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南通市201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
(2011年2月23日市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
会议主席团第四次会议通过)
南通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国民经济
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宋 飞
南通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审查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蔡惠忠、财政局局长施建中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分别提出的《关于南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南通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大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审查委员会(以下简称“审查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结合会前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的视察意见及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委《关于市级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初步安排的初审报告》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关于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审查委员会认为,“十一五”时期,全市人民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综合实力强劲攀升、江海开发取得突破、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小康提前实现的新业绩谱写了持续跨越的新篇章,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审查委员会认为,《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在全面准确总结“十一五”时期取得成就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当前国内外环境和我市现状而制定的。规划纲要贯彻了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依据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定位,全力抢抓国家两大战略规划的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以推进产业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和人民生活现代化为重点,提出了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是引领南通未来五年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纲要反映了时代发展要求,符合我市实际情况,集中了全市人民意愿,体现了指导性、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议会议批准《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面对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要在市委正确领导下,认真组织规划纲要的实施工作,做好规划纲要与年度计划、专项规划和上下位规划纲要之间的衔接工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全面完成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率先在全省江北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二、关于南通市2010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财政预算草案
审查委员会认为,2010年市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形势,全力抢抓发展机遇,着力破解转型难题,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较快发展,较好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市级财政预算。地区生产总值、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分列全国地级市第八位和第十位。全市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实力位次继续前移,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外向经济难中攀高,民营经济活力强劲,江海开发成效显著,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建设扎实推进。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粗放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城镇化、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超过预期等,需要着力加以解决。
审查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2011年全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和财政预算草案贯彻了市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与市“十二五”规划纲要所确定的目标和任务衔接较好,指导思想明确,主要指标安排科学合理,工作措施扎实可行,符合我市实际和发展需要。建议会议批准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南通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同意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南通市2011年市级财政预算草案。
审查委员会认为,2011年是实施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审查委员会建议:
1、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引进转型升级领军人才、工程技术关键人才和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使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新兴产业快速壮大、主导产业提质扩量、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节能减排成效更大。切实推动企业重组,引导各类要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做精做强做大企业。着力提升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我市由民营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大市向强市不断跨越。
2、统筹推进,提升沿海开发水平。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形成推动沿海开发的强大动力和融入苏南、接轨上海的发展合力。科学合理研究确定通州湾(暂定名)的范围,把握统筹规划、共同开发和条件成熟地区优先开发的基本原则,做到科学、高效、有序开发,让有限资源和区位优势发挥出最大效益。全力构建综合性港区和深水海港群,打造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组合强港。加快构筑国际大通道、过江大通道、城际大通道、市域大通道“四位一体”的集疏运体系。坚持统一规划,实施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发展,高标准建设各类园区。全力推动临港重特大项目纳入国家、省计划,加速沿江产业链向沿海和区域内拓展延伸,推动新一轮沿海开发的全面突破。
3、民生优先,着力构建和谐社会。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做到工作位置优先、财政投入优先、政策措施优先和机关服务优先。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住房、物价和食品药品安全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中心城市、生态城市建设,提升区域战略地位和城市品味。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大强农惠农力度,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4、深化改革,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着力培植税源,扩大税基,更加注重财政促进经济发展、自主创新和人才引进等方面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夯实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基础。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加强收入征管,做好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工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民生投入,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围绕预算编制严、执行快、监督细、绩效好的目标推进公共财政支出改革,进一步深化项目预算编制和执行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逐步推进预算编制、执行信息公开。继续提高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保基金预算编制水平,健全综合预算体系。加强政府性资金、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进一步提高统筹运作能力和使用绩效。加大社会关注的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大项目使用财政性资金情况的审计监督力度,积极推进绩效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