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议案建议内容

第467号 关于加强我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来源:南通人大  发布时间: 2024-07-09  字体:[ ]

乡村医生承担着我市农村地区大部分医疗照护责任和公共卫生服务责任,是我市医疗卫生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力量。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完善城乡医疗服务网络”。乡村振兴促进法,也对乡村医疗卫生队伍的建设作出了明确规定。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对乡村医疗卫生的软硬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市乡村医生作为基层健康守护人,积极履职,冲锋在前,紧紧依靠党委、政府,居家医学观察、信息排查、交通卡口、集中医学观察点、核酸采样、新冠接种、流调溯源、终末消毒,外出支援,到处有他们的工作身影,他们是三年疫情防控的主力军,更是基层群众健康的守门员。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市卫生健康事业也面临着新挑战,城乡医疗卫生体系之间的差距亟需破解,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市在提升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上也做了一系列探索,比如:强化政策扶持。按照“强弱项、补短板、提能级”要求,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提档升级,有序建成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社区医院、基层特色科室,逐步巩固15分钟健康服务圈成果。强化财政投入。实现村卫生室“六统一”管理,进一步筑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卫生健康需求。强化编制保障。分步骤实施取得执业医师资质的乡村医生进编管理,调剂部分事业编制,用于定向招聘在村卫生室工作满六年的执业(助理)医师,海安市、开发区对乡村医生、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全部办理“五险一金”,这一政策也将在全市推广。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优化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上,仍然任重道远。主要体现在:一是社会身份认同感不足。长期以来,乡村医生队伍人员身份得到不解决,乡村医生这个职业,在基层没有吸引力。二是队伍结构合理性不足。原有的乡村医生队伍人员老化,业务能力提升较慢,加上农村医学定向培养叫停,导致长期缺乏优质青年人才输入。三是前景发展吸引力不足。乡村医生待遇连续10多年没有提升(服务人口数不断减少,各级财政补助不增反降),缺乏完善的职业规划和晋升机制,大部分乡村医生工作积极性难以调动。在此基础上,我建议:

·优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乡村医生干事活力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持续加大基层公共卫生投入力度,有效夯实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一是制定报考专项补助。制定偏远乡镇乡村医生报考专项补助政策,重点发掘偏远乡镇符合规定学历、年龄等条件的本地年轻人参加乡村医生考试,建立一批以当地青年为主的后备军,既能保证村医的稳定性和驻村服务时间,也将村医队伍建设引向年轻化。二是探索镇聘村用形式。按照事业单位招录工作人员的程序和要求招录相关医学专业毕业生,将人员编制放在乡镇卫生所或公立卫生院,具体人员在村里服务,日常工作由卫生所或卫生院进行共同管理。三是建立镇管村机制。对部分无村医或村医执业能力较弱的村,乡镇卫生院可将村卫生室作为乡镇卫生院的一个门诊室,派驻本院医师进行轮岗制服务,在提高村卫生室服务能力的同时提高群众认可度和满意度。

·优化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乡村医生服务水平

让村医回归解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核心,就必须提升村级医疗解决普通常见疾病的能力。一是定期组织培训。由市、县主管部门牵头,开展短期培训班、APP 网上教学、继续教育培训(培训内容以农村群众的日常多发病种为主,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村医进入高校接受继续医学教育。二是加强业务指导。乡镇卫生院在日常工作中可建立和完善乡镇卫生院医生与乡村医生“一带一”“一带多”的培养模式,探索乡村医生每月一周或每周一天到卫生院上班制度,与镇卫生院开展联合服务模式,做实做细各项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切实提高乡村医生基层首诊的能力。三是突出以赛促竞。每年举办 1-2 期全市乡村医生技能大赛,以赛促学,提高乡村医生的全科医学知识和技能,并对比赛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乡村医生给予一定精神物质鼓励。

·优化岗位发展,不断提升乡村医生职业吸引

乡村医生是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一部分,应给予他们更完善的职业规划,让其工作更有奔头,岗位更有吸引力。一是突出定向委培。对定向医学生在校内的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用进行补贴,所需经费由政府统筹解决,学习内容突出乡村医生的实用性。毕业以后,定向医学生安排到所在乡镇村卫生室服务,实现“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目标。二是提高政策保障。全面落实村卫生室药品零差率补助、一般诊疗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定额补助等补偿政策,大力提高村医基本待遇。改善村医工作条件和执业环境,设置相对独立的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健教室及药房,配备开展基本医疗服务的基本设施,实行统一设计、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配置。三是完善考核奖惩。对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全面实行行政、业务、人员、药械、财务、绩效考核“六统一”管理,建立“公平、公正、优质、优筹”的考核机制,对乡村医生实施县管镇聘村用管理模式,推动乡村医生向职业化转变。

467_【主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67号建议的答复_00.jpg


Copyright 2008 Nantong Municipal People's Congress Standing Committee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26839号-1
您是第 796869位访客
南通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技术支持:南通市政府信息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