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号 关于进一步规划绿色如皋、美化城市风貌的建议
长期以来,如皋人携手自然,铸就了独具魅力的三张名片:长江、长绿、长寿。如皋濒临长江,是长三角最早见诸史册的古邑,正大力推进建设“长江以北最强县市”;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如派盆景蜚声海内外,当地花木盆景种植面积20多万亩,是华东地区最大的花木盆景出口基地;同时被国际自然医学会、世界长寿乡科学认证委员会认定为“世界长寿乡”,全市百岁老人百岁老人占比是联合国长寿之乡标准的5倍多。
近年来,如皋积极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突出地方特色、狠抓生态发展、推进文旅融合,旅游总收入增速持续保持在15%以上,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现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3家、3A级旅游景区7家,国家星级旅游饭店10家、特色旅游民宿12家。作为江苏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如皋有着优越的区位条件、优良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长绿方面仍然有很多不足。
一是我市市花(月季花)作用发挥不够、宣传力度不够,每年仅五六月份极少数地方有展示,如皋水绘园虽有30余种中国珍稀古老品种,但大多数市民不太了解。没有形成市花的产业链、在城市各交通节点及公园和小游园的建设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凸显市花市树特色。
二是街道道路树木过于单调,道路树木雷同相似度高。虽然我市道路绿化有一定的基础,但整体水平有提升空间,城市道路还存在景观效果不佳、绿量小、绿视率较低、绿化品质一般等问题。主要表现在树种选择单调,绿化形式单调,缺乏植物多样性,城市道路行道树缺少特色。道路景观雷同,道路树木重复,造景基本采用相同乔木、灌木或球状灌木,在色彩、形态、风韵和季相上变化不大。
三是城区小区道路绿化带减少,增加了路面宽度,改造了停车位,影响了小区美化程度。小区绿化带缺乏成熟技术管理,道路绿化养护不力,部分树木生长状况或绿化效果不佳。另外,绿化损害后,得不到及时补种、补栽,小区绿化一年比一年少。居民护绿意识不强,不少公共绿化带被当成私人菜园,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
为此建议:在后疫情时代应该把握发展机遇,规划绿色如皋、美化城市风貌,推进如皋经济及“生态+旅游”融合发展。
1.主要道路注重道路绿化与彩化同步、彩化更新与美化结合,规划景观树木一条街,一街一树种、一路一景观。如“银杏街”、“水杉街”、“桃花街”、“法国梧桐街”、“特色盆景街”、“樱花街”,“雪松街”、“广玉兰街”等等,特色树木相对集中,容易形成观赏区域。
2.部分主干道结合绿化带,有意识地集中花卉进行花境改造。如“市花路”、“紫薇路”、“枫叶路”、“牡丹路”等等,因地制宜地增设景石等景观,美化城市道路。并通过加强绿化养护及周期性更换,增强节点的层次及色彩,打造道路节点景观。
3.城区河道、湿地、小区建议多设计集中花卉、景观树木,形成花木区域特色,更好的吸引游客和市民驻足参观游览。运用四季分明的艺术表现手法,把艺术与科学有效地结合统一,做到四季有绿、层次分明;不仅要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
4.森林康养正当时,抓住有条件的时机建设“如皋森林公园”,积极实施“生态+”发展战略,增加生态资产,减少生态负债,发展生态经济,走绿色低碳发展新道路。打造层次清晰、景观丰富、色彩斑斓、生物多样、生态良好的生态景观系统,进一步扩大长绿如皋的影响力,推动如皋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