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是新时代的第一要务。必须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深刻变革,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遵循经济发展内在规律,把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贯穿到定位区域经济地位、布局经济空间、落实经济政策等各个方面。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论和实践的各个层面,必须抓住要领、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此,笔者谈几点学习的粗浅认识。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战略选择、务实选择。经过近40年的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从需求方面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有了时代性的提升。温饱问题、“有没有”的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总体解决,正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供给方面看,“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矛盾得到明显改变。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货物出口国、第二大货物进口国、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旅游市场。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并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创业热土,涌现了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重大科技成果,包括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量子通信、射电望远镜、载人深潜、超级计算机等。在需求侧和供给侧均发生变化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就不再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了,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我国生产力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人民不断变化的美好生活需要,鲜明提出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判断,这为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决定中国中长期的经济发展,而且将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经济治理格局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目标,以创新为战略支撑,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和构建开放型经济为动力。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简单地说,就是构建“四位一体”的产业体系和“三有并存”的经济体制,这将成为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路径是推动三大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也是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难题的根本出路。其中,质量变革是主体。通过质量变革,解决速度快、规模大、质量不高的问题,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升级。效率变革是主线。通过效率变革,解决好生产效率、资金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动力变革是条件。通过动力变革,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调动保护企业家积极性,发挥企业家作为企业运行发展发动机的作用,培育壮大人力资本,把劳动力成本优势尽快转为人力资本优势。“三大变革”的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有一个通俗的解释,例如:如果在生产中投入劳动、资本(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存货等劳动创造的资本财物)、土地(包括一切自然资源在内)等生产要素共计100万元,而生产出来的总产量为150万元。这150万元的产量是由两个方面的贡献构成的,其中100万美元是由于投入了100万美元的生产要素所引起的,其余50万美元则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如果本年度的产量比上年度增长15%,而其中要素投入量的增长为10%,则其余5%就是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关键一环是改变过去的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就是要完善鼓励原创的外部环境,包括建立更加完备高效的专利保护制度,以及宽容失败、鼓励原创、杜绝山寨的创新文化。
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和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前提、基础、大局,“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是在“稳”的前提下,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稳”和“进”辩证统一、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打下坚实基础,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稳的基础上不断求进,推动经济不断向好、持续健康发展,在好的基础上再快一些,不断巩固稳的基础,这些都是稳中求进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一直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实现稳中向好,并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政策思路: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而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立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明确强调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就集中精力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采取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推动实现更高层次的供需动态平衡;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眼“放水养鱼”、增强后劲,大幅减税降费,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控制财政赤字,规范金融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些经验弥足珍贵,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具体体现。
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内经济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初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需要贯彻始终的一条主线,其实质是结构性改革和结构性调整,是促进供需关系动态均衡的根本保障。从实际情况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既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经济转型全过程,又要在短期内实现重大突破。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是需要长期努力推进的一项系统工程。在企业层面,必须转变观念,适应新时代消费需求的新变化,与时俱进地创新技术与商业模式,从而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在政府层面,也要与时俱进地提高对行业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标准,尤其是质量标准、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着力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保持市场公平竞争。同时,要把品牌建设作为提高产品供给质量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树信誉,以信誉拓市场。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同向发力,共同做好加减乘除四篇大文章。一是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振兴实体经济是着力点,制造业是主战场。要大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做大做强新兴产业集群,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在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等多领域推进“互联网+”。推动集成电路、第五代移动通信、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实施重大短板装备专项工程,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二是继续减少无效供给。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严格执行环保、质量、安全等法规标准,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僵尸企业”破产清算和重整力度。同时要减轻企业税负和非税负担。三是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信息化对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带动效应、乘数效应。继续实行包容审慎监管,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广泛应用,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传统产业深刻重塑,推动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城市品质提升,催生更多服务业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同时要更加重视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鼓励民间投资,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强基础、增后劲、惠民生领域,不断发展壮大新动能,巩固和提升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转向依靠三次产业共同带动的良好局面。四是破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针对重审批、轻监管、弱服务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微观管理、直接干预,注重加强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市场活力不断增强、群众办事更加便利。同时,供给侧的改革与需求侧的调控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供给结构优化和总需求适度扩大的良性循环。要顺应居民需求新变化扩大消费,推进消费升级,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实施重点产品税收优惠,支持社会力量增加医疗、养老、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服务供给,推动网购、快递健康发展,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加大对铁路、公路、水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落实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在铁路、民航、油气、电信等领域推出一批有吸引力的项目,务必使民间资本进得来、能发展。
五、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互联网+”广泛融入各行各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日均新设企业由5千多户增加到1万6千多户。快速崛起的新动能,正在重塑经济增长格局、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成为中国创新发展的新标志。可以说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按照十九大报告要求,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是要科学确定科技创新目标和重点任务。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二是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建设科创中心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带动形成一批区域创新高地,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三是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绩效评价要加快从重过程向重结果转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四是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上水平。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大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放创新资源,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设立国家融资担保基金,支持优质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将创业投资、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五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流动,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工人待遇,加大高技能人才激励,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拓宽外国人才来华绿色通道。集众智汇众力,一定能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同时要更加注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要贯彻2017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保护和调动企业家积极性、创造性,弘扬企业家精神,稳定企业家预期,激发其巨大的投资潜力。
(景迅)