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人大

两份建议惠民生 运河碧水润城韵|通州区人大代表助推通吕运河景观带建设的故事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05-06  字体:[ ]

初夏时节,晚风和煦。市民张先生漫步在通吕运河景观带。此时,一幅幅美景在他的眼前展开:夕阳慷慨的晒在波光粼粼的运河水面,金光闪闪;河面上大大小小的船舶往来穿梭,井然有序;运动健身的市民们在两岸绿地间尽情挥洒汗水、释放活力;平坦的滨水步道上市民在汉白玉栏杆保护下眺望两岸美景。这一画卷便是融合了运河文化与张謇文化的南通市通州区通吕运河城市绿廊。

此情此景,张先生已经记不起数年前这里杂草丛生、污水横流的景象。通吕运河是东西贯穿南通市区的母亲河,流经通州主城区。运河航运水利功能为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两岸工业企业也给运河带来了环境污染。2017年,通州区成立城区综合整治工作指挥部,拆除了运河两岸各类工业企业18.4万平方米建筑,处理了数万吨污水、污泥、废油等化工垃圾。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环境的治理,运河两岸住宅小区、学校和商业娱乐场所逐渐增多。如何进一步提升运河功能,造福两岸居民,成为人大代表和市民群众关心的热点。2022年初,通州区十七届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易卫东关注到这一情况。他认为,通吕运河通州城区段作为通州主城区的门户客厅,是展示通州城市形象和城建水平的重要窗口。区委区政府将通吕运河整治作为全区重要的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深得民心。随着连接主城、与运河平行的江海大道高架东延线正式通车,通吕运河城区段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作用愈发凸显。为此,他在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了第127号《关于同步推进通吕运河城区段沿岸景观建设的建议》,建议区政府推进通吕运河城区段两岸景观改造工程建设,并结合运河南岸规划的金沙湾建设方案,对“一河两岸”规划设计方案进行适当优化,科学有效衔接。

巧的是,易卫东代表的建议与在通州的全国人大代表、通州区人大代表、江苏综艺集团董事长昝圣达在区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第150号《关于打造通吕运河“一河两岸”发展带的建议》内容不谋而合。

两位人大代表建议为通州区的通吕运河“一河两岸”建设提供了参考。区政府及其住建等部门认为:加快打造通吕运河“一河两岸”景观带功在当代、利在长远。为此,区政府专门成立了建设指挥部,负责两岸动迁、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等相关工作;出台了《通吕运河(通州段)两岸整治提升建议方案》,着力打造这一通州城区靓丽的景观名片,加快建设“景观大道、产业走廊、活力水岸”一体的滨水空间。当年(2022年),运河南岸部分区域景观率先启动并改造完成,并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第二年(2023年),区政府围绕代表建议,继续实施通吕运河“一河两岸”提升工程,并将该工程项目列入区政府2023年重点民生工程。设计前期向公众印发600份征求意见稿,充分了解群众意愿及需求;投资6000万元,规划设计了智慧步道、城市驿站等设施。当年,总长800米,面积14公顷,包含生态景观、形象展示、滨水休闲以及健身步道的北岸示范段核心区建设全面完工。

2024年,围绕通吕运河“一河两岸”扩展建设,运河两岸的金乐中心竖河绿廊,匠心筑缘中心竖河小游园、城东新区南山湖公园,城区运盐河公园和银河新区竖石河公园等大面积城市绿地也先后建成。运河两岸形成了一个总面积达4.3万平方米,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通吕运河风光带,满足通州市民亲近自然的需求。

三年来,区人大常委会持续跟踪通吕运河“一河两岸”环境提升工程。2022年,易卫东代表提出的《关于同步推进通吕运河城区段沿岸景观建设的建议》被评为年度优秀建议。2023年,配合区政府民生实事办理成立了常委会分管领导牵头、相关委室负责人为组长、3名委员为副组长以及金沙街道所在的第二代表团队42名区人大代表为成员的“通吕运河整治项目”民生实事监督小组,采取“周跟进、月督办、季点评”的监督机制,专题督办通吕运河景观带建设。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组织委员和代表到通吕运河环境整治项目现场开展视察活动,检查办理成果。在2024年初,区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吕运河整治项目”获得377名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满意和基本满意票得票数第一。

通吕运河是南通地区流经通州城区的第一运河,也是城市文化的靓丽名片。于是,一个精彩的运河故事从两份人大代表建议中展开,经过三年政府办理,一河美景点亮江城。随着通吕运河(通州段)两岸整治提升工程三期项目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这一刻,“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承诺在代表建议提升一河两岸景观、建设水韵通州中具象化了。


·徐建锋·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