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内容

第498号 关于提高粮食价格 保护粮农生产积极性 持久打赢稳粮保供战的建议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4-08-07  字体:[ ]

粮价一直关系到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相对于工业品价格水平,我国农产品价格长期偏低,粮价适当上涨对农民来说将有利于提高种粮收益,对社会来说可以促进粮食安全保障,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强大的社会效益。

对某粮食种植家庭农场收益情况调研如下:

该农场种植面积1185亩,流转期限2014年-2023年,种植稻麦,该农场家庭成员4人为长期劳动力,2019年新建烘干中心1座,农业机械等总投入超过250万元。

2022年粮食产量:水稻平均产量1200斤。

1、成本运行:

水稻835.5元/亩,其中:种子42元、育秧及机插秧165元、整地100元、农药106.5元、化肥275元、收割65元、水费82元;

另外,稻季运输及烘干费用70元,土地流转费用565。

合计每亩成本:835.5+70+565=1470.5元

2、亩收益:水稻1200斤×1.45元/斤=1740元

每亩净效益1740-1470.5=269.5元

未计算投入资金银行利息及相关的其它费用,未考虑自然灾害的风险。对于某些土地流转费1100元/亩、1150元/亩的家庭农场,村里的管理费另交50元/亩,则会出现亏损。

纵向比较:1993年,稻谷约0.90-1.00元/斤,2022年稻谷的单价约1.4-1.45元/斤,2018年稻谷单价水平仅是1993年稻谷水平的1.4倍。一位在事业单位工作的公职人员,1993年的工资水平约150元/月,而2022年,其工资及各项福利达到15000元/月,2022年的工资水平是1993年工资水平的100倍。稻谷单价已显示出低迷状态。

国家为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设立了粮食保护价,事实上粮库或粮贩子收购的价格仅仅是不低于国家规定的保护价,且收购的价格不会高出收购价很多,甚至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所以经常出现国家的保护价也就是最高市场价的怪象,背离了政府制定保护价的初衷。

稻麦的价格没有真正体现劳动的价值,不仅粮农盼望适当的市场价格,农业科技者也盼望农民的劳动果实体现合理的价值。

2022年10月21日调研情况:

稻谷:粮价飘忽不定,价格严重不稳。丰产不丰收,谷贱伤农。

家庭农场需要解决的困难:

1、晚水稻后期灌水得不到保证。土地流转错综复杂,水稻品种繁多,生育期有差异,晚水稻后期需要灌水,但车口不打水,影响晚水稻的产量,村里无法协调。

2、粮食仓储问题难解决。流转的土地都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但国家严禁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建设。水稻收割后,要运到仓库,距离远,增加成本。机械设备没有地方放。

3、部分镇要求连体大棚、智能大棚进园区,而不是因地制宜地建在希望建的地方。一般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没有能力进园区,经济能力、技术水平都跟不上,进园区,农民成了工人,加大用工成本。

498_【主办】农业农村局通农复字134号—陈佳慧人大回复_00.jpg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