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长江镇人大主席团:用“三性三实”走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后一公里”

【开栏语】
优化镇街人大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市镇街人大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围绕助力民生实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深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大工作品牌。即日起,本号推出“亮品牌 展风采 树形象”栏目,展示镇街人大工作典型经验与成效,供各地学习借鉴。
用“三性三实”
走好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后一公里”
如皋市长江镇人大主席团
长江镇地处如皋南部,是南通沿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重要节点镇,镇域发展活力与民生需求交织,为人大履职提供了广阔舞台。全镇现有三级人大代表167名,其中南通市代表8名,如皋市代表36名。按照行业领域和专业特长划分农业农村、科教文卫、财政经济3个专业组,下设9个代表小组,每个小组设立1个代表工作站和若干个代表联系点,构建起覆盖全域的“1家9站26点”履职平台体系。
基层人大如何让履职既有章法可循,又能落地见效?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牢记基层人大打通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后一公里”的职责使命,围绕“代表履职更精准、人大工作更高效、民生服务更扎实”的目标定位,立足镇域实际,开展人大活动,探索形成了突出人大工作计划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务求履职路径实、过程实、成效实的“三性三实”工作方法,真正让基层人大成为镇域发展的“助推器”、群众利益的“守护者”。
一、以计划定方向,谋实行动路径,护航履职“不跑偏、不脱节”
“凡事预则立”。我们将计划性贯穿履职全过程,通过“手册引领、节点把控、载体创新”,把履职路径谋实谋细,为每项工作明确“时间表”“路线图”,避免盲目推进。
一是编制手册明职责,绘就履职蓝图。每年年初,紧扣上级人大要求、镇党委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切热点,编制《长江镇人大代表工作手册》,以“表格式”部署全年任务目标,“清单化”压实代表工作职责,明确镇人大工作要点、主席团工作计划、创新项目实施方案、代表小组活动安排、民生实事项目跟踪监督、代表回选区向选民述职等十大事项,让代表不仅清楚“什么时间干什么”“怎么干才能出实效”,也有助于代表提前谋划好工作,提高人代会出席率和小组活动参与率,从源头把稳履职“方向盘”,防止走弯路、偏方向。
二是细化节点抓推进,把准履职节奏。在《工作手册》中按照“分层推进、常态长效”原则,将人大主席团工作、代表小组活动、代表个人履职事项细化到每月、每季度、每个人,确保任务不悬空、责任无死角。针对人代会召开、重点工作视察调研、部门工作评议等重点任务,则在手册中明确标注“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按序时进度扎实推进。同时,每季度末对照手册既定任务清单开展“回头看”,逐项核查完成情况,抓好工作推进每个环节,确保履职“节奏”连贯有序。
三是创新载体强能力,激发履职动能。将工作计划落地与代表能力提升深度融合,一方面,持续推进“强履职作表率,四微行动争先锋”创新项目,着力打造长江镇人大代表履职“1542”特色品牌,鼓励代表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发展思想,紧扣专业园区建设、城市副中心建设、跨江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和长江大保护五大重点,通过理论“微课堂”、发展“微助力”、民生“微实事”和志愿“微帮扶”四种方式,实现人大职能作用和代表履职能力“双提升”。本届以来,已开展73场“微课堂”普及政策,推动134件“微实事”落地见效,实施33项“微助力”赋能发展,促成92对“微帮扶”精准助困,让能力提升转化为实际履职成效。另一方面,举办“牢记嘱托强履职、感恩奋进展风采”主题演讲比赛,常态化开展“代表讲坛”,17位代表分享履职经历,52位代表深入社区、企业宣讲,以多样化活动夯实代表履职底气、激活代表履职热情。本届以来,21人次代表受到南通人大和如皋人大表彰。
二、以规范强根基,干实人大主业,确保履职“守规矩、见真章”
规范性是人大工作的生命线。我们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把履职环节做实做细,推动工作从“经验化操作”向“标准化运行”转变,确保履职过程不打折扣。
