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海安人大:打好监督“组合拳” 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5-08-20  字体:[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儿童权益的守护人、儿童未来的筑梦人,用心用情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近年来,海安市人大重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精心选择议题,通过执法检查、重点建议和民生实事项目督办等方式持续跟踪,汇聚各方力量,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积极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微信图片_2025-08-20_101437_337.jpg

以执法检查促进未成年人权益保护

“我市以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区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村(社区)儿童关爱点为依托,构建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同配合的服务体系。”

“全力净化校园和周边环境,共检查学校食堂136家、校园及周边经营单位482家次。”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机制,借助于课后延时服务,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生活、娱乐等服务,共结对帮扶留守儿童1226人。”……在海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一份翔实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执法检查报告提交会议审议。

海安是全国闻名的教育之乡,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成才,家长们普遍寄予厚望,社会也保持着高度关注。为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市人大将《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列为2024年度执法检查重点项目之一,成立执法检查组,制定检查方案,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工作部署;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治讲座,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条文,明晰执法检查的重点;聚焦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保护等方面,听取市政府相关部门工作情况汇报,组织部分区镇街、中小学负责人召开座谈会,仔细查找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视察市未成年人一站式办案中心、基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等处,深入了解全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开展和相关机制建立运行情况,确保将实情摸清、摸透、摸准。

在人大常委会议的分组审议环节,各组成人员与列席会议的专业代表就压实工作责任、重视心理健康、整治风险隐患等提出了“夯实工作基础、推动多方合作、优化成长环境、补齐短板弱项”4个方面28条具体意见建议,被审议意见采纳吸收,并于会后交市政府研究处理。目前,丰富“法治进校园”活动、引导家长关注子女心理健康、提升教师心理辅导能力水平等意见正逐步落实。今年9月,市人大常委会将围绕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听取审议市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进一步强化跟踪问效,确保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持续改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地保护。

微信图片_2025-08-20_101450_540.jpg

以重点建议督办为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目前中小学因受场地限制,趴桌午睡仍占据主流。长期趴睡容易出现胀气、胸闷等不适症状,引起视力受损、脊椎变形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午睡尤其是躺睡,不仅是休息手段,也是保证身体发育的‘有力推手’。”“要统筹办学条件和设施设备,因地制宜创造学生午休条件。”

在海安市十七届人代会第三次会议上,不少代表就“午休躺睡”提出了建议。海安市人大高度重视,经主任会议讨论后,将其合并列为2024年度督办的重点建议。

承办该建议的教体局在充分了解代表意图后,立即组织专班、深入调研、赴外考察、制定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确定凤山小学、海光小学、西场小学、开发区实验学校、高新区隆政小学为“午休躺睡”首批试点学校推进该项工作。

海安市人大将重点建议督办作为助力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并形成政府负责人领办、常委会负责人领督、政府部门承办、机关委室跟督、代表参督的多层次督办机制,于当年8月、11月分别开展了重点建议办理情况集中视察和分组调研座谈活动。

视察中,建议办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被代表们的“火眼金睛”一一找出:“中小学教室要容纳折叠床、可躺式课桌椅等午休‘神器’有些‘捉襟见肘’。”“光线、噪音等问题,也给午睡体验带来一定影响。”……在发现问题的同时,代表们也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并现场与教体局有关人员沟通起来。“可否挖掘学校内部潜力,利用功能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空闲时段作为午休场所?”“对于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可开设阅览室、辅导室等,让不想午睡的孩子同样放松自己。”……

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凝聚共识、有序推进的过程中,该建议得到高质量落实。首批试点学校选择部分班级先行投放230套午休椅。在简单操作下,午休椅可调整为舒适的“小床”模式,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分组调研座谈活动中,凤山小学负责人表示,现在孩子们午休后脸留红印、口水溢出的尴尬没有了,腰酸脖痛、手臂发麻的烦恼没有了,下午课堂上“小鸡啄米”现象也消失了,能更好地全身心投入学习中。

微信图片_2025-08-20_101500_314.jpg

以一件件民生实事关爱困境儿童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家庭教育缺失缺位现象在特殊困境家庭尤为凸显,有的单亲家庭孩子长期处于“情感饥饿”状态,有的留守儿童则面临“隔代无力管、父母管不到”的困境,还有的孩子因缺乏正确引导,导致误入歧途……

