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人大

启东人大:“相邻人大”协同破题 垃圾归位终结顽疾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07-07  字体:[ ]

“垃圾房终于建成了。”近日,长期饱受诟病的垃圾桶问题终于得到圆满解决,这不仅改善了环境,更从源头上消除了安全隐患,紫鑫巷周边的居民们都舒了一口气。

在启东的城市与乡村交汇之处,北城区街道紫薇一村社区与汇龙镇城北村隔着紫鑫巷相邻而居,一些交界地带的环境卫生等问题随之产生。此前,在北城区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紫薇一村实践点,人大代表刚走进北城8号民情驿站接待选民,多位选民就提出希望代表能够向上反映紫鑫巷垃圾桶周边“脏乱差”问题。

探索协同破题,察民情梳理“需求清单”

一直以来,紫鑫巷北侧原设置有城北村的垃圾桶,不仅摆放杂乱,垃圾外溢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周边环境卫生,刺鼻的气味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更为严峻的是,在2025年初短短几个月内,垃圾桶区域接连发生四次起火事件,而垃圾桶北侧紧邻电动汽车充电桩,一旦火势失控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极大地威胁着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群众的期盼,就是行动的号角。正恰市人大指导开展“相邻人大”协同协作试点活动,人大北城区街道工委和汇龙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联动走访,实地了解情况,确认紫鑫巷垃圾堆放问题可以双方协力解决,决定推动北城区街道和相邻的汇龙镇城北村联手共商共建共享。

搭建沟通桥梁,识民忧化解“急难愁盼”

经过北城区街道和汇龙镇城北村充分沟通与协商,最终确定由北城区街道提出垃圾分类房安装申请,汇龙镇城北村则承担起后期管理与维护的责任,利用其地缘优势,确保垃圾房建成后的长效运行。

项目推进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部分居民对垃圾房选址的疑虑,人大代表、街道选民议政代表与村居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解释,详细说明垃圾房建设的意义、规划设计以及后续管理措施,争取居民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代表们密切关注项目进度,根据时间节点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优化施工安排。

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今年4月,崭新的垃圾分类房在紫鑫巷顺利建成,并于5月初投入使用。垃圾分类房的建成,彻底改变了紫鑫巷以往“脏乱差”的面貌,周边居民纷纷表示,人大代表发挥了大作用,现在环境变好了,生活也更安心了。

优化协作共融,聚民智合力协商共赢

紫鑫巷的治理成效并非孤例。在镇街“相邻人大”协同协作活动的有力推动下,两地居民反响强烈的紫鑫巷堵车、积水等问题,也通过人大层面推动,一一得到解决。在北城区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紫薇一村实践点,人大代表和选民议政代表在社区居民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社区党总支在此基础上积极倡导“群策群力、群防群治”四群工作方法,以人大代表、选民议政代表为主,组建包括社区、物业、党员、居民群众在内的群防群治志愿服务队,对该巷子进行常态化巡逻和宣传引导,不断巩固整改成效。

目前,“相邻人大”协同协作平台已成为汇龙镇和北城区街道代表常态化开展沟通联络、接待选民、实施监督和协商议事的纽带,从“区域边界”到“协作前沿”,通过代表共提共督、两地共建共享,相邻区域联出了一条为民利民便民之路,联出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新实践。


·高俊·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