一是人代会组织标准化推进,保障议事决策高效合规。严格对照《地方组织法》要求,结合镇域实际细化人代会流程,从会前准备、会中审议到会后落实形成闭环,保证会议召开合法合规、高效有序。会前1个月组织代表开展专题视察,对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决算报告广泛征求意见,把民意实打实地融入会前准备;会中规范建议提出、分组讨论、投票表决等环节,保障代表充分行使审议权、表决权,让决策真正体现民声;会后及时交办代表建议,紧盯办理进度,坚决杜绝“重答复、轻落实”,切实把代表建议转化为惠民成果。2022年我镇年中人代会方案和日程安排被南通市人大作为范本转发推广,为基层年中人代会标准化建设提供借鉴。
二是代表工作精细化管理,保障代表履职规范有力。全面推行代表履职数字化管理,以江苏人大APP为依托,实时上传代表履职记录、动态完善履职档案、同步更新民生实事进度,让167位代表的履职轨迹“看得见、可追溯”。创新民意吸纳方式,通过线上投票让代表参与全年调研选题和部门评议对象的选定,把代表的话语权做实,充分调动履职积极性。同时,在履职监督上持续发力,至今年底,本届所有代表回选区述职实现全覆盖,进一步织密履职管理网络。
三是闭会工作优质化开展,保障职能落地见行见效。始终以宪法和法律法规为根本遵循,把闭会期间的阵地建设、主席团工作、代表小组活动落到实处,确保人大职能不缺位、工作不断档。阵地效用持续提升,镇人大代表之家功能完善,成为《人民代表报》驻江苏·南通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1家9站26点” 平台常态化开展选民接待、调研座谈、协商议事等活动;营商环境监测点代表轮值“坐堂看诊”,收集群众反映突出问题59条,其中33条现场帮办,其余交有关单位处理。镇人大代表之家被评为“南通市先进人大代表之家”,第三、第八、第九代表工作站,被评为如皋市样板和特色人大代表工作站。主席团工作规范推进,每年聚焦镇域重点工作、民生关切及人大履职关键事项召开会议不少于6次;同时,依法依规开展人大代表补选工作,严谨细致落实各环节要求,确保13名市镇代表补选过程合法合规、结果公正有效。代表活动全面铺开,强化镇人大主席团与代表小组的整体联动。镇人大主席团每月牵头联合代表小组开展1次专题活动;各代表小组则结合实际开展“4+2+1”自主活动,每年至少组织4次集中活动、2次专题调研,每位代表主动认领1件“微行动”,从集体履职到个人担当形成履职闭环,全面激发代表履职活力,让代表履职无盲区、人大监督不断线。
三、以实效验成果,抓实工作成效,推动履职“接地气、暖民心”
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决定了人大工作必须求实情、说实话、办实事、讲实效。我们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问题解决没解决”作为检验标准,抓实履职成效,让履职真正接地气、暖民心。
一是强化人大监督实效,锚定重点解民忧。紧扣全镇发展大局与群众急难愁盼,精准聚焦经济运行、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民生保障、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将民生实事项目督办作为常态化工作持续推进,构建“代表持续跟进+小组定期督查+人大集中视察”三级联动机制,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覆盖,确保票决项目落实到位。同时,做实视察调研后半篇文章,在“现场调研、听取汇报、提出建议”的基础上,重点强化“限时答复反馈”,将代表建议意见形成清单交办相关部门,明确1个月内答复,再由代表持续跟进建议办理情况并进行满意度评价,确保监督不走过场,切实推动问题解决,把人大“监督力”切实转化为民生“获得感”。
二是强化建议办理实效,聚焦需求聚民智。始终坚持内容高质量和办理高质量。引导代表吃透镇情实际、找准履职定位,确保建议意见既贴合政策导向、又直击发展要害、更契合群众期盼。搭建“线上+线下”代表建议办理平台,强化见面沟通要求,每年选择10件左右社会关注度高、群众呼声强烈的建议进行重点督办,对承诺事项紧抓不放、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让群众的“金点子”成为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三是强化工作宣传实效,讲好故事暖民心。在扎实推进各项人大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工作成效、扩大履职影响力,更加注重人大主流媒体宣传主阵地作用,让人大声音更广泛、更深入、更有影响力。本届以来,在各类媒体上累计刊发人大宣传稿件127篇,其中38篇发表于《人民与权利》《人民代表报》、江苏人大、南通人大等人大系统媒体平台。《浅议如何有效推动乡镇人大工作高质量开展》《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长江实践地”》等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23位代表的履职故事被媒体报道,通过真实案例、鲜活故事展现代表“为民履职”的实际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人大工作的温度和力度。镇人大工作连续13年荣获“如皋市人大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