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人大常委会掘港街道工作委员会:深耕创新实践 实干履职担当 奋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开栏语】
优化镇街人大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全市镇街人大聚焦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围绕助力民生实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深化探索具有地域特色的人大工作品牌。即日起,本号推出“亮品牌 展风采 树形象”栏目,展示镇街人大工作典型经验与成效,供各地学习借鉴。
深耕创新实践 实干履职担当
奋力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
如东县人大常委会掘港街道工作委员会
近年来,如东县掘港街道人大工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核心要求,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积极发挥代表作用,创新开展履职活动,为“强富美高”新如东现代化建设注入人大动能。现将创新工作及主要成效汇报如下:
一、进一步服务中心大局,创新机制破解难点堵点,在激活发展动能上有新提升
我们始终把人大工作融入街道发展全局,以机制创新破解重点领域难点堵点,推动政策落地,激活发展动能。
(一)深化“双实践”活动,服务中心大局
在县人大的指导下,2021年12月率先在全县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将31名市县人大代表、100名选民代表划分至3个代表小组、26个村居联系点,并制定活动计划和个人任务书。结合县重点工作以及街道中心工作,2025年制定持续深化“双实践”活动“三张清单”,确定35项助力议题,目前取得明显成效的有26项:助推如东国家融合园高质量发展,协助建设融合园综合服务中心、中江优势种苗中心等特色项目;推进港南村和十里墩村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推动闲置核酸小屋改造为24小时暖心服务家园,提供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助力开展“九点钟爱心菜篮子”便民服务,帮助特殊困难群体定期送菜上门。
(二)优化营商环境,赋能经济增效
全力推进一期总投资26亿元的燕京啤酒如东生产基地项目,在三河六岸承办燕京啤酒嘉年华,点燃夏日消费热潮。组织代表帮助海州、黄海等酒店拓展经营模式,增加外摆和外卖服务,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联系文旅部门,宣传“虾子烧饼”等掘港特色旅游符号,擦亮地域文化名片。组织代表和街道经发办深入掘港工业园,开展“解困帮扶”活动,协调解决企业用工、基础设施配套等问题。助推实施“白改黑”道路、管网升级、路灯亮化等工程,改善营商环境。2024年我街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速,新兴产业培育成效显著,经济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三)试点国有和集体资产监管,激活发展动能
在全县试点推广人大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工作,向街道党工委汇报,经讨论研究,制定印发了实施意见和管理制度。组织排查摸清国有和集体资产基本情况,分类制定盘活计划,合理利用资源,确保资产完整、保值增值。在选民代表议政会上专题讨论资产报告,推动问题闭环整改。4名县人大代表牵头发展“飞地经济”,在融合园投资建设连栋大棚14万平方米,每年增加村营收入50万元;将26处高速公路取土坑,用于水产养殖或光伏项目,每年增加村营收入70万元。街道党工委书记在市人大现场会进行交流发言,获得领导和代表认可,总结形成街道特色国有和集体资产管理办法。
二、进一步增进民生福祉,创新服务回应群众诉求,在人大履职实效上有新突破
我们坚持“以小见大、以实见情”,通过民生工作创新,增强代表履职实效,让群众感受到“人大温度”。
(一)推进“双接待日”活动,密切联系群众
在全县领导干部人大代表“接待代表日暨代表联系选民日”活动中,邀请领导干部下沉基层联系点,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组织相关部门参与讨论,确保得到精准答复。近几年收到意见建议93件,现场处理74件,剩余19件形成意见建议清单,跟踪推动落实办理,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升。推进童店老集镇整治提升,闲置多年的原城南镇政府改建为村党群服务中心,老街面貌焕然一新。帮助洋岸村争取项目与资金支持,建设高标准农田,每年带来稳定村营收入70万元。
(二)创新“亮身份”行动,增强代表意识
2023年在全县创新开展“亮身份、亮承诺”行动。统一制定代表“亮身份”联系牌131块,在代表联系点、工作单位等向群众公开姓名、微信二维码、手机号码等信息,充分发挥代表先锋模范作用。收到群众联系200余次,协调化解矛盾12起,帮助解决问题37件。县人大代表周文华在其企业大门显著位置亮出身份牌,为周边企业对接用工岗位30余个,走访帮助8户困难群众,让“亮身份”的实效直抵群众心坎。
(三)探索“民生微实事”模式,小切口惠民生
2025年街道人大工委根据县人大要求,聚焦群众“身边小事”,扎实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探索“联系点为单元、资金多元统筹、资产盘活赋能”的特色模式,由联系点内代表主动对接辖区企业、在外乡贤,做好资金筹集。推动办事处出台补贴政策,按“社会资金1:1”的比例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将村空地、旧厂房等出租给企业,建设民生微实事项目。目前累计筹集社会资金61.2万元,实现32.6公里农村道路亮化,5.4公里道路拓宽修补,9个充电桩安装使用。同时倡导“依能尽责、协同发力”,暂无资金条件的代表联系点积极投入人力服务关爱“一老一小”。盐垣社区打造“邻里食堂”,为30余名独居老人提供用餐服务;港南社区定期开设阅读、非遗传承等公益课堂,吸引了20多个孩子参与。
三、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拓展阵地锻造队伍,在发挥代表水平上有新进展
我们以“阵地强、队伍优、宣传广”为目标,持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一)延伸履职阵地,提升服务水平
今年以来组建葡萄行业代表工作站,县人大蒋主任亲自带头指导,多次主持葡萄企业与相关部门会商会。推动经营模式从农户自产自销升级为集团合伙人经营,完善开票流程,提升服务业产值贡献。牵头搭建直播带货平台,推进葡萄产品深加工,并依托融合园冷链集散中心实现保鲜储存、错峰销售,阳光玫瑰品种现阶段再次实现盈利。
(二)创新提升机制,建强代表队伍
定期开展“人大代表讲坛”活动,激发履职活力。周店村选民代表季鹏飞参加“如东人大代表讲坛”活动,围绕“农村集体经济”分享履职经历,定期组织代表和群众视察讨论,提出改进建议,做好资产盘活利用和长效管理。将老村部改造出租办厂带动周边就业,新建粮食仓库出租给种田大户,推动原农贸市场改造更新,每年增加村营收入50万元。
(三)做好宣传展示,讲好人大故事
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打造“掘港人大品牌”。近几年在国家级媒体发表稿件2篇,省级媒体发表16篇,县级媒体发表40余篇。代表履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助力燃气改造等工作取得积极成效,获得南通市人大的宣传关注。利用街道公众号推送“代表故事”15篇、“创新做法”12篇,不断提升掘港人大形象。
如东县掘港街道人大工委的创新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人大工作中的生动体现,也是市、县人大精心指导和街道党工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创新”为驱动,聚焦主责主业,深化实践探索,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如东新实践贡献更多人大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