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县区人大

通州区兴仁镇人大主席团:扎根基层沃土 绽放民主之花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11-20  字体:[ ]

640 (2).png

【开栏语】

优化镇街人大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市镇街人大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围绕助力民生实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深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大工作品牌。即日起,本号推出“亮品牌 展风采 树形象”栏目,展示镇街人大工作典型经验与成效,供各地学习借鉴。


扎根基层沃土 绽放民主之花

通州区兴仁镇人大主席主席团

近年来,在通州区人大常委会的精心指导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兴仁镇人大主席团紧扣“建平台、立机制、促发展”工作主线,坚持固本强基、守正创新,深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人大工作品牌效应持续彰显,履职根基不断夯实。镇人大连续四年获评“通州区基层人大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3月,镇人大代表之家被设立为《人民代表报》江苏南通培训基地现场教学点,工作的示范性与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以“三大平台”为抓手,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高地

我们始终认为,代表履职需要阵地,群众发声需要窗口。为此,我们构建了“标准化+专业化+多元化”的平台体系,让人大工作既有“固定家”,又有“特色站”,更有“连心点”。

一是建强“标准化”基础平台,让代表履职有“阵地”。人大代表之家、联络站、联系点是基层民主的“神经末梢”。我们按照区人大“两坚持、三个不、四融合”要求,推动平台从全覆盖向强功能升级,建成1个人大代表之家、5个代表联络站、16个代表联系点,让全镇102名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就近履职、精准服务。镇人大代表之家,不仅是代表学习、议事的“主阵地”,还定期开展“代表接待日”“人大代表讲坛”等活动,累计组织活动46场,接待群众1200余人次,真正让“家”成为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

二是打造“专业化”特色平台,让代表优势能“发力”。结合兴仁产业特色、代表专业优势,我们推动平台向专业化、特色化延伸。在东帝纺织设立“工匠代表工作室”,由纺织行业代表牵头解决行业技术攻关、职工技能提升问题;在通达矽钢我们建成“人大代表联系点”,将代表“通民情、达民意”的履职理念,与企业“机通天下、心达四海”的文化融合,企业内4名市区镇代表常态化组织科创沙龙、职工议事会,助力企业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南通市市长质量奖”,使特色平台成为服务发展的“助推器”。

三是搭建“多元化”民声平台,让群众诉求好“表达”。我们深知,民主不是“会议室里的讨论”,而是“庭院里的家常”。为此,我们打造了多元化、便捷化的民意收集网络。一方面打造“紫藤架下话民生”“银杏树旁讲传承”“议事亭里听民意”等群众身边的民主实践场景,开展庭院式、互动式议事活动,在轻松氛围中倾听民声、化解矛盾;另一方面,借力互联网推出“码上找代表”,在各联系点公示代表信息和专属“代表码”,让群众扫码就能反映问题,去年通过“代表码”解决小区物业、道路维修等诉求38件,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二、以“三项机制”为保障,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有效路径

平台建好了,更要靠机制管长远。我们通过完善制度设计,让代表履职有规矩、民意收集有闭环、监督问效有力度。

一是完善“主席团示范引领”机制,把准履职方向盘。镇人大主席团是基层人大工作的领头雁。我们不断深化主席团“三联系一监督”工作机制,主席团成员带头联系企业、联系代表家站、联系代表,带头开展监督工作,促进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发挥作用。进一步完善人大主席团议事规则,及时召开主席团会议,讨论决定政府财政预算调整、空间规划调整等重大事项,每年围绕镇中心工作制定监督计划,聚焦生态环保、人居环境、教育卫生等与群众息息相关的领域,引领代表持续发力,强化监督,让人大力量在关键领域充分彰显。

二是深化“代表下沉网格”机制,织密民意收集网。为方便群众就近与代表见上面、说上话,我们充分发挥代表居住在网格、人脉关系在网格的独特优势,依托家站点立体布局和63个综治网格治理基础,按照“就近、就熟”的原则,将102名人大代表“下沉”至各网格。同时,实行“固定接待日”与“日常走访”相结合的履职模式,每月10日人大代表固定接待选民,平时结合网格巡查、志愿服务等,通过听、看、报、跟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宣讲政策、收集民意、认领“微心愿”,构建起更加顺畅的民意反馈链和处置链,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是优化“意见收集办理”机制,确保诉求有着落。为了让意见建议能够真正落地,我们扎实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坚持精准交办、重点督办、跟踪促办相结合,实行“承办单位面复代表+书面规范化答复”双重反馈机制,每年第二、第四季度主席团会议上,分管领导汇报建议办理情况,接受主席团审议与代表评议。兴仁民主街曾院落拥挤、环境杂乱、设施老旧,人大代表了解群众对老街改造的期盼后联合提出建议,“老街微改造”提上日程。在镇人大监督下,老街旧貌换新颜,“民主街的民主故事”被《人民代表报》刊登,成为践行民主制度、服务群众的生动案例。

三、以“三个聚焦”为导向,彰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成效

人大工作好不好,关键要看服务发展实不实、群众获得感强不强。我们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助力经济发展、深化基层治理、办好民生实事中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一是聚焦经济发展,当好助推器。我们紧盯重点项目落地,通过现场视察、座谈交流等方式,对项目建设实行全过程监督,有力推动了四方特种罐式、博宸风电等省市重点项目开工与建设,为兴仁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创新建立“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闭环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日”“走千家、访万户”“法治护企”等活动。组织经济发展组代表进行“沉浸式”调研,安排全镇三级人大代表挂钩95家规上企业,累计走访服务300余人次,以有效监督推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围绕企业安全生产,代表们以小切口、常态化方式,深入大型企业、劳动密集型场所、建筑施工企业等重点区域,视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三年大灶”行动落实情况。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月”活动,主动担当安全生产“宣传员”“护航员”“监督员”,推动实现高水平安全与高质量发展良性互促。

二是聚焦基层治理,当好减压阀。法治是基层治理的基石。我们充分发挥徐庄村南通市基层立法点作用,推动立法工作深入企业、群众、“两新”组织等社会各方面,让“百姓心声”成为立法的重要考量。在《南通市养老服务条例》立法意见征集中,3条建议被市人大常委会采纳。同时与上级人大紧密联动,围绕就业促进“一法一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助推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地;围绕绿色转型,对《环保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实施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座谈会、听取专项报告等形式,夯实宜居兴仁的“生态基底”。在镇人大代表之家和村企联络站点设立“法庭驿站”和“检察驿站”,制度化开展“两官两警进家站”“人大代表进司法机关”等活动,形成“群众说事+两官说法+代表说理”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近两年参与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群众满意率达100%。

三是聚焦民生实事,当好暖心人。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我们以精准监督与务实行动,回应民生期盼。在基础设施方面,围绕道路桥梁、小区管理、旱厕改造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集中视察和跟踪监督,将安置房建设、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农村散户污水治理等重点工程纳入监督重点,努力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关爱“一老一小”方面,探索“代表+志愿服务”模式,举办“学雷锋日”“话丰收”等特色活动,发动代表积极参与助老爱小行动。针对儿童沉迷电子产品、课余活动单调的问题,组织开展“邻里运动会”“非遗+研学”等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筑牢食安防线方面,多次组织代表走进大棚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厂、农贸市场、市监局等地开展监督检查,从生产源头到销售终端全链条把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