环评改革试点,深入实施全链条审批赋权清单管理。

  (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南通。牢记只有恢复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坚决不要“沾着灰”“带着毒”的GDP,下更大的力气补齐生态环境突出短板。

  攻坚污染大整治。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回头看”,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整改国家海洋督察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以接受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为契机,挂牌督办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问题,坚决不容得过且过、虚假整改,全力攻坚污染防治十大专项治理。治理大气污染。“控煤、降尘、治企、管车、禁烧、联防”并举,推进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加强工地扬尘、船舶污染等综合整治,PM2.5平均浓度不高于4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不低于72.5%。治理区域水环境。完善“河长制”和“断面长制”,落实生态河湖行动计划,深入推进河岸共治和“三河三行业”整治,强化16条骨干河道和城乡黑臭水体治理,非禁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率达75%,严控水产养殖污染,地表水省控断面优Ⅲ比例达67.7%。按照区域治污的理念,统筹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重点推进乡镇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治理土壤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推进土壤污染详查和修复,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和开发利用负面清单。加快工业产废处废规范化建设,危废年处置能力达32万吨以上。

  创新治理大体制。坚持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完善全面、全域、全民治理环境的体制。成立污染防治攻坚指挥部,整合市、县、镇、村四级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强力推进格局。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建立督查考评机制,层层压实压紧污染防治责任。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实施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绩效综合评价,落实差别化环境政策,发展绿色金融,完善环保信用制度,推动重点排污单位设立环保总监,督促企业把环保责任落到实处。健全行政督察、民主督察、舆论督察等相结合的综合督察体系,支持社会组织和公众当好环保“啄木鸟”,让污染无处藏身。

  构建执法大机制。持续开展环境执法“亮剑行动”,保持“铁腕治污”高压态势。强化刑事司法。充分发挥司法机关职能,公安机关及时立案侦查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提前介入、直接查处重点案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推进环境公益诉讼,形成严惩环境污染犯罪的强大震慑。严格行政执法。深入推进环境监察监测执法垂直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突击执法、点穴执法、交叉执法。加大“三行业”企业专项执法力度,关停“散乱污”企业250家。深化综合执法。完善“大环保”综合执法机制,整合各方执法力量,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增强打击合力。

  推动生态大创建。按照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加快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加强入海河流和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提升园区循环化改造水平。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排污口管理,推进沿江重点规划区域化工企业关停并转迁,完成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任务。完善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细化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统筹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任务,新增造林13.8万亩。

  (七)大力繁荣江海文化,守护共同的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江海特色文化强市,让城市有根有魂、形神兼备。

  强化核心价值引领。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凝聚共识,弘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南通精神。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动县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光大精神文明“南通现象”。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开展“志愿江海20周年”系列活动。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动全民阅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深化江海文化研究,充分挖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提升南通博物苑及环濠河博物馆群文化吸引力,稳妥实施寺街西南营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修缮。推进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申遗工作,扩大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加强历史地段、文物古迹和古镇古村保护。

  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南通大剧院、美术馆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面达标。针对不同群体需求,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激发文艺创作活力,推出地域题材、百姓视角的精品力作,讲好“南通故事”。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50个以上,推进重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2%。推动文化与体育、科技、金融等深度融合,培育创意设计、信息服务、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备战第十九届省运会,实施新一轮足球改革发展三年行动,创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八)始终突出民生优先,更加注重共建共享。落实“七个有”要求,加大富民惠民安民力度,加快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推动就业增收、脱贫攻坚。深入落实富民增收“五大机制”“五大行动”和50条政策措施。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重点群体就业空间,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扶持。实施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大学生创业引领、农村创业富民、城镇失业人员创业四项计划,提升创业服务基地功能,支持1.2万名以上群众创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工资集体协商。针对不同致贫原因精准扶贫,抓好92个经济薄弱村扶贫项目建设,年收入7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脱贫率达80%以上。加大健康扶贫力度,动态解决因病因残致贫。做好与陕西汉中的扶贫协作工作,拓展产业、劳务和人才合作。扎实推进与新疆伊宁、青海贵德的对口援建项目,加强与辽宁辽阳的对口合作。

