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大新闻图片

擦亮江海明珠 再现灵秀山水:南通市文旅重点项目推进与闲置资产盘活的创新实践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04-02  字体:[ ]

为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进一步推动南通市文旅事业的快速发展,3月31日,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季红星带队,瞄准两大核心命题:如何让五山片区等文旅明珠焕发生机?怎样突破唐闸1895等历史遗产的活化瓶颈?聚焦“文旅重点项目推进”与“闲置资产盘活”两大课题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行动既是落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破解“资源沉睡”与“文旅动能不足”双重困局以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举措。调研组深入五山片区、唐闸1895文创园、寺街西南营、濠河景区等点位,通过实地考察与座谈研讨,系统总结南通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经验,挖掘深层矛盾,为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提供决策支撑。

此次调研的核心目标:一是探索生态保护区文旅价值转化路径,破解五山片区建设用地占比严控与文旅开发的矛盾;二是激活工业遗存经济效能,解决唐闸1895文创园权证缺失、债务高企等历史遗留问题;三是推动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优化寺街西南营腾迁后的业态导入与资金保障机制;四是整合濠河景区资源,破解多头管理、资产分散的运营难题。

640.png


一、双轮驱动:两大重点领域的创新实践

(一)五山片区:生态保护与文旅经济的“双向奔赴”

面对“建设用地占比严控3%”的刚性约束,南通以“非建设性开发”实现生态价值转化。2024年以来,五山片区客流量同比增长240%,文旅集团盘活闲置资产14处,带动片区综合收入增长1.8亿元。

——狼山景区利用闲置区域打造“新春灯会”,40天吸引游客15万人次,拉动消费超5000万元;剑山“状元阁”咖啡馆将仓库改造为文化空间,单店月销售额突破80万元,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35%。

——植物园引入VR超感体验项目,还原张謇垦牧场景,开园首月接待研学团队3000人,收入激增27倍;军山绿野树屋通过“零硬化开发”,土地利用率达95%。

——啬园“紫琅面馆”以一碗非遗浇头面,单日翻台率22次;“謇·行”研学项目入选全国文博社教百强案例。

(二)唐闸1895:工业锈带的“创意觉醒”

针对“权证缺失+债务高企”难题,南通打出“政策突围+业态创新”组合拳。1895文创园年接待游客量突破50万人次,园区营收从亏损转为盈利2000万元,入选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产权破冰:联合多部门制定《工业遗存确权指引》,已完成5栋无证建筑合规认定。

——业态焕新:大达轮船公司旧址引入“老槐树轰趴馆”,周末预约排期至3个月后;油脂厂区域规划“银光大剧院”,实现“日展夜演”模式切换。

——流量引爆:与抖音合作发起寻找唐闸记忆话题,播放量破亿;开发“蓝印花布数字藏品”,上线首日销售额120万元。

二、创新密码:南通经验的四大突破

1.模式突破

“微更新”撬动大流量:寺街西南营引入社会资本打造非遗工坊集群,保留历史肌理的同时实现年销售额5000万元;剑山景区“状元咖啡”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今年元旦对外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1万人次。

“轻资产”激活重遗产:借鉴外地成功范例,联动地铁开发地下文旅综合体,年分流游客30万人次;狼山新春灯会引入火魔方、打铁花等非遗民俗表演,40天接待游客15万人次。

2.技术突破

植物园VR项目、狼山AR禅修等科技应用,使游客停留时长延长至4小时,高于行业平均水平40%。

3.机制突破

成立“长三角文旅创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占比提升至50%;推出“主理人孵化计划”,3年免租吸引青年艺术家入驻。

4.IP突破

打造“江海神兽”机械装置、唐闸虚拟偶像“机械姬”,形成亿元级IP产业链;开发“江海文脉通票”,串联12个场景实现消费闭环。

三、展望未来:深层挑战与破局建议

人大调研组通过调研,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在于,一是规划刚性约束:五山片区建筑占比超标,1.27万㎡优质资产长期闲置;濠河景区因文博景点分散、管理多头,资源整合困难。二是产权历史遗留:唐闸30%房屋登记属性与商业需求冲突;寺街西南营产权复杂,腾迁后仍有60%资产因手续问题无法活化。三是资金压力突出:寺街西南营累计投入超22亿元,后续仍需大量活化资金,引入社会资本的机制尚未健全。四是业态协同不足:景区间联动较少,濠河游客人均消费仅为长三角平均水平的65%。

640 (1).png


人大调研组通过调研,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是政策松绑:对五山片区实行“生态补偿指标置换”,允许适度开发;二是出台《工业遗存混合用地细则》,破解经营许可难题;三是设立“寺街西南营保护专项基金”,市、区两级财政按比注入。

二是机制优化:成立市级景区一体化管委会,统筹文旅集团、国控集团等管理主体,统一规划运营;建立文旅产业引导基金,采用“政府注资+社会跟投”模式破解融资难题;推行“产权分割登记”试点,对历史建筑按功能分区确权,推行“容缺审批+并联办理”机制,简化审批流程。

三是业态创新:注重挖掘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加强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濠河夜画”沉浸式光影秀,联动寺街非遗市集、唐闸工业剧场,形成夜间消费链;引入“共享院落”模式,将寺街腾迁房屋以低租金吸引文创工作室入驻,培育在地IP;与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相结合,提升文旅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四是数字赋能:建设“元宇宙孪生景区”,通过AR导航提升线下流量转化率;开发“南通文旅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推动蓝印花布、板鹞风筝等非遗产品链上确权与流通。

这场以调研启幕的文旅革新,既是南通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更是对城市文明基因的深度唤醒。当状元咖啡的香气弥漫古街,当机械巨兽的轰鸣唤醒厂房,当濠河夜画点亮城市天际,这座江海之城正以创新实践证明:资源盘活的关键,不在“拥有多少”,而在“创造多少”。未来的南通,必将以更鲜活的文旅表达,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文旅版图上熠熠生辉,“江海明珠”一定焕活,"灵秀南通"一定再现。

·袁鸿飞·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