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海安人大:以监督之力 筑普法之基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09-10  字体:[ ]

“‘法治海安’品牌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建议要聚焦普法重点内容,分层分类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筑牢校园村居普法前沿阵地,紧扣新法宣贯,激活社会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普法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近期,海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全体驻会组成人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到中专、安全法治教育馆、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城东镇洋蛮河村视察“八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

wechat_2025-09-10_174405_169.png

这是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推动“八五”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海安市人大常委会围绕市委决策部署,通过作出决议决定、联合创新机制、听取专项工作报告等方式,打好全市“八五”普法监督“组合拳”,推动普法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为全面依法治市贡献人大力量。

规划引领,把准普法方向标。法治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2021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出台第八个普法五年规划,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工作职责,以推动落实规划为中心,常态化跟踪问效,将其作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助力法治海安建设的重要抓手,督促相关单位将普法责任落到实处,确保法治海安建设始终沿着正确轨道稳步前行。

决议定盘,筑牢法治压舱石。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充分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作出了《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关于加强新颁布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决议》。这两份决议犹如两颗“定盘星”,为“八五”普法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明确了普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为全市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形成社会共识、夯实工作基础;《关于加强新颁布法律法规贯彻实施的决议》则聚焦新颁布法律法规的落地实施,强调各单位要加强宣传、严格实施,确保每部新法律法规都能在海安大地生根发芽,发挥其应有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联动唱戏,助力普法添活力。近年来,随着南京理工学院、黑龙江工商学院分校区相继落户海安,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来海求学。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其法治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市依法治市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在海大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与提升,联合创新“校地联动”共建法治校园机制,推动学校与市各职能部门开展共建活动,通过举办法律讲座、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暑假挂职锻炼等方式,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校地联动”机制的创新实践,不仅全方位丰富了校园法治文化生态,更为青年学子构筑起浸润式法治成长环境,实现了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法治资源有机融合。

监督问效,拧紧落实发条。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问效为发力点,聚焦“八五”普法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通过专题听取市政府法治政府建设、新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法治村居建设等有关情况专项工作报告,实现党委群团部门、政府组成部门、条管单位等56家法律法规实施主体报告普法工作全覆盖,全面掌握普法动态,精准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在人大监督推动下,各单位压实普法责任,形成协同推进“八五”普法的强大合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不断深化,取得明显成效。2024年,我市荣获全国公共法律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八五”普法中期表现突出单位两项国家级荣誉。


·王夕梅·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