这些问题牵动着基层人大代表的心。他们走进学校,深入村、社区和困境家庭,详细记录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问题,思考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并提交民生实事候选项目意见建议。

民心所望就是施政所向。2022年至今,海安市人代会连年票决出有关关爱困境儿童的实事项目,如2022年“建立市镇村三级妇儿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及站点,关爱帮扶需要重点关注未成年人家庭2500户以上”、2023年“实施家庭监护缺失、教育缺位未成年人关爱行动,落实‘一户一策’关爱措施”、2024年“为6-16周岁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建设15间‘梦幻小屋’,开设‘爱心暑托班’20个”、2025年“为全市450名困境学生提供救助金,为全市困境儿童购买重大疾病及意外伤害补充医疗险,为200名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基本康复服务”。

为确保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海安市人大研究出台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推动民生实事项目闭环式监督的实施办法”,同时形成了“人大代表履职积分评价办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组建了人大代表专业小组,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作用。

“少数重点学生的监护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且得不到有效缓解,长此以往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会造成不利影响。”“部分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安排不足或缺乏吸引力,导致未能充分发挥其功能。”“要汇聚工作合力,提升服务质量,办好各类特色父母课堂,灵活开展各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去年,海安市人大开展部分民生实事项目质效“回头看”,发动代表们走访调研、了解并反馈实际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除了“回头看”以外,海安市人大每年通过社会建设委员会牵头督办、相关工委分工督办、专业代表小组挂钩督办,组织代表年中、年末集中视察,结合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满意度测评等方式,构建跟踪问效“监督链”,切实推动解决民生实事项目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在人大与政府的共同推进下,海安市已明确492名“爱心妈妈”与360名困境儿童建立“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同时启动“森信筑梦”“雏鹰成长营”“爱暖万家”“家庭成长计划”项目,累计为258名困境儿童提供资金帮扶、暖心陪伴、实践体验等精准服务7073次,帮助孩子们在关爱中重拾自信。

微信图片_2025-08-20_101507_682.jpg

以代表讲堂凝心聚力画好保护“同心圆”

“孩子,是家庭的‘圆心’”,更是海安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变量’。”

“短视频、网络游戏构建的虚拟世界,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让部分孩子陷入作息紊乱、社交障碍等困境,成为家庭矛盾的新燃点。”

“孩子们的关爱保护不是哪个部门、单位或社会群体单边作战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6月初,一场以“关爱未成年人”为主题的“人大代表大讲堂”如期开展。三位代表通过分享履职体会、畅谈工作心得,激励引导更多的人大代表在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现阶段少年儿童常见‘十个小’,即小眼镜、小胖墩、小脆弱、小叛逆、小孤僻……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现状?”海安市人大代表、市关工委主任储开泉娓娓道来。结合日常调研走访,他从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找到问题症结,提出“五有”工作思路,即脑中有方向、胸中有情怀、眼中有全局、手中有方法、脚下有行动,为与会代表助力未成年人关爱工作找准履职切入点。

“我们围绕儿童心理健康、权益保障等领域,参与制定儿童发展规划和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主体与时间节点,确保工作有序推进。”海安市人大代表,市妇联主席刘冬梅铿锵有力地表示,“针对家庭暴力、心理危机等复杂问题,组织跨部门联合行动,实现快速响应、精准干预。去年以来,协调联动公检法司、教育、民政等部门处置涉及儿童矛盾纠纷、关爱保护等复杂疑难问题9件。”

“‘是谁剪断了/天上的绳子/星星掉到了我头上/我的头顶会不会/长出一棵星星树?’这是一名曾经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写下的诗行。在我们与监护人共同的教育、关怀下,这名儿童现已能登台与小伙伴合诵《满江红》。”海安市人大代表,海安开发区实验小学校长秦美娟在讲堂上交流着学校和老师关爱未成年人行动的实践与探索。

此次“代表大讲堂”让海安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了解当前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的现状和需求。代表们纷纷表示,将立足本职,思考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扛起使命担当,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印丽琳 彭翔·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