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号 关于营船港水道航路优化的建议
营船港水道分布有汇丰、千红等危化品码头,通常、港德、王子纸业等干散货码头和惠生重工、振华装备制造等特种海工产品制造码头,以8万吨级大灵便型散货船(船长229m,型宽32.2m,满载吃水12.9m)和振华轮(船长245m,型宽32.2m)为代表的特种装备载运船舶以及品类众多的危化品载运船舶为主要通航船舶。营船港水道下段位于苏通桥区水域内,与通州沙主航道、南岸的永钢水道、常熟专用航道交错相对,今年以来,下段航道水深逐渐变浅航宽变窄,根据最新长江航道测图,在营船港航道Y#1黑浮至苏桥#4黑浮之间水域12.5米水深航宽仅125米、10米水深航宽仅325米,船舶下行进入营船港水道需多行驶5.5公里至苏通大桥1#浮下游掉头再上行进入营船港水道,直接影响苏通桥区核心水域的通航安全、经常发生搁浅事故碰撞险情;而上游4.5公里通常码头对开至通州沙东水道之间水深近几年逐渐变好,选择在#19黑浮上下游各500米与Y#4红浮Y#3红浮连线范围内水深满足大于12米可航要求,且该水域连续3年内稳定保持1000米的航宽水深大于10米。
拟通过设置第二通道可航水域的方法来达到优化航路,该通道位于苏通桥区核心通航水域外沿,连接主航道和营船港水道核心港区,对苏通桥区安全通航环境干扰较少、水域开阔、航道顺直、水深条件良好。进出第二通道航行操纵简单便捷,缩短航程、推动航行船舶科学分流,减少交叉会遇过程中存在的航行碰撞风险,提高水道通航效率,将风险较高、难度较大的船舶航行操纵转移至桥区水域之外,降低苏通桥区安全风险隐患。优化航行方案,减少侯潮、侯泊导致的控速航行、锚泊等待等影响航行安全的操作。
优化后的航路可有效避免绕行操作,更加顺直通畅。出营船港水道上行船舶可减少9公里航程,下行进入营船港水道船舶可减少18公里航程。根据实践经验,分别可节约40-60分钟左右的航行时间,节约0.5-1.0吨左右的燃油,极大的节省了港航企业的运营成本。通海港区、华盛码头、嘉达码头对开至12.5深水航道之间的水域都已作为可航水域供船舶靠离码头使用,也没有设专门的助航标志,建议主管部门组织相关专家对增设“第二通道可航水域”进行可行性论证评估,增加水上通航安全系数、航道利用效能,提高港航企业的运行效率,切实发挥黄金水道水上高速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