  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对照“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清单,补好短板,优化供给。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多样发展。重视婴幼儿照护和儿童早期教育服务,推进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和标准化建设,促进普通高中分类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支持在通高校建设省高水平院校。坚持立德树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普及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推动健康南通建设。深化综合医改,加强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分级诊疗、药品供应保障等制度。创新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急救体系,推动健康大数据平台开放应用。扎实开展计划生育暖心服务。深入实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医养结合两项国家试点。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推进社保扩面征缴,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人均不低于600元/月。完善照护保险制度,扩大县级试点范围。健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加强多层次住房供给和保障。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多搞雪中送炭,完善社会救助、福利、慈善和优抚安置等制度,实施残疾人服务关爱工程。积极发展妇女、儿童、青少年、关心下一代、老龄、红十字等事业。

  营造安居乐业环境。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开展“人民满意信访建设年”活动。深化平安法治创建,优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应用,积极防范、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深入推动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融合推进“政社互动”“三社联动”,96.5%的城市社区、91.5%的农村社区达省级和谐社区标准。以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为核心,以“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和信息化管控为主线,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推进“七五”普法规划实施。强化国家安全和双拥、民族、宗教、档案、保密等工作。

  各位代表,奋斗才能收获幸福,奋斗才能造福人民。我们将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今年继续坚持为民发展的导向,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办好10件50项实事,让全市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四、致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勤勉务实,艰苦奋斗,不断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把南通建设成为行政效能最高、营商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一)“严”字当头强作风。进一步严明责任、严肃纪律、严格管理,让求真务实、追求卓越、清正有为蔚然成风。严在标准质量。强化政府工作目标管理,提升推进、协调、督查实效,凡事力求做到细致、精致、极致,坚决克服低标准、过得去、图应付。严在作风硬朗。坚持敢抓敢管、一抓到底,层层落实责任、传导压力,坚决制止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持续开展“走帮服”,哪里有困难、有矛盾,就到哪里去解决。严在自身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省委《具体办法》和市委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驰而不息纠正“四风”。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府形象。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支持行政监察向国家监察转变,发挥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领域阳光防范体系、“阳光扶贫”监管系统等作用,坚决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落实鼓励激励、容错纠错等机制,倡导全体公职人员夙兴夜寐、激情工作、蓬勃向上。

  (二)“实”字打底见成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找准工作落点和抓手,说到做到,做就做好。务项目之实抓发展。坚持不懈怠、不急躁、不掺水的要求,更加注重抓好对转型升级有带动力的大项目好项目,严守环保、产出和技术标准等底线,加快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务突破之实抓改革。健全重点改革任务动态跟踪机制,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着力突破改革协同、要素配置、运作机制等方面的难点和痛点。务感受之实抓民生。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惠民政策和举措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更多运用市场化、社会化、信息化手段提高服务能力,积极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

  (三)“改”字发力优环境。刀刃向内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品牌,建设一流营商环境。降低就业创业门槛。加大减权放权力度,推动“市县扁平管理、一层全链审批”,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巩固“3550”改革成果,推广投资项目信用承诺制、注册登记全程电子化等举措。推行高效便捷的智能化政务服务。建立统一的大数据管理体系和共享交换平台,提升“市民通(我的南通APP)”、拓展“政务通”、探索建设“全视通”,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企业,推动政务服务“一张网”向基层延伸,完成市县“12345”平台一体化整合升级,进一步解决“办事难”“推绕拖”等问题。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双随机一公开”机制,推进包容审慎监管。

  (四)“法”字在心重善治。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的理念,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加强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领域政府立法,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行重大决策目录清单管理,严格政府合同审查和履约管理。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建立行政诉讼法律援助制度,支持行政诉讼集中管辖。依法接受党内监督、人大法律和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以及国家监察、司法监督,认真落实重大决策出台前报告和通报制度,切实办好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建议案、提案。完善层级监督机制,加大财政、经济责任、绩效等审计监督力度。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扩大重大建设项目、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各位代表,拥抱新时代,唯有强毅力行;肩负新使命,务必坚志赴事。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同心同德,苦干实干,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属于全市人民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努力奋斗!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