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内容

第45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4-07-09  字体:[ ]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基层路网不断建设完善,农村交通状况全面改善,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人民群众出行越来越便捷。结合如东县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失职问题问责并延伸调查发现,由于村级道路养护管理滞后,农村道路通行质量、使用寿命、交通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存在问题

一是主体责任压而未实。部分镇区、村居农路安全工作部署存在形式主义,主体责任不清、要求不明,工作落实畏难思想突出。二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路域环境、轻安保设施的思想,处置安全隐患不及时不到位,往往出事之后才整改。三是闭环机制不完善。农村道路的安全隐患问题发现多、解决少的现象反复出现,道路交通事故多发,涉及安全隐患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多,举一反三不够。四是考核约束力不强。农路管理部门的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备,导致考评结果的约束力和引导力不强,部分镇区、村居人员对工作落实不到位,考核实效打折扣。

二、几点建议

农村道路建设关乎乡村振兴,关乎农村面貌,更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研究解决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难点,尤其是安全隐患问题,加强监督、完善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一要加强统筹协调,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组织推进机制,全面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形成党政主导、部门主责、基层主抓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做到整体推进,积极应对农村道路发展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全面深入推行农村道路“路长制”,大力构建起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奖惩有力的路长管理制度。切实压实属地政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将相关工作细化并纳入对镇区、村居和相关部门的综合考核内容,督促切实做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二要提高管护水平,改进管理措施。积极探索建、管、养、运的长效机制,促进农村道路健康发展。研究完善农村道路日常养护方案,明确农村道路管护技术标准,规范农村道路管护流程,便于一线管护人员学习和操作。常态化开展农村道路管护工作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农村道路管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将村道护栏增设、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点治理等农村道路基础建设项目列入政府民生项目建设投资计划,不断加大农村道路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三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展排查整治。紧盯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全面排查梳理,强化源头管控,严格监管执法,持续开展农村路网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找准问题、深挖根源、细化举措,最大限度遏制违法行为,预防安全事故,持续净化农村地区交通秩序。深入分析研判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举一反三,及时跟踪安全隐患整改情况,精准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四要建立健全机制,严肃督查问责。要标本兼治,在长效常治上务求实效。持续建章立制,强化宣传教育,推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要加强日常监督,严肃查处属地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督查反馈问题整改、农村道路管理制度执行不力问题;农村道路建设、日常养护过程中资金使用、管理、发放环节存在的侵占、挪用、多头报账、虚设工程或以小报大套取农路资金等违纪违法问题,以铁的纪律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保驾护航。


458_【主办】交通运输局人复49号+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58号建议的答复_00.jpg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